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化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二律背反
摘要:21世纪金融化的生存世界是个高度经济理性、高度世俗化、高度价值通约的世界。逐利的金融意志主义蔓延,直接导致个体生命的“金融内化”和人类整体主义精神的日趋衰减。世界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创新,但现实的金融体系已偏离了本质。不可否认,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相比,21世纪的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秉性没有变;资本的社会关系本质没有变;资本的财富杠杆效应没有变。但是,21世纪资本逻辑的发展有了巨大变化:随着全球资本金融体系的强力推进,资本变得更加抽象、更加具有脱域性,资本的主体定位异质多元,运作方式虚拟迷幻。尤其是,伴随着工具理性的智能化,资本的精神向度更趋主观性。通过对金融化世界的精神现象学解读,可以深层揭示21世纪人类精神本质与人的对象化世界相异化的问题,从而为客观理解21世纪资本范畴提供精神向度的思考。
关键词:金融化世界 资本 内在否定性 整体主义精神。
作者张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2. 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
摘要:时代变革必然引发哲学观念变革。在人类文明史上,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及其自我意识,并因此改变了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正在以“现代性”为标志的“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发生日益深刻的变革,并突出地表现在对哲学的理论性质、思维方式、存在方式和社会功能的重新理解,赋予哲学观、世界观、本体观、反思观等哲学基本观念以新的思想内涵,从而以哲学方式塑造和引导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哲学观 世界观 本体 反思 表征
作者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长春 130012)。
3. 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5年的修订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满足经济管理产生的新需求,提高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国际可比性,国家统计局对中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国家标准进行了系统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引入知识产权产品、经济所有权、雇员股票期权等基本概念,拓宽生产范围、资产范围、消费范围等基本核算范围,细化机构部门、交易流量、资产负债等基本分类,调整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附属表等基本框架,修订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等基本指标的定义和口径范围,改进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和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产出的计算方法等。这些修订集中体现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革研究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 知识产权产品 经济所有权 雇员股票期权?
作者许宪春,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北京 100826)。
4. 内生增长下排放权分配及增长效应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各地区、各行业的增长路径、技术进步路径都存在显著差异。气候政策的设计尤其是碳排放权分配方式,不仅决定着政策的减排效果,更会对长期经济增长路径造成持久影响。一般均衡模型显示,不同的碳排放权分配机制对短期与长期经济产出有不同影响。基于中国多区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进行的政策仿真模拟表明,静态的排放权分配机制无法实现跨期经济产出的优化目标。作为替代,动态地依据生产者产出调整排放权分配,可以激发“干中学”效应,提高短期的经济产出,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节能减排及其增长效应的政策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仍较为有限。
关键词:碳交易 排放权分配 “干中学”效应 CGE模型 跨期优化
作者汤维祺,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上海 200433);钱浩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吴力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5. 弱排名激励的社会学分析——以环保部门为例
摘要:通过近距离观察某市环保局连续3年的年终考核过程,分析弱排名激励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完成任务逻辑、激励逻辑和政治联盟逻辑之间序贯作用的政治过程,是弱排名激励的形成过程。弱排名激励之所以长期存在且具有效力,是因为相比强激励,它形式上满足外在科层要求,而实质上可在内部作出调整,保证灵活的权威支配,兼具适应性和自主性。另外,弱排名激励还有助于促进同级合作而非过度竞争、塑造上下级的松散关联而非紧密关联、避免外在激励过度排挤内在激励。
关键词:强激励 弱排名激励 绩效考核 政府行为
作者练宏,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广州 510275)。
6. “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
