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消息,2021年5月19日晚,该院民事法律诊所举办了法律实务讲座。本次讲座主题为“诉讼案件四要素”,由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伟民教授主讲,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姜莉老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卢桂老师、北京地平线律师事务所侯新芳律师、北京道信律师事务所靳红霞律师参加。
李为民律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务经历,讲述了民事诉讼案件的四个要素——主体、时效、管辖、事实。
主体要素方面,李律师结合自己承办的真实案例,强调应注意判断在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分别作为诉讼主体时的适格问题。时效要素方面,李律师从“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这一法谚展开,结合实践中关于时效中断的具体处理方式阐述时效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查案难度大、证据灭失可能性大等问题。李律师提出,为维护其中立地位,法院不得主动适用时效。针对管辖要素,李律师讲解了不同管辖类型的特点、讲述了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实务操作,以及仲裁机构管辖与法院管辖的区别。在事实要素方面,李律师强调:首先要理顺法律关系,确定案件性质;其次要进行证据分析;再次要制定代理方案;最后准备代理意见并根据案件进展情况不断补充。
来自法学院的三十多位同学参与了本次讲座,在问答环节,李律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回答,讲座气氛热烈。
本次讲座不仅连接了理论与实务,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还让大家对民事诉讼实务中常见的问题形成了更生动的认识,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生涯积聚能量,攒存信心。李律师与姜莉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更好地适应从书本走向实践的过程,从实践中积累经验、蜕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