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16-03-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作者:佚名

1.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笔谈

编者按:随着中国的崛起,学术界对于现代性问题的阐释已经不可避免地与中国道路结合了起来,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哲学的进步。对于处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现代性的建构必须克服一种文化的障碍,确立起重新发现中国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这就意味着,在当今多元化世界,我们必须在超越决定论和依附性的前提下,确立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自主性及其主体性的实现方式,并寻找更加广阔的思想空间和发展空间。这正是我们讨论现代性的中国内涵或中国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动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介入性和在场性正在于为中国现代性概念的生成和体系建构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引。基于上述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了“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精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篇论文,以期推动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孙利天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中,包含着现代性诊断、批判和超越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在现代性的经历中内在的超越现代性,不仅要吸取西方现代性理论中代表一般人类文明进程的优秀成果——希腊理性精神,也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性精神。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韩庆祥提出,“现代性”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用来在总体性上反思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即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及其蕴含的思想观念。要进一步深化对现代性问题尤其是中国现代性问题研究,需要运用“社会结构转型”的分析框架,揭示现代性的起源、本质、矛盾及其时空的表现形态。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乔瑞金强调,对现代性的讨伐和废弃与全球性的现代化运动,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基本情势,这实则是对现代性的错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重思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只有将现代性社会置于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之上,才能建立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现代性的追求和内在超越    孙利天

  现代性的本质、矛盾及其时空分析    韩庆祥

现代性批判的错置与重思    乔瑞金

 

2. 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建构问题

摘要:科学研究建构出意义世界,科学哲学对该意义世界的生成与建构进行再反思。科学哲学研究的本质功能之一,就是在科学解释或说明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理论意义的建构。失去了这一点,科学哲学就丧失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如何实现科学理论意义建构的途径或方式,则是当代科学哲学研究所面对的重要难题。语境基底上的意义建构思想将是比较有前途的科学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之一。立足于语境实在论的立场去审视科学研究中意义建构的走向,把握意义建构的内在结构,理解意义建构的语境化特征,探索意义建构的计算化趋势,才有可能发挥语境结构的整体化功能,把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效地统一起来,并将揭示出科学理论解释的“意义”建构的意义。

关键词:理论解释 意义建构 语境功能 科学理性

作者郭贵春,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太原 030006)。

3. 财政收支关系与赤字的可持续性——基于门槛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摘要:财政收支关系与赤字的可持续性一直是政府宏观调控关注的核心问题。运用动量一致门槛自回归等多个非线性模型,对政府收支的非对称驱动关系以及财政赤字的长期可持续性的研究,结合考察在财政改善与恶化的不同状况下政府收支的非对称性调整,可以发现:政府收支的自我修正机制使得中国财政赤字具有长期可持续性,但只有在赤字增长过快的情形下,政策当局才会对财政收支进行适应性调整;中国长期存在着“支出驱动收入”的作用关系,赤字性政策的实施可能使得税负与国债规模在未来进一步攀升。即便赤字增长没有超过4?4%的门槛值,也需要在宏观调控中把握好政府的合理支出,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关键词:财政收支争论  财政赤字  非对称性

作者杨子晖,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广州  510275);赵永亮,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广州  510632);汪林,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广州  510275)。

4. 西方经济学个体主义方法论边界拓宽及局限性

作者何大安,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杭州  310018)。

5. 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的存续与变迁

摘要:当代中国农地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和家庭承包经营等发展阶段,其存续和变迁可以用“黏性生成—黏性稀释”分析框架进行阐释:制度环境与路径依赖是制度黏性的生成诱因,对农地制度的存续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正式制度的渗入是稀释制度黏性的关键变量,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制度变迁过程,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对正式制度的加强、消解或建构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 制度黏性 制度存续 制度变迁 非正式制度?

