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16-08-11 来源:互联网

1.马克思晚年学术转向的思想史意义

摘要:将马克思晚年学术转向指认为从普遍史观到特殊史观的转变,缺乏对其思想变革实质的深刻洞察。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社会历史思想,主要植根于对西欧资本主义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具有预见性的世界历史意识,但本质上仍然是以工业时代的西方民族历史意识为基础的。魏特夫将马克思晚年学术转向认定为从“普遍主义的历史概念”或“单线的社会发展概念”到“谴责普遍主义历史概念”的转变,并责备马克思“从真理面前退却”,这一理解经不起科学批判。马克思晚年通过对古代与东方社会的研究获得了一种更宽阔的世界历史视野,从而实现了向世界历史意识的真正转变与升华。尽管马克思没有来得及充分展开其晚年思想的世界历史意义,却为我们当下进一步思考中国道路的未来与世界历史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民族历史意识世界历史意识普遍史观特殊史观

作者谌中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2.大数据中的因果关系及其哲学内涵

摘要:在大数据中,数据化使因果关系量化为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获得关系强度和正负性质的同时,丧失了原有的必然性和方向性。大数据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展开了因果概念的重新刻画:因果关系是对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与其效应之间关联的描述;而相关关系所描述的则是因果派生关系。作为因果派生关系,相关关系根植于因果性;作为未进入相互作用过程凝固为因果关系的因素关系,相关关系提供了由因素创构结果的广阔空间,这正是数据物化的因果性根据;而作为因素分析,相关定量分析的因果派生依据则构成大数据分析的因果基础。大数据中因果关系的厘清,晓示了其深层哲学内涵。因素关系的未来空间凸显创构认识论,因果派生关系的全数据定量分析呈现量的整体把握,而因果关系从描述到创构则彰显哲学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大数据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数据物化

作者王天思,哲学博士,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上海200444)。

 

3.人力资本和中国城市住房价格

摘要:中国住房价格上涨具有“非平稳性”和“异质性”两个核心特征。基于微观家户数据,从人力资本增长视角分析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的动态演变和区域差异发现,1999年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导致的人力资本规模扩张和空间集聚,是造成房价上涨两个核心特征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住房价格将上涨4.6%—7.9%,这可解释2002—2009年间房价增幅的约12%—20%。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效应”、“外溢效应”和“预期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规模扩张速度趋于下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新常态”,以短期政策刺激房价无益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本 高等教育 住房价格 城市化

作者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 100081);张川川,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1)。

 

4.制度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与建构

作者黄凯南,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济南250100)。

 

5.伙伴、制度与国际货币——人民币崛起的国际政治基础

摘要:国际货币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市场现象,还有赖于坚实的国际政治基础。英镑、美元、欧元和日元这四种主要国际货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强大的货币伙伴网络和有利的国际制度体系,是国际货币形成稳固地位的两大国际政治基础。作为一种后发货币,人民币欲崛起为全球货币舞台上的主要币种,除了需要相关经济条件之外,还需要通过政府外交力量争取更多的货币合作伙伴和创建支持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国际制度体系,以夯实人民币崛起的国际政治基础。而无论是搭建国际货币的伙伴网络还是创立国际货币的制度体系都是对国际货币发行国政治领导能力的考验。这种政治领导能力包括基于信誉塑造的公信力、基于利益供给的向心力和基于制裁实施的强制力三个维度。相比之下,由于当下人民币还处于货币崛起的初步阶段,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国际政治基础建设更加需要通过信誉塑造发挥公信力和利益供给发挥向心力。

关键词:人民币崛起 货币伙伴网络 国际制度体系 政治领导 货币外交

作者李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

 

6.人的尊严的法律属性辨析

摘要:人的尊严是由于人作为人类共同体成员所拥有的高贵与尊荣。法律规定人的尊严不是对人的外在品性的褒奖,而是对人的平等身份的确认;人的尊严并非是由实在法所设定,而是超越于实在法之上,属于不依据实在法而存在的先在规范,是整合法律体系的基础规范,是一种不可随意修正的永久规范,代表现代法律的伦理总纲;人的尊严不是权利和基本权利,而是表征人在社会中立足和在法律中存在的与他人平等的法律地位。我国诸多规范性法律文件直接规定人的尊严,并将保障尊严确定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人的尊严与生存和民生相关,通过提供物质帮助和完善公共服务,可以为尊严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关键词:人的尊严 法律身份 法律伦理 法律地位 法律权利

