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研究生教育40周年纪念大会暨“法律史学科人才培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于11月19日召开。纪念大会由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涉外法治研究院、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共同主办。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设立主会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教授、法律史学科带头人何勤华教授、功勋教授王立民、副校长韩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沈国明教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荚振坤博士以及学校法律史学科硕博士研究生校友代表等八十余人线下参会。
纪念大会第一场为《风雨不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研究生教育四十年纪念文集》首发式,由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屈文生教授主持。首发式以法律史学科研究生教育40周年纪念视频的播放拉开序幕。纪念视频照片包含《风雨不惑》中收录的有关法律史学科四十年历程的老照片130多张,其中包括学科奠基人、研究生招生答辩、历届博硕士生合影、重要学术活动等珍贵影像。“四十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四十年荣辱不惑,芳华待灼。”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视频,点燃了与会校友心中对法律史大家庭的脉脉温情。
郭为禄、何勤华、王立民、韩强共同为新书《风雨不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生教育40年纪念文集》揭幕。
郭为禄致辞对《风雨不惑》的出版和纪念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是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点,也是华东政法大学历史上第二个博士点,在学校研究生教育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华东政法大学首届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徐盼秋院长曾寄希望研究生成长为第一批青年法学家。法律史研究生教育没有辜负老校长的期待,在王召棠、徐轶民、陈鹏生等学科奠基人的努力下,法律史学科得以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又在何勤华、王立民、徐永康、丁凌华等学科领军人物的带领下,法律史学科得以发展壮大,走在全国法律史学科前列。
郭为禄表示,40年来,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一共培养了548名硕士、308名博士和87名博士后,为共和国法治建设输送了一批具有开阔视野,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法治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了5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其他数十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还推出了以《法律文明史》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作品。今年又与国际法学科一起成功获批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平台,这是法律史学科对华政学科平台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章阐述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调在马克思主义道路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法律史学科建设发展来说,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深入研究中华法律文明和世界法律文明,这是我们法律史学科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经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法律史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对外国法律史的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积极汲取人类法治文明成果,在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作出更多贡献。