作者王敬尧,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武汉 430079);魏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9)。

6. 论民事司法成本的分担

摘要:司法成本既体现着正义分配的一般性原则,也展示着国家、当事人和市场间的合作与博弈。在整体上对民事司法成本解构,而非将其限缩为诉讼费用进行局部的观察分析,能够为审判成本和诉讼成本的分担找到正当化根据,并厘清公共成本与私人成本的界限。以此为基础的司法成本第一层次分担规则,致力于在国家司法公共资源投入和当事人诉讼负担之间建立平衡关系。以诉讼成本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为核心的第二层次成本分担规则,则既要为诉讼费用的分担设定公平正义目标,也要兼顾成本机制对诉讼制度的调节功能,在整体上促进司法制度的完善。司法成本第三层次的分担规则,则应注重发挥法律服务市场及社会组织在诉讼成本分担上的作用,其成效取决于职业伦理建设及法律规制。

关键词:审判成本 诉讼成本 权利保护 司法改革

作者王福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7. 网络交易法律关系构造

摘要:网络交易平台交易法律关系是“互联网+交易”的民法表现形式,是由一个复杂的法律关系群构成的法律关系集合体,其中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基本法律关系,即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与销售者、服务者和消费者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之间的两个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合同关系,销售者、服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买卖或服务合同关系;五种主要内容,即提供交易空间、发布交易信息、价金托管支付、商品配送交付及交易信用评价;三种辅助性法律关系,即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征信机构以及销售者与物流企业之间为实现网络交易基本法律关系主要内容而建立的三种辅助性合同关系。通过上述法律关系的流转,以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与销售者、服务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合同关系为基础,销售者、服务者与消费者的买卖合同或服务合同为中心,实现网络交易目的,满足社会需要,推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网络交易 网络交易平台 互联网+ 合同 法律关系

作者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2)。

8. “翻”、“译”的思想——中国古代“翻译”概念的建构

摘要:翻译研究界对中国传统译论中“翻”、“译”及“翻译”概念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翻译思想缺乏阐释。运用词义考论、概念考古的方法加以考察辨析,可以发现在中国传统译论中“译”与“翻”是两种不同的运作方式。“译”是一种平面移动的、平行的互传活动,又称作“传”或“传译”,而“翻”则是一种空间立体的“翻转”式的语言交流与置换活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翻”与“译”既涉及文体风格上的“文”与“质”,也涉及翻译活动中的翻译度问题,有些东西是“不可翻”的,于是有了“不翻”、“不可翻”的主张,而“不可翻”并非“不可译”。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对于解决持续已久的“可译/不可译”争论是有效的,可弥补西方翻译理论的不足。

关键词:译 翻 翻译 可译/不可译 可翻/不可翻

作者王向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 100875)。

9. 宋代诗学与词学

摘要:宋代是诗学的高峰期,词学的发展也相当迅猛,形成了词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就宋代诗学与词学的整体关系来看,主要是诗学对词学影响日益深化的过程。随着词体的演进以及“以诗为词”实践的深入和扩大,词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诗学思想的影响,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词学观念。就诗学影响词学的过程来看,经历了以诗教思想批判词体、以诗学理念解释词体,进而形成了融入诗学思想而又注意到词体特征的新词体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词学家对词体的认识逐渐更新且深化,至南宋中后期新的词体观念基本成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诗学 词学 宋代 诗化

作者孙克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 300071)。

10. 世界领导地位的荣耀和负担:信誉焦虑与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军事干预

摘要:对荣誉和声望的追求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之一和国际权力斗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世纪后半期,作为对“荣誉”的替代,“信誉”成为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和冷战斗争的武器。自杜鲁门主义把美国的国际角色确定为“自由世界”领袖从而承担起保卫盟友安全的责任之后,如何履行这一责任和兑现承诺以维护美国的国家信誉就成为美国历届政府忧心和焦虑之事。这一焦虑与对苏联扩张和共产主义传播的恐惧相互加强,促使美国决心对任何地方出现的所谓共产主义“扩张”进行遏制,并实施了对朝鲜和越南的大规模军事干预。其结果是美国的“过度扩张”和全球战略地位的下降,美国的信誉不仅没有得到维护,反而受到损害。美国领导人信誉焦虑的最深刻根源在于二战后美国对其国家身份和世界角色的认知——美国是“世界领袖”,而冷战的性质与核时代的来临则加剧了这一焦虑。只要美国仍然以“世界领袖”自居,美国对外政策就难以摆脱信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荣誉 信誉 美国外交 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 世界领袖

作者王立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 100871)。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