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
1、关于“法治中国”内涵的思考 周叶中
<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的法治建设既要遵循法治的普遍要求、价值共性和精神实质,又要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和公民诉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的依法治国,既要充分尊重宪法法律的权威、严格奉行宪法法律的统治,又要注重法治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全面而深入地将依法治国不断向前推进。我认为,“法治中国”就是对此进行的高度概括。因此,就其内涵来说,“法治中国”既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又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
2、法治中国的时空维度 郑成良
<正>我以为,就法学理论的纯粹学术意义来说,“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是实质同一的概念,两者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无论是原有的“法治国家”概念,还是新近的“法治中国”概念,其核心含义都指向一个法治的共和国。不过,如果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看,或者从推动社会形成主流法律观念的意义上看, “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也具有重要的新意,即,它除了指向一个法治共和国的目标之外,也蕴含着中国法治的全球视野问题和全球环境下的中国法治问题。
3、对“法治中国”概念的操作性解释 黄文艺
<正>虽然十多年前中国法学界就已经使用“法治中国”概念,但是很少有学者专门探讨和界定“法治中国”概念的内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者们认为,只要从理论上界定清楚了“法治”的概念,“法治中国”概念的理论内涵自然就清晰了。在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的时候,使用了“法治中国”概念来描述政法工作的任务和法治建设的目标,这标志着“法治中国”概念已从一个具有理论描述功能的学术概念,转化为一个具有实践操作功能的政治概念。这意味着对法治中国概念的解释,必须从原来简单地套用一般性的法治理论,转向做出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操作性解释。
4、简论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 韩大元
<正>一、“法治中国”:从学术命题到政治命题在我国,“法治中国”首先是作为学术概念而提出来的。据笔者了解,至少从2004年以后一些学者的论述中出现了“法治中国”的概念,如2004年陈云良发表《法治中国,可以期待》的论文,在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寻找法治中国的路径”、“法治中国是修复社会信任之本”等表述。从2005年以后检察日报等媒体策划了“法治中国:中国法治在线”、“法治中国,中国法治时空”等栏目。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5、“法治中国”概念的时代价值 夏锦文
<正>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批示中,首次提出要把建设“法治中国”作为政法工作的奋斗目标之一。“法治中国”这一新概念、新命题的提出,切合当下中国进一步推进法治的要求,体现了强烈的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主体意识,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6、“法治中国”提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杨清望
<正>“法治中国”作为党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上的重要涵盖性概念,其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这集中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法治中国”是对转型中国突出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系统应对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现代化的转型过程,各种社会乱象大量产生,甚至一些问题在深层上动摇了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其中,公权力的非法行使引发的腐败滋生、社会戾气盛行引发的社会信任度下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不均引发的人民幸福感下降等三个问题尤为突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三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影响到政治清明、民心向背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如何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自。。。。。。
7、“法治中国”的逻辑理路 葛洪义
<正>张文显教授根据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法治建设的系列最新表述,提出开展对“法治中国”问题的研究,笔者对此非常赞成。正如张文显教授所指出的,法治中国的内涵,比法治国家更为明确,将法治国家概念中所包含的法治政府、法治政党、法治社会三个层面的内容,更为清晰地展示出来。笔者也认为,“法治中国”的提法,是对法治国家概念的深入解读,针对性很强。下面,本文将从我国法治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这几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从而厘清“法治中国”的逻辑理路。
8、法治中国建设的路径探寻 杨春福
<正>“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紧迫的现实要求,它是地方法治建设(“法治江苏”、“法治浙江”、“法治湖南”等)的逻辑延伸。法治中国的定位在于它既具有价值性,亦具有工具性。其价值性在于法治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美好状态;其工具性在于它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有力保障。但法治中国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探寻其实现的路径上,我认为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认真对待以下几个问题。
