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主讲党史学习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1-05-1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消息,该院党委于2021512日在明德法学楼0401教室举办法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次专题讲座暨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本次讲座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轶主讲。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郭栋主持讲座,百余名师生党员及法学院第3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学员参加了本次学习。

11.jpg

王轶结合自己参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经历,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核心要义、发展过程和内在逻辑等方面交流了学习心得与体会。他首先强调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王轶介绍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即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同时梳理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他从理论建构的角度切入,重点讲述了“十一个坚持”的内在逻辑关联。他指出,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应密切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哲学理论最大的区别即在于重视改造世界而不满足于解释世界。因此,他主张从“怎么看”和“怎么办”的角度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并运用该范式对“十一个坚持”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在回答“怎么看”问题时,王轶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角度引入,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而“十一个坚持”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属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抓手,“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回应了“新时代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的问题。针对“怎么办”的问题,王轶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根本宗旨、方向道路、首要任务、工作布局、重要环节、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系、工作队伍和工作关键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同时,密切结合民法典颁布和实施的全过程,列举了众多贴切的具体事例来佐证和说明,诠释了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

讲座的最后,王轶强调,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在路上,而人大法学院的师生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生力军。未来,法学院将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也将鼓励广大师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和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座在与会全体听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讲座结束后,与会同学反响热烈。入党积极分子徐黎表示:“本次讲座是我深入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宝贵机会,让我对新时期中国法治道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党员代表陈小琪表示:“本次讲授让我对人大法律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我们体悟历史、见证伟力,更将共同书写崭新的时代故事。”

责任编辑:杨玉芬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