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论
刑法适用应遵循宪法的基本精神
——以“寻衅滋事”的司法解释为例-------------------------------------张千帆/3
防卫型民主理念下香港政党行为的规范--------------------------林来梵 黎沛文/10
央地关系视角下我国地方债务的法治化变革----------------------------------黄 韬/22
责任保险人抗辩义务规范的继受与调适----------------------------------------马 宁/36
论 文
论城镇化政府主导推进的程序规制-------------------------------------------孙 莉/48
行为无价值论与犯罪事实支配说--------------------------------------------- 周光权/58
中国法律竞争评估制度的建构---------------------------------------------------张占江/67
股权众筹平台监管的国际比较---------------------------------------------------樊云慧/84
我国P2P网贷平台监管的制度构建-----------------------------------------------伍 坚/92
法律实务
惩罚性赔偿的规范构造
——以最高人民法院第23号指导性案例为中心--------------------------- 税 兵/98
论抢劫罪与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之间的关系
——以孙某寻衅滋事案为切入点------------------------------------------ 付立庆/109
争 鸣
挪用公款罪中“归个人使用”的解释逻辑-------------------------------------李 强/1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专栏
健全宪法监督制度之若干设想------------------------------------------------- 刘松山/124
司法方法中的推理、管理、修辞及司法公正
——以“要件审判九步法”为样本---------------------------------------刘 星/138
唐代惩禁妖妄犯罪规则之现代省思-------------------------------------------- 陈 玺/151 |
刑法适用应遵循宪法的基本精神
——以“寻衅滋事”的司法解释为例
●张千帆
【内容摘要】 国家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其所垄断的合法暴力以维护公共安全、控制私人暴力,保证自由言论和民主选举得以和平进行,从而使国家得到良性和理性的治理。国家力量应对思想和言论给予必要的包容,除非言论会产生暴力冲突等紧迫与严重的现实危险。为防止寻衅滋事罪成为“口袋罪”,我们应严格界定“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法律要件。只有当言论确实严重扰乱了现实公共场所的秩序时,相关行为才可能构成“寻衅滋事”;而要构成“严重混乱”,言论所产生的危害必须是清楚和即刻发生的。
【关键词】 言论自由 寻衅滋事 公共场所 网络言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防卫型民主理念下香港政党行为的规范
●林来梵 黎沛文
【内容摘要】 回归后的香港,政党法治化体系一直未臻完备;加之“23条立法”长期未完成,政党行为的法律规制存在潜在的漏洞。香港作为代议政制的后发展地区,正处于民主转型期,完全有必要通过积极借鉴民主先行国家的民主发展经验,建立起一种防卫型民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政党法治化体系;尤其是在保障结社自由的前提下,有必要建立针对特定政党之宪制性规范机制,以巩固自身民主发展的成果,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确立的其他重要核心价值。与此同时,香港特区在对该机制进行具体设计时,应对相关权力之运用进行适当的规范。
【关键词】 防卫型民主 自由民主基本秩序 政党禁止 “23条立法”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
论城镇化政府主导推进的程序规制
●孙 莉
【内容摘要】 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更多具自发渐进特征有别,中国的城镇化更多呈现政府主导推进的特质,且推进“过程”凸现法律规制(特别是程序规制)的不在场或在场不足。城镇化政府主导推进的特质不仅关乎法律在场的必要,更关乎怎样的法律在场。以过程哲学和程序的法理观之,应当强调,对这一“过程”本身的法律在场应更多是正当程序的在场。正当程序不只是控权机制,且可能催发权力结构实体上哪怕是细微的改变。城镇化是一种公共选择和决策,应通过富含开放性、分权性、交涉性、包容性要素的程序装置促使政府和有利害关系的个人或群体在程序内的互动博弈论辩妥协中各自反思其诉求主张,在不断的程序性试错和校调中渐进获致各方都可接受的共识和方案,使城镇化成为真正的互动善治过程。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主导推进 程序规制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法学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政府主导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正当性研究”(项目编号:14BFX088)、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城镇化政府推进的程序法理”(项目编号:11YJA820063)、江苏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城镇化政府推进的程序控制”(项目编号:2011ZDIXM044)、中国法学会和江苏法学会2014年度法学研究课题“法治视域下城镇化内涵和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CLS(2014)C03、SFH2014D04)的阶段性成果。
行为无价值论与犯罪事实支配说
●周光权
【内容摘要】行为无价值二元论认为犯罪是违反规范进而造成法益侵害的行为,其本质是行为规范违反,行为人的意思决定了违法性的有无及其程度,离开主观要素,无法界定行为及其性质。犯罪事实支配说中的意思支配、功能支配、行为支配都强调基于正犯意志(犯罪计划)对共同犯罪事实的支配,这是行为无价值论肯定主观违法要素才会得出的结论。结果无价值论一方面按照法益侵害性建构客观违法性论,另一方面又得出犯罪事实支配说的结论,在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
【关键词】行为无价值二元论 主观要素 犯罪事实支配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本文的写作得到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项目编号:14AZD139)资助。
惩罚性赔偿的规范构造
——以最高人民法院第23号指导性案例为中心
●税 兵
【内容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发布了第23号指导性案例,以此回应争议颇久的“知假买假”纠纷,亦引发了惩罚性赔偿的规范构造问题,有待实现学说与判例的互动。对琐碎的“规范集合”作体系化思考,可以发现《食品安全法》第96条是请求权聚合规范,它确立了一种法定的加重责任制度。在规范性质层面,惩罚性赔偿责任与填补性赔偿责任并行不悖,各自赋予当事人独立的请求权;在规范竞合层面,《食品安全法》第96条与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侵权责任法》第47条是水平分工的同位阶规范,当事人有权选择请求权基础;在规范适用层面,通过辨识“十倍”、“明知”、“损失”等裁判要素,法院应当将重大过失排除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之外,以实现该制度效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食品安全法 “知假买假” 同位阶规范
作者单位:澳门大学法学院。本文及相关研究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272)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