9、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可走的四条捷径 陈云良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12.4”讲话更是强调法治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其后在对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的批示中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使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当代中国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的最终彻底解决都只能依靠法治。“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成为十八大以后法学界着重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以为,从四个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加快法治中国建设。
10、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姜明安
<正>习近平同志今年年初提出“法治中国”的理念,不久后又提出实现这一理念的构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理念与构想无疑为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但是如何理解"法治中国"的内涵和外延,法学界目前有不完全一致的看法,尚未完全达成共识。笔者认为,对“法治中国”这个概念和提法,学者们可以而且应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阐释与解读。例如,可以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统一的层面和角度去阐释与解读;也可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法治四环节。。。。。。
11、“法治中国”的宪法之道 苗连营
<正>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法治已经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主题和主流性话语。如果说,“依法治国”侧重于强调法治的动态实践过程的话,那么,“法治中国”则描绘了法治的理想图景和宏伟目标。由于宪法作为迄今为止法治文明发展的最高成就,浓缩了法治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因此,从宪法学的视角去解读“法治中国”的主题与内涵,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制度意义。
12、法治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 顾功耘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今后我国的五项建设任务,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由此角度可以将法治中国建设的任务分解为法治经济、法治政治(其中包括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政党)、法治文化、法治社会和法治生态等五项。在这五项建设任务中,法治经。。。。。。
13、法治中国与国际法治紧密相连 曾令良
<正>2013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个重要讲话被法律界和法学界认为是关于法治中国和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的一次新的系统、全面和深入的论述。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必须结合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法治的高度进行整体解读和认识,从而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宏伟方略和实践。。。。。。
14、“法治中国”的国际法学审视 蒋新苗
<正>19世纪中期开始,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开,西方的法治思想和法治原则也在严复、梁启超等思想先驱的多方努力下,以不同的方式与途径渗入官方及普通民众心中。尽管晚清及民国政府并未因势利导,弘扬光大法治思想,但遗留下的法治火种仍蕴藏在广大民众的内心和脑海。历经1957年“反右”和“十年文革”的磨难,新中国成立之初稍有抬头的法治之势再遭扼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决定,重新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法治意识。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法治火种如沐春风。1997年在中国法治建设历程中具有非。。。。。。
15、“法治中国”的三个问题 孙笑侠
<正>“法治中国”作为一个政治行动的话语和概念,需要从很多方面对其展开体系性的、合乎实践需求的研究。我认为有三个比较大的问题需要在“法治中国”的政治行动中进行研究和探索。第一个问题是,法治中国到底依靠什么作为动力?第二个问题是,“法治中国”的内涵如果被切割成若干个板块的话,它究竟由哪几大板块构成?第三个问题是,法治中国推进当中的观念问题,我们有许多观念是好的,但是相互是冲突的。这三个问题需要深入结合中国的实际来探讨。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分享如下。。。。。。
16、法治中国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付子堂
<正>法治中国建设的现实路径,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即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所谓“基本点”,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7、法治社会:法治演进的逻辑必然 肖北庚
<正>法治社会有终极意义和现实层面两个维度。终极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消亡后由社会自治规范和习惯治理的社会状态,这是遥远未来的社会状态,甚或是一种国家消亡理论的逻辑推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法治社会则是现实层面的法治社会,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法治层面中的社会建设,是相对于国家政府的社会共同体的法治化,是与法治国家相对应的范畴。现实层面的法治社会是法治在社会领域的拓展和具体体。。。。。。
