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南大学法学院消息,该院第四期博士生学术沙龙于2021年5月19日晚上在法学院五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沙龙由2020级博士生曾亚梅同学做题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问题及其应对”的报告,东南大学法学院2017级博士生张运昊、2019级博士生魏文松、朱峥、2020级博士生华子岩、刘锦作本场报告论文点评人,本次沙龙共有10余位硕士、博士生参与。
沙龙伊始,主持人刘星向参与沙龙的同学简要介绍了本次沙龙参与的报告人与评议人,并对“报告人报告——评议人评议——自由评议——报告人回应”五个环节组成的研讨流程及时间安排进行了简要介绍。紧接着,报告人曾亚梅同学就自己此次报告论文的选题来源、写作思路、大纲及论证展开、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评议环节,评议人张运昊首先分享了一个好的选题应该具有的特征:一是能够一句话说明选题要论述的问题,并通过一个中心思想贯穿文章始终,二是选题大小适中,实现“论域-论题-命题”三个层次的具体化;其次,从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视角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使自己的论文具有创新性;最后,基于上述两点对报告论文提出从论题下沉到命题、转换论证思路、丰富“习近平法治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始文献等方面的建议。评议人魏文松从文章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法治政府建设基本要求总结的五个方面是否科学、二级标题凝练度以及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评议人朱峥建议报告人选择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政府建设联系最突出的2-3个点作为全文论证的基础,抛弃既有的面广点多的论证方式,并注意区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政府理论。评议人华子岩指出文章存在范畴混同、论证体系不够完善、问题意识不够突出和论证不够简洁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评议人刘锦建议文章采用“政策解读型”的写作手法,选择核心的几个观点展开“以思想引领建设”的结构式论证,并注意“政府”与“公权力系统”在论证内容上的区别。
场上的2020级博士生宋凡、于一帆、王丽洁、2020级硕士生袁周等同学围绕着“大题大作型”论文论证方式、论证体系的完整性等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持人刘星同学在总结了场上评议意见后,就报告论文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报告人曾亚梅同学对本次沙龙的参与人表达了感谢,并对部分评议观点进行了追问与探讨,她表示,沙龙结束后将合理吸收评议观点,对自己文章进行调整完善。本次沙龙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