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法学》
《法学》2009年第6期
发布日期:2009-06-26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佚名

《法学》2009年第6期目录及部分论文摘要、关键词

特稿

论行政案件的受理标准 --------------------------------------------------- 江必新 /3

法务时评

从“范跑跑”事件看权利实现的道德阻却及其消减 -------------------------- 张珍芳 /10

论文

中国法学 30 年:主导作品与主导作者 -------------------------------------- 凌斌 /15

关于建立我国区际逮捕令制度的设想 ------------------------------- 黄风 王 君祥 /39

信息网络传播权默示许可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梅术文 /50

争鸣

案例指导制度的另一条思路

——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有限适用 --------------------------------- 李仕春 /59

专论

西安市临潼区城管综合执法状况观察报告 -------- 《城管综合执法状况研究》课题组 /78

地方立法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

—— 以上海人大地方立法为例 ------------------------------- 史建三 吴天昊 /94

域外法制

国际法院判决在美国国内法院的效力分析

——以拉格朗案和阿维纳案判决为例 ---------------------------------- 顾婷 /108

笔谈

习水嫖宿幼女案的刑法具体适用

存与废:嫖宿幼女罪罪名设立之审视 ------------------------------------ 叶良芳 /118

习水嫖宿幼女案中行为人的犯罪性质 ----------------------------- 齐文远 周 详 /124

嫖宿幼女行为的法条竞合问题 ----------------------------------------- 童德华 /132

法律实务

股东会瑕疵决议的效力研究 -------------------------------------------- 丁绍宽 /136

受贿关联行为的罪数认定依据探讨 ------------------------------ 薛进展 杨超英 /144

“撤消公司登记”与“吊销营业执照”的适用辨析 ------------------------ 王跃龙 /153

论行政案件的受理标准

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

【内容摘要】 在行政案件受理问题上,标准的多中心主义将导致选择性司法,进而危及整个行政法律秩序的稳定。基于法治主义的立场和目标,行政案件受理应坚持法律标准。而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就要做到正确理解行政案件受理问题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全面认识行政案件受理的普适条件和特别条件,注意区分行政案件受理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准确把握受理标准中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行政案件 受理 诉讼类型 行政行为 原告资格

范跑跑事件看权利实现的道德阻却及其消减

张珍芳(南京大学法学院)???

【内容摘要】汶川大地震爆发后,先跑老师范美忠遭受了舆论的口诛笔伐,并被学校解聘。范美忠的悲剧不在于其没有履行相应的教师职责,而在于其没有满足公众高度的道德期待。公众期望范美忠在危难面前先人后己、舍生取义,但范美忠选择了逃生以保存自己的生命。范跑跑事件的发生说明公众的期待可能会对个人权利的实现造成了阻却,为了消除阻却,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思考和合理引导,其中当然也包括相关制度安排上的修正。?

【关键词】范跑跑权利实现 道德阻却 消减

中国法学 30 年:主导作品与主导作者

凌斌(北京大学法学院)

【内容摘要】中国法学 30 的年发展,产生了一批在引证影响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学作品和法律学人。这些法学主导作品和主导作者,呈现了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法学主导作品构成了中国法学基本的心智图式,呈现为英美法系对理论法学和欧陆法系对部门法学的强势影响。同时,那些在引证影响上位居法学各个领域前列的法律学人,构成了当代中国法学的主导作者,他们的自身特点也从多个层面展示了中国法学 30 年来的发展特点。探索和反思中国法学 30 年来的智识结构和沿革趋势,是我们理解自身和继往开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法学 30 CSSCI 主导作品 主导作者 心智图式

案例指导制度的另一条思路

——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有限适用

李仕春(《中国法学》杂志社)

【内容摘要】最高人民法院正在试图建立的案例指导制度,由于涉及司法权与立法权之间的关系,应更为审慎。实务部门和学者对案例指导制度似乎给予了一边倒的支持,片面夸大了指导性案例在填补法律漏洞、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和提高司法效率等方面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指导性案例难以有效地进行监督、审查和控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宪政风险。因此,应当理性地评估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在坚持立法务必先到位的基本前提下,最高人民法院宜采取立法解释建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后进行立法性司法解释、重视批复类型的司法解释并将生效裁判文书附在批复之后、经批准后对必须依赖于案情而无法抽象出一般裁判规则的问题制作成案例并赋予一定拘束力等四步走的方法,走出一条既满足实践需要又真正安全的新路子。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司法能动主义 判例 漏洞填补 立法权 最高人民法院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