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焕芳一行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调研涉外法治工作
发布日期:2025-02-10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工作要求,推动法学教育与法治实务互融共促,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创新,1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焕芳教授一行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调研涉外审判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国家一级教授王利明教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赵文革出席座谈会。



 

    杜焕芳对湖北高院的热情接待表示由衷感谢,并简要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最新进展。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人大法学院在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涉外审判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共同组织开展案例研究、课题合作和人才培养,推动司法实践与法学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

 


    赵文革对杜焕芳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人大法学院和王利明教授等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法院涉外审判工作是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法院系统在涉外商事海事、知识产权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涉外审判案例资源和一手资料数据,非常值得法学院校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希望双方在长江司法保护、涉外海商事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湖北法院审判人才队伍涉外审判水平,以优质的司法服务推动湖北加速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王利明对湖北高院为本次调研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湖北高院涉外审判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近年来,湖北高院持续关注仲裁司法审查工作,并定期发布白皮书报告,为推动仲裁事业全面发展,助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基础。希望法院系统能够继续强化仲裁司法监督,提升仲裁司法审查工作质效,以优质的司法服务推动湖北国际仲裁中心的建设,加速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教研室主任万勇教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侯伟、民三庭庭长严开元,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夏丽华,武汉海事法院海商庭庭长施峰峰等参加会议,围绕仲裁司法审查案件情况、涉外案件适用禁诉令、不方便法院、互惠原则等程序情况、涉外知识产权案件适用国际公约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


责任编辑:谭则章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