要坚持中法史、外法史比翼双飞,创新发展。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律史学科,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中法史、外法史两轮驱动是重要因素。作为传统优势学科要保持优势,更要发展学科优势,正所谓不进则退。因此要积极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研究热点。
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注重长期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阐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强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法律史学科的高峰有两点非常重要的经验。一是前辈登高望远,提携后学,而后学也志存高远,尊重前辈。二是师资队伍应该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团结共进。多元化和开放性,才是激发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
法律史学科走过了40年,我们今天处在新起点新征程,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前行,对华政乃至全国的法律史专业学科发展进步贡献华政力量。
何勤华代表《风雨不惑》编写团队致辞,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新书的七大部分的选用依据和如何进行内容取舍,以及书中珍贵的影像资料、学科建设大事记、人物名录、随笔、访谈录、历届硕博士学位论文题录、学会活动等内容的收集整理过程。何勤华指出,本书的编纂是学科史书写的一次尝试,其中许多珍贵资料是第一次整理出版,为华东政法大学法史学科历史记录留下重要文献。但由于时间仓促,还留有一些遗憾,希望能够在法史学科研究生教育50年时重新补齐。他强调,本书虽然由他担任主编,但实际是学科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要向教师团队、出版社编辑团队和学生团队致以诚挚谢意。
首发式由研究生院院长屈文生教授主持,他表示,《风雨不惑》这部著作正是讲述了团结协作、一起奋力前进的法律史精神。在“华政法史三老”王召棠老师、徐轶民老师和陈鹏生老师开创的事业下,弘扬好法律史精神也是与会人员的重要历史使命。
“法律史学科人才培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由法律史学科于明教授担任主持人。
第一场研讨会环节由中法史王立民教授、丁凌华教授、沈国明教授,外法史苏彦新教授、冷霞副教授等四位导师代表,分享自己担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经历与感想。
王立民对“华政三老”王召棠教授、陈鹏生教授和徐轶民教授在他攻读硕博士学位期间给予的无私帮助表示缅怀。成为导师以后跟学生的密切关系和教学相长,让他在课堂上既有输入又有输出,最终促使他对学术论文写作的思考成熟并完善。他建议各位法史学人无论以后面对什么环境,即便是办了离退休手续以后也不要轻易退出这个阵地。只有坚持不断为学科作贡献和添砖加瓦,才能更好地代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的形象。
丁凌华勉励与会人员,要敢于打破现状和接受新挑战,不要固步自封、碌碌无为。正确认识完成教学任务和热爱课堂的区别,要争取做到让学生座无虚席、对每一堂课都很期待,让学生把听课当成一种享受,这是需要教师多花心思与精力去思考和努力的。还应当保持对学术的良知,要尊重事实而不能虚构。
沈国明结合个人工作经历表示,法律史学科应当包括法律文化,而法律文化对于我们整个法治进程的重要性,甚至远高于我们现在很多实务领域部门法。法治的整个发展历程有时会有停滞、倒退、遭受很大的困难,这正是和法律文化密切相关。在厚植中国法律文化方面需要多作努力和贡献,更有利于法治得到很好的实施,减少曲折。
苏彦新结合担任博导的经历谈到,从事法律史学科的学术研究需要学习何勤华老师和王立民老师那样的定力,要能够每天勤于律己、下定功夫,时刻对学术保持热爱的激情。对于今后法律史学科如果面对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困惑时,即便从事这个学科要面对更多的冷清、孤苦、寂寞,也仍然要将本学科的学术核心重点放在传承和创新。
冷霞副教授强调,她作为学生时就深切地感受到我校法律史学科优良传统和深厚的学术传承,在成为教师后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将这一深厚的学术传承、优良的学科传统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她认为在今天首发的《风雨不惑》里给出了部分答案,那就是华政法律史的精神:不仅仅是迎难而上、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基本学术精神,还有坚持团队合作之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的付出精神等。
第二场研讨会环节由毕业生代表座谈,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感恩母校法史学科对他们的培育之情,并献上对法史学科的深切祝福。
2004级硕士毕业生、堂堂加集团法务部副总经理朱怡结合自己毕业后多份职业经历表示,无论从事史学研究、担任高校老师、还是去律所做律师或者担任公司法务,最终都会殊途同归。那就是一定要回归到掌握思辨的能力,穷尽自己一切手段去寻找想研究的这个领域和方向,进而能够具备改造未来的能力。
