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发布日期:2016-08-11 来源:互联网

1.马克思历史认识模式的复杂性及实践解读

摘要:在马克思历史认识模式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普遍和特殊是联结在一起的,但是由于时代和相关理论表述的局限性,特别是马克思晚年为俄国农村公社和整个俄国缩短向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所设定的“历史环境”没有出现,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把“普遍”和“特殊”分离开来进而对立起来的“空间”。由于种种原因,1905年以后,在普列汉诺夫和列宁那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普遍和特殊开始变为两种独立的认识范式。虽然列宁在反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结束后不久就意识到了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故把“普遍”和“特殊”统一起来的趋向在他当时的相关思想中以不太稳定的形式显示出来,但他过早的去世又中断了这种趋向。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普遍和特殊彻底割裂开来,这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普遍和特殊有机结合起来、超越马克思历史认识模式所产生悖论的方面,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现实性路径。

关键词:历史认识模式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叶险明,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金华 321004)。

 

2.新世纪以来德国阶级问题研究

作者王凤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200433)。

 

3.论生命与心智的连续性

摘要:生命—心智连续性论题,特别是强连续性论题,主张生命蕴含心智,而心智属于生命。与这个存在论论题相应的是一个方法论的连续性论题:应该从生命出发理解心智,同时心智对生命的生物学事实的解释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理解生命则有必要理解心智,反之要理解心智则有必要理解生命。自然主义泛心论构想宇宙物质不但具有外在性和惰性的一面,而且具有内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哲学生物学通过对新陈代谢的诠释将生命与自我、自由等心智范畴联系起来。生成认知和自创生的分析则表明生命所特有的自组织类型(即自创生)与认知和意义生成的实现是生命现象的两个方面。当这三个层次关联和整合在一起时,就呈现了一个阐明连续性论题的独特(形而上学—现象学—生物自创生)理论轮廓。

关键词:生命—心智连续性 自然主义泛心论 生成认知 自创生

作者李恒威,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杭州 310028);肖云龙,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博士生(杭州 310028)。

 

4.财政压力、税收征管与地区不平等

摘要:利用2005年全国取消农业税作为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区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当地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负担以及税收偷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取消农业税费改革冲击越大的区县,〖JP2〗其制造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越多,且低报利润偷逃所得税更加困难。地区间的财政压力差异会通过税收征管的“乘数效应”,使地区间人均GDP差异进一步扩大。各级政府通过严格税收征管并完善地区间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间税负差异与经济不平等。

关键词:以支定收 财政压力 税收征管 税收偷逃 区域差异

作者陈晓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2)。

 

5.中国宏观税负政策偏向的经济波动效应

摘要:新常态下,中国税收收入增速趋缓,财政支出需求却在刚性增长。双重压力下,政府在决定宏观税负水平时,面临着“盯住税负稳定”、“盯住支出需求”,还是同时兼顾这两者的“盯住双重目标”等多种政策选择。在扩展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下,分析宏观税负政策偏向的经济波动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发现,宏观税负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宏观税负政策偏向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幅度和趋于稳态所需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盯住双重目标”模式较好地融合了税收政策的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效应,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效应。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事实上实行的正是更加偏向于支出需求增长的“盯住双重目标”模式。

关键词:宏观税负 财政支出 政策偏向 经济波动

作者杨灿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武汉 430073);詹新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武汉 430073)。

 

6.中国当代家庭、家户和家的“分”与“合”

摘要: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城乡家庭在结构和功能上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有研究或单纯基于个体家庭、家户进行分析,或对个体家庭、家户和家混合考察,难以识别家庭的构成特征、成员范围,无法把握家庭及其变动的整体状态,即难以解释和回应新时期的家庭问题。打破既有研究的碎片化倾向,在整合的视角下,通过引入“直系组家庭”概念,将个体家庭、家户的“家内”分析和直系组内各单元家庭的“家际”考察结合起来,促使家庭研究由对民众单个居住载体的“家内”分析为主转向注重对亲缘关系成员多个独立生活单位互动状态的“家际”考察,兼顾三者的分、合关系。这一努力有助于把握新时期亲缘关系成员的“家内”生存状态、“家际”相互支持能力及相应问题,从而在推进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同时对当代家庭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家庭 家户 直系组家庭 功能