18、权力制约与“制度笼子”的制作方案 范忠信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一表达,是关于法治中国建设方略的进一步阐发,是关于宪法实施的进一步阐发。要“关进制度的笼子”中的“权力”,当然包括国家和执政党的一切权力,包括党委、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和其他一切公权力机关的权力。党章和宪法关于"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的承诺实际上已经包涵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涵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可谓法治与宪法政治之第一要义。
19、立法质量的判断标准 宋方青
<正>法治当为良法之治。法治中国的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立法。2011年,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当国人还处于兴奋之时,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问题旋即被提上日程。我们无意否认中国的立法成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立法快速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每年的立法都是以数以百计的规模产出,可谓硕果累累。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立法的数量与质量并不成正比,从总体上说,立法质量尚不尽如人意,这也是为什么还有完善的重任之所在。这涉及到立法质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的问题。我认为立法质量的判断标准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价值标准、合法性标准、科学性标准、融贯性标准以及技术性标准。
20、法治中国语境下指导性案例的分类适用 资 琳
<正>“法治中国”的命题具有两层意义,一是用“中国”的话语系统定义“法治”;二是法治的基本理念在中国的实施。中国法治理念之实现,司法无疑是重要的一环,而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最高院近几年来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于指导性案例的适用如何符合法治的理念,学者们的研究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坚持法治的基本原则,指导性案例在我国就会流于空文,难以取得实践效果;强调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效果,则可能与法治的基本理念相悖离。①笔者认为如果将指导性案例的效力进行分类研究,也许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以最高院已经正式颁布的16个指导性案例为样本,依据这些案例对我国法治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漏洞补充型指导性案例、法律解释型指导案例和权限宣告型指导性案例。依据法治中国的基本理念,不同类型的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和适用有所不同。
21、“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刘红臻
<正>党的十八大对法治问题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论述,阐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把党的法治理论和法治纲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法治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法治中国"的科学命题和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任务。可以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新形势下法治建设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的集中表达,也正在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高度共识和行动宣言。积极开展法治中国的协同研究,对于推进法治理论发展、促进法治战略共识、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实现"法治中国梦"具有重大意。。。。。
·权利研究·
22、当代中国社会的维权行动——以维权类法治人物、案件和新闻为主要分析对象 杨建军;马治选
摘要:中国社会已经真正步入"权利的时代",中国维权行动面临的重要问题是部分官员的维权意识与日益高涨的民众行权行动的要求不相适应。维权者宣示的权利来源趋向多样化。维权行动者由单一个体向群体化、集体化扩展。维权诉求往往由个体权利维护向同时提出制度变革诉求延伸。井喷式出现的各种维权行动,给法治的完善提出了一系列任务和挑战,诸如法律制度的正当性重塑,严格依法甄别与回应多样化的权利诉求,引领社会价值,践行司法民主。
关键词:权利;司法;法治;维权行动;
·司法文明·
23、司法独立的制度实践:经验考察与理论再思 支振锋
摘要:当今世界,关于司法独立制度存在着许多理论和实践的迷思,但忽略了其在各国运行状况最基本的经验事实。文本基于国际相关重要数据库和指标,对全球、尤其是典型发展中国家司法独立制度运行实践进行初步考察,发现司法独立有着诸多与人们的日常认知所不完全一致的方面。迄今为止,司法独立的制度在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移植的实践并不成功,说明仅有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保障并不足够,真正实现司法的独立性还需要一系列内在条件,以及物质与经费、法官任职保障等机制的支撑,并受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当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司法改革而言,其中也蕴含了许多值得重视和借鉴的积极因素与科学设计,需要做出清醒而认真的区辩与选择。
关键词:司法独立性;保障机制;经验考察;理论反思;
24、经济政策对法院裁判思路的影响研究——以涉外贴牌生产案件为素材 宋亚辉