2014级硕士毕业生、中国农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童非通过线上会议参会,代表因为疫情等原因没能亲临现场见证本次盛会的校友表达对母校法史学科和恩师的思念之情。高童非副教授结合自己学术研究方向的变化,肯定了法律史的训练在所有法学学科中最严格、最具有挑战性。今后要坚持把从法史学科学来的教书育人的态度和品格用于今后的教学中,将华政法史教育理念传承并传播到全国各地。
2011级硕士毕业生、华东政法大学助理研究员陈迪老师表示,他于2011年入学法律史硕士时恰逢学科研究生教育30周年。之后在法大攻读博士学位后回到华政工作,今年有幸参与40周年庆典最大的感受就感怀法史学科各位老师带来的求真和对学术尊重的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关怀精神,这些也都成为他进入教职工作后始终践行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2017级硕士代表、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刘佳芸,结合自己硕博士期间学习经历,建议中法史的研究者不能偏科,一定要注意外法史、世界史的知识体系构建,这样在比较视野中才能获得更多学术滋养。
2001级博士生代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晓喆发言,结缘法史是因为何勤华老师的《西方法学史》课程帮他打开了丰富的思想世界。硕士研究生阶段虽然没有就读法律史专业,但在旁听何老师课收获很大。何老师能够在学术和行政之间如此自由切换让他印象深刻。另外,法律史学科对他现在教学的影响在于,虽然现在主要存在社科法学和法教义学之间的争论,但实际上这两者与法律史的联系也不是截然区分的,尤其是在德国访学过程中感受到德国学者的研究,大都是先从梳理法律史开始再去谈教义学。
2002级博士生代表、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主编胡玉鸿教授发言表示,能够出身于这么光荣的学科是一种庆幸,当年以38岁“高龄”考进法史专业,特别需要感谢诸位老师的有教无类和关怀帮助,在攻读学位之外还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哲理。另外,各位老师对于日后他在苏州大学法学院工作时的帮助也需致谢。何老师、王老师以及徐永康老师的砥砺前行科研态度、常年保持科研成果丰硕,持续为我国法治建设输出成果也一直不断激励他。正如学科的光荣也是我们学子的光荣,我们要持续为学科尽一份力,必须为学科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能力,比如在新时代要对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
2003级博士生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海斌教授发言表示,本次首发的纪念文集《风雨不惑》意味深长。他认为不惑这个词用在学科上也很贴切。于个人而言,所谓不惑,实际上就是做到了“三个明白”,即明白了社会,明白了自己,明白了责任。这或许就是一个人真正成熟了的标志,要清醒地知道“什么是我们的贡献?”以及“我们将往何处去?”回忆起当年2003级博士班,无论是苏彦新和袁兆春两位老教授的“双核驱动”,还是开放包容与践学相长、抑或是同窗情深,这些特点伴随的永远是那个难忘、温暖、融洽的共同体意识。对于这段厚重而绵长的感情,应当常怀感恩、祝福、自勉。
2004级博士生代表韩强教授在发言中回想了自己在法史学科博士入学就读的三年,博士毕业之后工作的十五年,在这共计十八年的人生里法史学科究竟带来了什么?答案是来到法史学科遇到的一群优秀老师,尤其是学贯中西的何老师和博古通今的王立民老师,两位老师学术研究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在我国法学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更是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华政法史学科博大精深的魅力,在于不断培养、滋养了各个法学二级学科的发展,这也是法史学科将华政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发展壮大为法学一级博士点的巨大贡献所在。华政法史学科不仅形成并且长期保持了平等开放的学术环境与严谨治学的学风,更是摆脱了“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窠臼。“法科一流、多科融合”的发展格局更是离不开法史学科对人才的滋育,其中最根本的是充分重视滋育人才。
2005级博士生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郭延军教授,介绍了2005级博士生班级的情况,回忆该届共有21位同学,其中还有1位来自中国台湾、1位来自韩国。同学们毕业后就业方向虽然各不相同,但这段学习经历教会了我们从历史纵深去考察法律现象的思维方式,实际上这也是当代部门法研究离不开历史深度的重要体现。除了老师们的认真授课以外,印象最深的是攻读法史博士期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博士生学科论坛启迪了同学们的心智,对未来的学术眼光和学术视野增长大有裨益。
