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消息,2021年5月21日下午,该院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在知行堂顺利召开。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文喜,法学院党委书记杨莉萍,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轶,教务处副处长吴桂群,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陈钧,研究生院副院长梁骁,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丛静,法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法学院副院长宋玲主持。
杨莉萍书记首先致辞。她指出,法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是法学院贯彻学校人才培养政策、紧跟学校党委工作部署而召开的重要会议,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在全院上下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人人有责”的教育理念,促进“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切实提升法学院的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杨莉萍老师对马文喜书记和学校各职部门领导对法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指导表示感谢,同时提出希望参会师生畅所欲言,共商共议,为学院人才培养贡献新思路。
本次研讨会分为本科生教育主题研讨、研究生教育主题研讨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研讨三个环节。
在第一单元本科生教育主题研讨中,田刚老师围绕“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做主题发言。他提出,应当优化与完善课程体系,以培养有法律知识、法学思维和法治信仰的人才为目标,以教导和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为前提,推进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强化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和功能,并有机连结各类课程,最终形成完整覆盖的纵向课程模块。在讨论环节,王剑老师、熊文聪老师和闫永安老师就法学涉外班培养方案的设计、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和本科生的法律英语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完善建议。宋玲副院长、李玉子老师和王剑老师则对学生学业水平考核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改进思路展开讨论。韩轶院长指出,应当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调动师生课堂主动性与互动积极性,方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本科生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最后,教务处吴桂群副处长发表总结讲话。他强调,新文科建设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基调,也是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做出的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规划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法治人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第二单元研究生教育主题研讨中,张步峰老师结合多年研究生指导经验展开分享,提出研究生导师应育人先知人,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到人生方向,引导学生培养终生阅读的习惯、提高法学专业素养,并根据学生的不同职业选择提供力所能及的就业指导帮助。交流研讨环节,王琪老师建议从课程设计、论文写作和实务培养三方面进行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韩轶院长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课堂互动等方面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完善建议。陆平辉老师则就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问题和对博士生的差异化培养方式分享了观点与想法。随后,学生代表就法学(法学与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和课堂互动问题交流了想法并提出期待。最后,梁骁副院长发表总结讲话。他指出,对于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把控的新问题,应当明确导师是研究生教育中亦师亦友的角色,在培养中帮助学生建立学术观;并推广双导师制度的运用,以鼓励学生在行业实习中积累专业经验。
在第三单元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研讨中,温萌老师进行了题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与改进建议》的发言。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内容,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总结为供给要求、行为要求和方法要求,并提出从政治素养、道德教化、知识广度、发挥专业特长四方面,进一步改进辅导员工作。邬诗杭老师认为,当前辅导员和学生人数差距较大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互间的沟通及交流,为此,应当强化与班导师、导师等其他教师的合作机制,促进良性互动。田艳老师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我国基本国情及常识性知识的了解,建议通过专门课程设置和在专业课程中适当拓展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最后,学生工作部、学生处陈钧副处长发表总结讲话,她称赞本次研讨会环节设计新颖,参与面广,提出要继续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期待法学院能够在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中构建良好育人格局。
三个主题单元结束后,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文喜针对本次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的内容,做出高屋建瓴的指示。他强调,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根本要求。法学院全体教师在党史学习过程中应统一思想认识,落实学校“质量立校”战略。马书记对法学院未来的发展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他指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学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出路在改革。
会议最后,韩轶院长为研讨会做总结。他指出,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值得法学院师生思考的问题,用人单位的反馈也应当纳入教学评估中。要坚定党的领导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法治人才。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法学知识全面、专业本领过硬的法治人才,做到德法兼修、以德为先。要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法律人才。
本次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为师生提供了就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优化人才培养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交流思考、共商共议的平台。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在全院师生的团结努力下,法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必将不断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境界,培养更多专业过硬、竞争力强、德法兼修的新时代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