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消息,2021年5月19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名家大讲堂2021年第1期在法学院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山东大学法学院李忠夏教授,作题为“中国宪法变迁的内在逻辑”的讲座。讲座由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鑫副教授主持,法学院师生6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之前,法学院院长王金堂教授向李忠夏教授颁发法学院兼职教授聘书,李忠夏教授向法学院赠送著作
讲座开始,李忠夏教授首先以美国宪法变迁为例,阐释了通过法律解释引发宪法规范内涵改变的宪法变迁理论,指出这一理论对中国宪法变迁的解释力不足,因而提出宪法变迁方法论转型的必要性。李忠夏教授进而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宪法变迁逻辑。指出1954年宪法是在公私冲突的经济背景下,基于个体、社会和国家高度一体化以及个体利益最小化的立法逻辑制定。从1982年宪法修改开始,个体利益的分出和私营经济的确立,并随之带来对社会主义概念理解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最终形成公私二元并存的规范结构和一系列制度。最后,李忠夏教授强调宪法解释不是单纯从文本到文本的解释,而是要基于一国的历史、现实发展出属于本国的解释结构和理论。
李鑫副教授对讲座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李忠夏教授通过解构中国宪法的变迁历程,将宪法解释纳入社会变迁的结构,是一种法律解释方法论上的创新,李忠夏教授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老师和同学带来了一场宪法学的学术盛宴。在交流环节,在座师生就环境权入宪、系统论宪法学、宪法实施等问题向李忠夏教授进行提问,主讲人均给出精彩解答。此次名家大讲堂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