2006级博士生代表、浦东新区司法局局长黄爱武先介绍了他个人与华政法史意外结缘经历,以及之后工作的亲身经历。这恰好证明了华政法律史学科的博士不仅能做律师、当企业老总,也能当上在理论和实务界都被认可的司法局局长。随后黄局长向法史学科的硕博士同学,真诚地发出欢迎报考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的邀请。
2007级博士生代表、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姚远表示,求学期间难忘何勤华老师西方法律名著精读课堂上再读一部部经典,王老师在唐律精读课堂上让同学们学会了思考和批判,徐永康老师在大草坪开设的课堂让同学体会到学术创作的快乐,2010年留校在法制史教研室工作以来,又在学科组诸位前辈老师的包容和照料下逐步成长。她代表大多在外地的2007级博士同学祝母校法律史学科研究生教育40周年生日快乐,也祝福法史学科越来越好。
2008级博士生代表上海市信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翟冠慧,结合自己多学科教育背景和曾经担任公安局宗教领域的政治保卫工作以及现在的律师工作,谈了几点认知和感受。他认为人生充满偶然性,而大学对人的精神培养和塑造很重要。而律师职业本质上是和人打交道,洞悉了客户的内心世界,自然懂得怎么去报价。只要塑造好自己,法史专业毕业生自然也具备成为一名好律师的潜质。
2009级博士生代表、《法学》编辑部副研究员王海军老师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回忆了从中法史硕士转到外法史博士的求学历程,当年生活学习的点滴欢乐都被他娓娓道来。对于能够在华政法史这个大平台工作,他认为是“前人栽树”令自己受益,今后他也要给后面的人来乘凉,只有继续发展、继续给我们华政法史贡献力量,而且一直坚持努力才能赓续光荣传统。最后他以“三年法史人,一世法史情”结束了发言。
2010级博士生代表、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汪强对于华政法史这片共同的家园,这片“芳草地、红砖墙,百年学子拼搏场”,提出自己对《风雨不惑》之“不惑”的另一层理解:那就是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他以同级博士方砚和赵亮同学分别所赋的诗两首,道出2010级博士同学的心声:“华盖凌云霄,东方月聚潮。政通神州路,法传天下道。史载卌年荣,学术登新高。盛能育英才,地灵人杰娇”“华夏法制几千载,政改律更换王侯。法天法地皆人道,史家刀笔刻春秋。”
博士后代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马金芳教授强调了华政法史博士后是一种紧密型的联合。而今天受《风雨不惑》主题的启发,所分享的主题是“在风雨激荡的历史中坚守自己”。她认为越是在现实激荡的时候,越是应该知道历史的意义,越是要坚守确定性,而最大的确定性其实就在于遵守我们自己。她代表所有在场的、不在场的87名博士后祝法史学科的老师青松不老、桃李芬芳,祝各位同学鹏程万里、事业有成,法律史学科英才辈出、蒸蒸日上。
第三场研讨会环节是由《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副主编王沛教授和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秀清教授作会议总结并致谢。
王沛认为《风雨不惑》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若结合何勤华老师撰写的《华政的故事》与王立民老师主持编纂的《华东政法大学志》来读,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华政法史四十年历程证明,学术是根本,更是学科得以生根发芽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王沛深情回忆了外法史硕导组前组长张寿民教授多次亲笔回信指导自己考研的经历,表明华政法史专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既有优良的学风,也充满爱与关怀。张寿民老师已经离开我们近一年了,继续传承张老师和各位前辈老师的师德师风,就是对学科最好的回馈与报答。
李秀清表示,感恩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史学科的一个底色。在今天这样的时刻,特别怀念已经永远离开我们的王召棠老师、徐轶民老师、陈鹏生老师和张寿民老师,没有他们,就没有法律史学科的创建和起步发展。我们感念今天在场的何勤华老师、王立民老师、丁凌华老师、沈国明老师,以及因故未能与会的徐永康老师、周伟文老师、赵元信老师、杨师群老师,还有已调离本学科的郝铁川老师、童之伟老师、孙潮老师、俞江老师、陈灵海老师、陈颐老师、高珣老师和于霄老师,诸位老师为学科的飞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出的竭诚努力,我们不会忘记。法律古籍研究所近年来的成就令人瞩目,这离不开张伯元老师的用心指导和引领。感谢历届的硕士生、博士生,同学们的好学好问和钻研精神,让老师们没有松懈的理由。她还表示,领悟法律史专业的研究精髓,会让我们养成得意不张狂、遇挫不气馁的品格,会以更长时段的眼光看待人生跌宕、世事变迁,自己所获得的诸项奖项,荣耀首先应当归于法律史学科。她最后表示,短短一周内筹备召开的这一次纪念大会,得益于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重视和帮助,也是法律史学科精诚合作、团结高效的团队精神的体现。对于永恒存在的学科而言,我们每一个成员都是匆匆过客,但在有幸与法律史学科结缘之际,都将坚持不懈,为学科的继续发展和更加辉煌而尽心尽力。
责任编辑:谭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