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消息,2021年5月24日上午,该院于文治楼六楼会议室举行研讨会,听取各年级辅导员与学生代表对修订培养方案的意见与建议。法学院副院长李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辅导员王瑄、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胡坤、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褚晶晶、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李鑫、史旭威,学科建设办公室李小姣、黄鹏涛参加了本次座谈会,来自法学院本科各年级的18名学生代表,模拟法庭、辩论队及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的6名学生代表参与座谈。
李俊副院长首先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作简要介绍。他指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开设了法经班、国法班、卓法班、中南大—利兹班四个法学特色班级,以及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其中,卓法班采取的鉴定式案例教学模式已成功培养了两届毕业生,并逐渐向大法方向推广;法经班则融合法学、经济学两大学科,力求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国法班、中南大—利兹班则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主;知识产权专业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设本科专业,首次在本科阶段开办特色班,意在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与工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还通过专业分流将法学细分为大法、民商、政府法治、涉外经贸、刑事司法五个方向,以实现分类培养目标。随后,李俊副院长结合2019级法学本科生专业分流情况,指出目前存在各专业人数失衡,专业方向课程差异不明显,分类培养目的难以实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今年对本科生培养方案作出较大调整。
李俊副院长表示,今年的培养方案中删除了14门长期无法开课的“僵尸课程”,并应教育部要求增加了部分课程。同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在坚持“10+X”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各专业方向可选修的“X”作出一定调整。以国际私法学为例,政府法治方向学生修读2学分的国际私法学,涉外经贸方向学生修读4学分的国际私法学,以此突出分类培养目的。另外,此次修订的培养方案虽然针对各专业设置了略有不同的必修课程,但通过开设选修课保障了各专业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此外还设置了多方向可选课程和仅单个方向可选的特色课程。
2017级学生代表建议将侵权法学、物权法学、合同法学三大民法基础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落实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这类国际法课程中的双语教学,并提出卓法班无法选择破产法学、票据法学等问题。
2018级学生代表建议在大一上学期增设法学导论课程,增进大一学子对法学的概括了解,引导他们进行后续专业选择;学生代表另建议选课机制更改为边退边补模式,以及设立卓法班退出机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留下更多空间等。
2019级学生代表就不同课程的课时设置问题提出建议,他们建议学院按照实际授课情况,进一步调整各专业课课时;针对法经班,学生代表建议调整高数的学分设置,将包括会计学、财政学与货币金融学等在内的部分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以更好地实现法经班的人才培养目标。
2020级学生代表则表示,大一两学期的课程量相差较大,建议对两学期的的课程分布进行平衡化改革;此外,学生代表对法经班的学分上限制度提出了调整建议。
来自模拟法庭、辩论队及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等组织的学生代表结合其组织特色,也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如借鉴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培养方案,将组织的各类活动计入学分范围之内等;另外,学生代表们还建议将法学论文写作、法学文献检索等专业类选修课归入大一必修课程,以尽早实现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训。
研讨会现场,各位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管理经验针对培养方案的调整发表了各自观点,并对学生的讨论发言予以积极回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由李俊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学院对于各代表提出的诸多问题与建议定会仔细考量、认真落实,努力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至此,本次座谈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