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15-02-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作者:佚名

1. 启蒙理性及现代性: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

摘要:反思和批判启蒙理性是启蒙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现代人制衡启蒙神话及现代性危机的重要力量,是全球化时代政治哲学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主题。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需要从外在的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及内在的思想史视域来加以把握、检审,在充分肯定启蒙理性及现代性成就的同时,正视其自身的内在矛盾,揭示其所导致的社会危机,并梳理、反思和借鉴后现代主义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的否定性批判,以此为启蒙理性及现代性危机提供更有深度与广度的解决路径。马克思把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的批判转化为对资本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重构,把对启蒙理性及现代性种种弊端的克服转化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超越,将启蒙理性批判主题推向制高点,为现代社会向更高形态的发展找寻到方向和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 启蒙理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资本逻辑

作者刘同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州 510631)。

 

2. 对外开放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南方谈话”和“入世”后效果的实证检验

摘要:对外开放促进了劳动力流动,从而也影响了中国的收入分配,但其对不同类型劳动者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使用19882008年个人和家庭层面的微观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两大重要事件作为衡量对外开放的外生变量,实证检验对外开放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可以发现:对外开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异,对城市与农村的影响也截然不同。就“南方谈话”后的第一阶段对外开放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总体和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就“入世”后的第二个阶段对外开放而言,其对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入世”拉大了城市高端和中端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但也带来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总体收入差距的扩大。

关键词:对外开放 收入分配 劳动力流动

作者韩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刘润娟,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张俊森,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

 

3. 土地集体化与农村传统大家庭的结构转型

摘要:根据农村70岁以上老年人的口述史资料,可分析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土地集体化之前、5070年代土地集体化时期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家庭生产与生活情况,以及这三个时期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传统大家庭向小家庭的转型并不是由西方传统意义的工业化促成的,作为1949年后国家早期工业化策略的农村土地集体化彻底改变了传统家庭生产与生活的组织方式,改变了父权制度下的代际关系与结构,进而启动了家庭结构转型的历史进程。这一解释有别于经典的家庭变迁的“现代化理论”。

关键词:土地集体化 传统大家庭 结构转型?

作者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 100084);王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4);唐有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上海 200237)。

 

4. 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

摘要:通过对2013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个人数据和社区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以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测量,发现流动人口的总体社会融入水平一般,且各维度的融入状况差别较大:制度约束和结构排斥使得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融入进程严重滞后于文化和心理方面的融入,凸显融入的差异性;乡—城流动人口的融入水平不如城—城流动人口的融入水平,表现出融入的分层性;良好的社区服务与接纳环境可有效推进融入进程,凸显融入的社区依赖性;流入地和流出地以及流动人口和本地市民的联接影响流动人口的融入进程,凸显融入的互动性。推进融入既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消除歧视、排斥的制度障碍,以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区氛围。

关键词:社会融合 经济整合 社会适应 文化习得 心理认同

作者杨菊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教授(北京 100872)。

 

5. 税制变迁与税收法治现代化

摘要:税制变迁是国家法治发展的缩影,它不仅与政治、经济、社会等要素密切关联,更与法律要素须臾不可分割;应从法律视角审视税制变迁所涉及的各类核心问题,并不断完善税制的价值、结构和功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特定“时空”,使历次税改呈现连续性与差异性、周期性和建构性等多重特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对税改最基本的法治期待。2014年开启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应继承既往经验,正视现实问题,坚守基本价值,以推进税收法治和国家整体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关键词:税制变迁 关联要素 基本价值 税收法治

作者张守文,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871)。

 

6. 论刑事庭审实质化

摘要:刑事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其内核是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在审判阶段通过庭审方式解决。在一些地方的司法实践中,逮捕“绑架”审判,审理方式以审查案卷笔录为主,庭前会议实体化,以及法庭审理仅以定罪为中心,均在一定程度上虚置刑事审判程序,使其流于形式。在构建庭审中心裁判机制以及落实“权责一致”办案责任制的背景下,有必要消除庭审虚化的成因,建构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结构,实现直接言词原则的庭审方式,合理定位庭前会议功能,调整定罪与量刑并重的庭审内容,在诉讼制度层面实现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实质化。

关键词:庭审实质化 逮捕中心主义 审判中心主义 言词审理 庭前会议

作者汪海燕,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北京 100088)。

 

7. 网络空间中的政策问题建构

摘要:信息技术正通过网络塑造一个似乎与自然和社会并列的虚拟世界。在这一世界之中,信息流动突破了所有界限,实现了社会的再度脱域化,以至于物理空间距离不再成为政策问题建构权获取的障碍。这一方面使社会问题能够瞬间到达每一个网络终端,在得到广泛关注的条件下转化为政策问题;另一方面,在从社会问题向政策问题转化的过程中,人们的意愿表达从网络的任何节点开始,可以自由地进入政策问题建构过程。由此,政策问题不再是既往的地方性问题。同时,政策问题建构权也呈现为在整个网络空间中的扩散状况,表现出流动性特征。在流动的网络空间中,社会的中心—边缘结构失去了存在的根基,进入一个“去中心化”过程。社会结构上的“去中心化”将使人从制度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自主性。网络结构中的政策问题建构是由自主的个体来完成的,然而由于网络中的个体处在与他人的共生关系之中,因此是在相互影响和高频互动的状态中开展行动的。在此种条件下,政策问题的建构也将在人的合作行动中展开。

关键词:网络平台 政策问题建构 虚拟世界 去中心化 合作行动

作者张康之,南京大学服务型政府研究所教授(南京 210023);向玉琼,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 210095)。

 

8. 论汉字的表征效应

摘要: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和主要载体,汉字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对于中国人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外在表征的基本形式,汉字表征在一些重要方面有别于基于字母的文字表征,而与图形表征比较接近。这一特点导致汉字使用者在心智活动中更倾向于类比表征以及与经验相勾连的命题表征,并与直觉、联想和实质推理模式相适配,而限制了超验的抽象概念、超验的命题表征和形式推理的发生和发展。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偏向于经验和实用,同时基于直观和抒情的文学艺术也得以繁荣。

关键词:汉字 表征 认知

作者郦全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 200241)。

 

9. 近代中国小说兴起新论

摘要:晚清时期尽管经历了“小说界革命”,但小说的地位并未得到充分承认。事实上,近代中国小说的兴起不仅与“小说界革命”的倡导有关,而且同特定历史阶段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传播等领域所发生的种种变革密切相联。这具体表现在:民国建立后,政体变化带来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文化意识形态趋于包容,加之商业资本的推动,促使“小说界革命”的后续社会效应得到显现,小说禁忌的“闸门”终被开启。其后小说文运渐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小说”的总体看法,这又与知识的社会建构密切相关。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探讨近代小说之兴起,有助于重新认识民国初年在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关键词:近代中国 小说 兴盛 外部环境 渐变

作者乔以钢,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 300071);宋声泉,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武汉 430072)。

 

10. 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先秦社会的最高权力起初以“神主”的面貌出现。夏商之“王”虽是社会最高权力的实际掌控者,却受到神灵世界的束缚。周天子挟“天命”以令诸侯,王权虽然增强,但被牢笼于宗法与分封制度之下。随着宗法分封制度颓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手中的权力远胜于前,民众亦形成有影响的社会力量,“民本”理念成为当时先进思想家与有识之士的共识,各国君主亦以“民本”为君权张目。专制君权在战国后期方粗具规模。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由弱而强的演变之路,即渐次摆脱神权束缚、制度牢笼和民众舆论羁绊的过程。

关键词:神权 君权 民本 先秦社会

作者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5)。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