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法学》
《法学》2012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12-11-06 来源:华政网  作者:佚名


地方政府融资制度的理论探讨
地方债治理的宪政经济学分析-----------------------------------张建伟/3
回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公益性定位-------------------------胡改蓉/9
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现实可能性------------------------------刘剑文/16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政法救赎------------------------冯 果 李安安/2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宏观调控法规制----------------------------卢炯星/2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方向--------------------------杨 松 张勇亮/30

专论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可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高铭暄 陈 冉/35
《视听表演北京公约》争议问题及对我国国际义务的影响---------王 迁/45
高龄劳动者就业促进中的法律问题------------------------------刘 勇/59
以优先股规制国有股控权的制度设计----------------------------龚 博/68

论文
强制拆除违法建筑行为定性与规范
——基于对《行政强制法》第44条的解读----------------------丁晓华/77
我国宪法监督程序制度之审思与变造----------------------------范进学/87
妨碍通行物品侵权责任探析------------------------------------韩 强/95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限制的效力-------------------------------钱玉林/103
刑鼎源于何时
——由枣阳出土曾伯 钺铭文说起-------------------------王 沛/109

法律实务
醉驾犯罪酒精临界值标准法理定位与适用思辨-------------------李 川/116
“两高”最新内幕交易犯罪司法解释的缺陷与规则优化------------谢 杰/127
裁判文书法律依据蓄积深藏之缘由
——以民事疑难案件的裁判为分析对象-------------夏锦文 徐荣英/137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惩治证券犯罪效果的反思与优化-----------------------顾肖荣 陈 玲/146

域外法制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的集合投资计划---------------------陈 洁 /153


地方政府融资制度的理论探讨

【编者按】 我国政府投融资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腾飞提供了强大动力。伴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的迅猛扩张,负债规模过度膨胀、投资约束失灵等问题开始凸显,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的失范更是造成了金融风险与地方财政风险的积聚。鉴于此,2012年7月18日,由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主办,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上海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协办的“第四届经济法律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此次论坛以“政府投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为主题,与会的专家、学者从政府投融资的理论与实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法律思辨等方面对政府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为此,本刊编辑部特约请了部分专家、学者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法律性质、地方债发行的可行性、地方债的良好治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制度检讨与完善等视角为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法律制度建言献策。
●张建伟、胡改蓉、刘剑文、冯 果 李安安、卢炯星、杨 松 张勇亮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可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高铭暄 陈 冉①

【内容摘要】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涉及到对公共安全的危害,两者属于交叉型的法条竞合关系。但伴随社会风险的不断加大,“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公共安全保护的立法价值和应对方法上均出现了分离,这意味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出现交叉竞合的空间变得更加狭窄。对于不符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危害行为,不能为求定罪而任意将其扩大解释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其他”情形。
【关键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危险方法 公共安全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争议问题及对我国国际义务的影响
●王 迁②

【内容摘要】 《罗马公约》为了维护影视产业的利益,没有对视听表演提供全面保护。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缔结视听表演保护条约的过程中,美国和欧共体由于各自产业利益和法律架构的不同,在是否对“视听录制品”中的表演提供保护、是否应扩大“国民待遇”的范围和是否应规定“推定权利转让”等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议,最终以相互妥协的方式得以解决。根据由此缔结的《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我国只要在批准加入条约时对第11条声明保留,无论在修改《著作权法》之后是否赋予表演者“二次获酬权”,都没有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该项“二次获酬权”的义务。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的相关规定不能被理解为以互惠为基础就“二次获酬权”向外国表演者提供“国民待遇”。
【关键词】视听表演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国民待遇 权利转让

强制拆除违法建筑行为定性与规范
——基于对《行政强制法》第44条的解读
●丁晓华③

【内容摘要】 《行政强制法》第44条规定了行政机关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特别程序,对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规范强制拆违行为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解析第44条的具体含义,促进强制拆违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本文从剖析强制拆违行为及其基础行为的法律属性入手,阐明法律规范发生冲突时强制拆违行为及限期拆违决定的法律适用规则,并就第44条强制拆违公告的具体操作、强制拆违主体的确定等问题提出规范意见,同时强调行政机关及司法机关在拆违实施过程中应保障当事人的声明异议权并遵循比例原则。
【关键词】限期拆违决定 行政强制执行 声明异议 比例原则

醉驾犯罪酒精临界值标准法理定位与适用思辨
●李 川④

【内容摘要】 自《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入罪以来,司法实践沿用的行政执法之酒精临界值国标由于性质不明而面临三个层面的质疑:一是该标准究竟是实体法还是证据法标准?二是单采临界值量化标准是否合理?三是酒精浓度值之检验如何对接刑事程序?借鉴具有丰富醉驾管制经验的德国醉驾犯罪相关理论和实践检视上述问题,可以明确酒精临界值之证据法准则意义,从而形成关于酒精临界值的“绝对不能驾驶”和“相对不能驾驶”的双层证据准则体系,并在刑事程序法意义上更严格地限制采样标准和采样程序,保障诉讼权利。
【关键词】酒精临界值 醉驾犯罪 犯罪构成 证据法


①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②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本文为笔者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技术措施的保护与规制》的初期成果。笔者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全程参加了为缔结《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而于2011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外交会议筹备会议和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外交会议,并在外交会议上任“起草委员会”成员。

③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④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法学院。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制度平台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11&ZD160)子课题“现代城市交通安全的法律调控机制研究”、“东大——东南司法鉴定联合研究中心”委托研究项目立项“醉驾犯罪的证据问题与鉴定技术规范化研究”(SFJD201205)的阶段性成果。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