摘要:工商企业资本下乡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政府和企业合作完成了对村庄的“经营”和“再造”,这是地方政府依托弹性土地政策和财政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和引导的结果,也是“经营城市”模式在广袤农村的延伸。资本下乡后大力推动“农民上楼”和“土地流转”,构造了新的村庄治理结构:村庄日益依附于公司,公司替代村庄成了基层治理的社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联合“经营村庄”对村庄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资本下乡” “再造”村庄 政企关系
作者焦长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 100871)。
7. 中国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的政府绩效评价
摘要: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梦的必经之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法治建设及组织考评的演进历程,历经了多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这一过程有效地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但其本质上还是目标性考评。目前存在的目标导向及功能定位不明确、技术体系不完善、动力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甚至形成各自为政、重复考评、无所适从等现实困境,都肇源于考评理论悖论、考评主体单一、制度建设滞后、顶层设计缺失等因素。基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双重耦合,以政府绩效评价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既体现了法治精神及政府绩效的价值理性,又强化了考评作为组织管理的工具属性,有助于提升治理的合法性。未来应创新评价理论,扩大公众参与,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完善技术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培育绩效文化。从目标考评到法治政府绩效评价的转变,有助于衍生一门新的学科——法治政府绩效评价学,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管理理论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法治政府建设 政府绩效评价 目标考评 政府公信力
作者郑方辉,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教授(广州 510640);尚虎平,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苏州 215000)。
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范式——基于1459个刑事案例的分析
摘要: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经从法律文本走向司法实践,并且在保障人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非法证据排除申请都能启动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其中约有一成左右的申请得到支持,从而将非法证据排除。在非法证据被排除的案件中,有些被告人被宣告无罪,有些案件被发回重审,有的案件检察院撤回起诉;有些被告人虽被定罪,但其被指控的部分犯罪事实未被认定。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司法实践反映出一些问题,例如毒树之果原理的缺失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不能得到更好保护,部分案件在证据合法性证明问题上出现转嫁举证责任的现象,有些案件法院从内容真实推论程序合法,有些案件因规则模糊导致权利保护不到位。应对的举措是确立“毒树之果”规则,杜绝举证责任倒置,逐步实现从证据分类型规则向权利分类型规则的转变。?
关键词:非法证据 非法证据排除 毒树之果 证明责任 人权保障
作者易延友,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
9. 诗歌的图像修辞及其符号表征
摘要:诗意图是对诗意的模仿和再现,也可名之为诗歌的图像修辞。从其诸种图式可知,这一另类修辞格主要表征为诗语空白的填补和诗歌意象的具体化。由此,文本所编织的诗意在图像中直接绽开而变得“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诗意图所绽开的只是“诗眼”而非诗意的全部,因此,它的模仿不过是一种“例证”而非诗意的完整再现。于是,诗意图就像矗立在深邃语义中的屏风,在使诗眼绽开的同时也屏蔽了图像背后的世界。这就是诗意图的双重性相及其符号表征:“绽开”与“屏蔽”的二元组合形塑了它的格式塔特质,开阖有序的律动驱使语图符号之互文游戏,诗意在图像中的若隐若现撩拨着视觉诱惑。?
关键词:诗歌 诗意图 符号 图像 修辞
作者赵宪章,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南京 210097)。
10. 中国佛教抗战文学的精神新质与艺术探寻
摘要:现代中国佛教抗战文学是非常时代出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学史现象。这种文学在抗战精神的辉映、浸润下,通过对中国佛教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扬弃,使现代中国佛教文学产生了新的思想质素与发展趋势。在主题表达上,将现代佛徒的国民意识与传统佛教的菩萨行精神相结合;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上,因应时代对佛学观念进行自觉、现代性的创造发挥;在社会角色的身份认同上,以艺术方式自觉、主动呼应战时国家的文化战略;在艺术生产方式上,有力推动作者结构的大众化与表现方式的现代化。这些新质素与趋势尽管不够成熟和完善,但为学界全面、深入认识和评估中国抗战文学对民族抗战的作用与贡献,提供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角度,对于当代中国佛教文学的复苏和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佛教抗战文学 国民意识 生命体验 作者大众化 白话文体
作者谭桂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 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