作者胡玉鸿,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苏州 215006)。

 

7.国家治理的伦理意蕴

摘要:国家治理的核心伦理问题,是必须保证国家公共权力在人类道德价值观念允许的范围内运行,其核心任务是必须保全国家公共权力的内在善性,杜绝政治腐败,强化国家治理的道德合理性基础。国家治理的最重要伦理价值目标是维护分配正义。分配正义、国民基本权利和国家公共利益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共享发展理念,就是以强调分配正义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是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在伦理手段的选择上,从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的国家治理模式转向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模式,有助于对国家公共权力的运行进行“双保险”式的管控,从而使德治和法治方略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的手段善或工具善。在国家治理的国际伦理空间中,克服狭隘民族利己主义的伦理路径在于,确立尊重国情差异性和世界文明多样性、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伦理观,承担维护国际正义的道德责任。

关键词:国家治理 公共权力 公民权利 分配正义 德治 法治

作者向玉乔,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教授(长沙 410081)。

 

8.国家治理复杂性视野下的协商民主

摘要:在现代国家治理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片面认识:一是强调社会复杂性而陷入精英治国的模式,这与民主政治是相矛盾的;二是忽略了社会复杂性对国家治理中精英、专家作用的客观要求,陷入某种民粹主义的思路,牺牲了国家治理的效能。随着现代国家治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强,西方代议制民主日益走向精英政治、官僚政治,排斥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由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引发的民主政治困境更加尖锐突出。在现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现实境况下,协商民主理论框架是参与式民主在当代的新发展,为国家治理实践中精英治国和公民参与相结合的民主政治实践寻求有效路径。然而在实践维度中,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试图修正代议制民主排斥公民参与趋向精英政治的缺陷,弥补代议制民主性衰弱的不足,是对代议制民主的补充性制度安排,只是为克服代议制缺陷而嵌入的弥补性治理方式,并非根本性的制度设计。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历史合法性,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凸显了国家治理复杂性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优势与现实生命力。

关键词:国家治理 协商民主 代议制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精英治国 公民参与

作者陈炳辉,厦门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厦门 361005)。

 

9.文本系统与汉魏六朝文学的综合性研究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写,除了关注以“人”系“文”的传统思路,还应该注意到文本细节、文本系统层面蕴含的时代性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汉魏六朝文学文本中正文文本、注文文本等不同文本文字的共生共存,文学文本与其他部类文本(如经部、史部、子部等)之间的交流、互动,造成了文学文本的多层次和多系统。这是文学文本复杂性产生的重要根源,为汉魏六朝文学的综合性研究提供了条件。多系统文本具有“衍生性”与“开放性”特征,由此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汉魏六朝文学文本的生产与再生产、文本形式的变化、文本的书写与传播以及当时文学史的真实进程等问题。多系统文本的综合性研究,可以从更大的文化意义上扩大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的书写视野,拓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探寻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形成与衍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汉魏六朝文学 文本系统 衍生文本

作者孙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10.《北史》中的宗族与北朝历史系统——兼论中华文明长存不衰的历史原因

摘要:《北史》是李大师与李延寿父子接力编撰的史学巨著,由于两代人的历史背景不同,各自为该书注入的主题思想必然相异。李大师身处隋末动乱时代,追求安定的政治局面,将统一确定为《北史》的主题思想。李延寿没有摒弃父亲的主题思想,他将淝水之战至隋末动乱之间出现的各政权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框定为北朝历史系统,以便揭示中华社会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曲折轨迹,体现唐初结束战乱的政治目标。不过,李延寿将父亲设定的编年体例改变成家传形式,从而在《北史》中融入颂扬门阀士族的主题思想。这是因为统一实现有年,李延寿更加关注初唐得势的陇西世家之缘故。北朝历史系统的内容宏富,并不影响两代人的主题思想并存于《北史》。不过,《北史》问世之际政治形势骤变,庶族兴起而取代门阀士族,因此李延寿的主题思想也已过时。然而,作为门阀士族基础的宗族依旧普遍存在。中华传统文明虽屡经辗转而终能长存不衰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普遍存在社会之中的宗族发挥了坚固凝聚的效应和相继接力的作用。《北史》突显了在颠沛中顽强生存的宗族及其发展规律,这正是它独到的价值。

关键词:北朝 《北史》 李延寿 宗族

作者李凭,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二十四史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广州 510631),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客座教授(澳门)。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