据厦门大学法学院消息,2021年5月9日下午,该院全体学生共同收看了“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系列的第二堂课——“同上新中国史思政大课”。在本次课程学习中,同学们回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引领和推进新中国建设的奋斗历程。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思政课上,三位主讲老师将基本理论框架与实践经历相结合,将严肃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深入浅出地梳理了中华民族从丧权辱国到屹立东方的历史进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不朽诗篇。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意识到新中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正是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堂课的学习深深涤荡了同学的心灵,充分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爱党情怀,让同学们深受振奋,感悟颇深。
2018级本科生张宁欣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她认为:“新中国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息息相关,一百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中国共产党正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党。”
2019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刘善樊认为,以史为鉴,才能述往思来。学习新中国史思政大课能够激励青年奋勇前行。他指出,“我们在接过历史接力棒中感受革命先辈不懈奋斗的勇气、决心和意志,感悟崇高精神境界和优良作风,从而培养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弘扬浩然正气,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2017级本科生齐梦雅也为思政课的效果点赞。她认为,学习“四史”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赶考”的历史经验,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实现路径,助力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她深切感受到,当代大学生要在学习“四史”中强化责任担当,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2019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尉来则从新中国史的学习中获得极大启发。她被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任务中不懈拼搏的奋斗史深深感动。她指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与经验智慧,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应有之力。
2017级本科生江逸凌则立足实践,从大学生的角度为新中国建设出谋划策。江逸凌认为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从身边的小事中去体现大学生的指导性和先进性。”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自成立以来,厦门大学始终坚持并弘扬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将家国情怀熔铸于学校百年发展脉络中。法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培养爱国精神和新中国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积极组织全院学生学习“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系列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培养先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