摘要:在涉外贴牌生产案件中,法院早期严格遵循法条主义思路所做出的判决,其内容虽然合法,但"社会效果"不佳。以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为契机,法院开始借助多种司法技术改变裁判思路,从而使司法审判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法院裁判思路的变化过程,实际上也是政策进入裁判的过程,这一过程充分展示了经济政策对司法裁判的客观影响。作为一个经验事实,政策进入裁判固然有其合理性所在,但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有鉴于此,政策进入裁判必须通过法治"轨道"上的政策转介机制,并借助恰当的司法技术加以实现。尤其是在司法技术的运用上,要避免出现方法论上的错误,更不能一味地追求裁判结果的社会妥当性而忽视成文法规则的存在。
关键词:涉外贴牌生产;商标侵权;裁判思路;政策进入裁判;
·法律文化比较·
25、“吏强官弱,浸以成风”:宋代奇特司法现象的内在机理解读 张本顺
摘要:在宋代民间诉讼风潮以及法律理性化、庞杂化、近世化的时代变迁下,宋代司法中"吏强官弱"之内在机理的形成不仅与"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任用制度有关;还与士大夫官员自身的司法腐败及"官不知法"而吏知法有关;亦与宋代皇帝利用胥吏制约士大夫官员司法权力的制衡国策有关。宋代司法中的"吏强官弱"加速了狱讼腐败,并对明清司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吏强官弱"奇特现象亦揭示了中国古代司法传统塑造的主体多元性,以及复杂的内在机理所蕴含的司法"怪诞"性面相,为当代中国司法建构提供了诸多的思考与警醒。
关键词:吏强官弱;任职制度;司法腐败;法律知识;制约均衡;内在机理;
26、行为概念的厘清——以行为论机能之反思与再造为视角 阎二鹏
摘要:行为概念乃犯罪论之基底,围绕此概念所展开之行为理论,伴随着事实与价值、行为论与构成要件论之对立,形成了行为理论变迁中的两种向度;我国刑法学中关于行为理论之研讨经历了从危害行为到实行行为的转变,但仍缺乏对"一般行为概念"之存在意义及其体系定位的深层次解读;行为论之机能乃行为概念形成之准据,以界限机能为先导方能形成作为犯罪判断适格客体之行为概念;界限机能下的行为概念确立,不仅使一般之行为概念获得了合理的逻辑定位,亦为我国平面的犯罪论体系之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路径。
关键词:行为论;构成要件论;危害行为;界限机能;
·理论纵横·
27. 法治方式所需要的姿态 陈金钊
摘要:法治思维需要有对法律的正确姿态,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行为法治方式。有法律不一定有法治,法律需要在实施中维护。对法律的正确姿态确定法治的成败,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尊重法律的权威,使其能够发挥调整社会的作用;二是要正确地理解、解释和运用法律,找到法治实现的方法。为保障法治方式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就必须校正对法律过于灵活的辩证统一态度,树立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适应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运用法律方法消除法律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实现法律稳定秩序、改造社会的任务。
关键词:法治;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律方法;法律逻辑;
28. 物权法定与意思自治——解读我国《物权法》的两把钥匙 申卫星
摘要:物权法定作为物权立法的基本原则在物权法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对物权法定的"法"应从宽解释,它不仅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基本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在适当的条件下也要给予习惯法适当的规范地位。物权法定除种类法定和法定外,物权的变动条件和保护方式也应是法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权的类型和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对交易习惯中出现的新的物权类型,以物权的理论基础来衡量,如认为与物权法定主义宗旨不相违背,且有合适的方式予以公示,则可通过物权法定缓和主义的运用加以承认。物权法虽为强行法,但同为私法的组成部分也必然贯彻意思自治的品质。而物权法定和意思自治正是解读物权法的两把钥匙。
关键词:物权法定;意思自治;物权法;
29.论民法典的民族性
吴治繁
摘要:制定民法典是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政治现象和法律现象,是特定民族基于其民族性的特定私权安排,其生命力的源泉不仅在于确认市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和理念还在于其内蕴的民族性。从民法典编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看,无论是自我生成型的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还是继受生成型的日本民法典,无不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忠实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民族性是民法典保持其独特性、唯一性的重要标志。民法典通过采用民族通用语言编纂,充分尊重并体现民族民事习惯,诠释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彰显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民族国家的精神旗帜象征民族统一,从而体现其民族性。
关键词:民法典;民族性;民族精神;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
·本期特稿·
30.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正义问题——序《转型中国的社会正义问题》 邓正来
<正>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1990年代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改革目标以来,以贫富分化为主要表征的社会正义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大体而言,中国1990年代的社会分化或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原有制度结构之外新生出新的地位群体,且他们占有的资源大幅度上升,如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主、合资、外资或私营企业中的高级雇员、非公有制的企业家等;二是原有制度结构中的群体地位状况发生变化。比如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