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5期
1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理学:1978-2008 刘雪斌;李拥军;丰霏; 3-36
2 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标准:“重要程度”还是“影响范围”? 封丽霞; 37-49
3 论地方性事务——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新进展 孙波; 50-59
4 从诉讼调解到“消失中的审判” 范愉; 60-69
5 中国法院绩效考评制度研究——“同构性”和“双轨制”的逻辑及其问题 艾佳慧; 70-84
6 “媒体审判”的防治 张英霞; 85-93
7 两种市场观念与两种民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事立法政策内涵之分析 薛军; 94-108
8 从主体性到关系性:人权论证的范式转向 严海良; 109-117
9 论私人在环境危机应对策略中的地位——基于私权视角的考察 王慧; 118-127
10 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一种学术史的考察 侯学宾; 128-137
11 犯罪场语境下的被害预防 谭志君;余阳; 138-145
12 “许霆案”与中国法律的形式主义困境——兼论波斯纳的法律活动理论 蔡宏伟; 146-151
13 论作为国际经济法体制结构性基础的公民社会 王彦志; 152-160
1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理学:1978-2008 刘雪斌;李拥军;丰霏; 3-36
2 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标准:“重要程度”还是“影响范围”? 封丽霞; 37-49
3 论地方性事务——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新进展 孙波; 50-59
4 从诉讼调解到“消失中的审判” 范愉; 60-69
5 中国法院绩效考评制度研究——“同构性”和“双轨制”的逻辑及其问题 艾佳慧; 70-84
6 “媒体审判”的防治 张英霞; 85-93
7 两种市场观念与两种民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事立法政策内涵之分析 薛军; 94-108
8 从主体性到关系性:人权论证的范式转向 严海良; 109-117
9 论私人在环境危机应对策略中的地位——基于私权视角的考察 王慧; 118-127
10 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一种学术史的考察 侯学宾; 128-137
11 犯罪场语境下的被害预防 谭志君;余阳; 138-145
12 “许霆案”与中国法律的形式主义困境——兼论波斯纳的法律活动理论 蔡宏伟; 146-151
13 论作为国际经济法体制结构性基础的公民社会 王彦志; 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