作者王跃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28)。

 

7.基础教育中的学校阶层分割与学生教育期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在不同阶层群体间的分配不均问题日益突出,并导致学校出现阶层分割现象。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探讨我国初中学校的阶层分割状况及其对学生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初中学校有较明显的阶层分割现象,分割程度存在地区和区域(城乡)差异;学校的阶层构成对学生的教育期望存在显著影响,平均阶层地位越高或阶层异质性越大的学校,学生的教育期望越高;学校阶层构成对学生教育期望的效应因不同特征的学生群体而异,认知能力较低和学习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更能从学校阶层地位和阶层异质性的提高中获益。由于教育期望是学业成就和教育获得的重要决定因素,学校的阶层分割对教育公平的影响不容忽视。而降低学校的阶层分割程度、促进学校的阶层整合将是保障我国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阶层分割社会经济地位 教育期望 教育公平

作者吴愈晓,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 210023);黄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 210023)。

 

8.制度激励、博弈均衡与社会正义

摘要:博弈论描述一个或一束制度下人们的行动决策,以及不同环境中这些行动导致相应的社会结果。把法庭推理与司法调整嵌入社会博弈之中,结合博弈论解理论的方法,原则上可以刻画法律通过不同的激励安排能够实现的行为模式,从而刻画法律能实现的目标。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共同为组成社会的所有行为主体提供了制度激励,立法者任何合乎社会正义理念的目标,只有作为他们在社会博弈中的均衡行为的结果,才能得到合理实施。

关键词:法律 社会正义 制度激励 博弈均衡

作者丁利,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广州 510275)。

 

9.中国现代文学广告的价值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了大量的文学广告,它在促进现代文学书刊销售的同时,也实现了现代文学预告、呈现与揭示的功能,利用不同广告媒介分层次实现了现代文学既广泛而又有针对性的传播与接受。现代作家介入广告不但有商业目的,也将其视为培养现代文学读者、抢占文学阵地的重要工具,因为他们的介入不但提升了文学广告的艺术水准,还净化了文学广告的市场,推动了文学广告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种“副文本”,中国现代文学广告营造了一种引导阅读的氛围和空间,促进读者“期待视阈”和审美心理的形成,甚至成为作品经典化的起点。另外,中国现代文学广告也是有关作品的微型评论,与作品构成了一种阐释与被阐释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广告实现了广告与文学、艺术的联姻,可将之视为现代文学“副文学”之一种。目前,中国现代文学广告的传播研究尚处于资料积累和起步阶段,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价值意义,这是一个应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和有待深化、细化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广告 副文本 副文学

作者彭林祥,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宁 530004)。

 

10.金朝前期的“南北选”问题——兼论金代汉地统治方略及北族政治文化之赓衍

摘要:金朝前期的“南北选”制度创立于熙宗朝,南、北两选之间一直以黄河旧道为别,与宋、辽籍贯之分毫不相关;传统定义所据的《金史·选举志》相关内容实系误记,并不足取。在二元政治生态中,辽朝及金初长期奉行“以河为界”的北族本位疆域观,至金熙宗朝高度汉化改制之后,则转型为一种近似黄河南、北分治的汉地统治方略,涵盖金代民族、政治、经济等诸领域政策,而“南北选”即重要面相之一。内外分化的差别性统治引发黄河南、北汉地民众在国家认同上出现相应分歧,并深刻影响金源一朝的政治地理格局。金朝前期的“南北选”问题,实从一个侧面指引出北族政治元素在整个辽金时代的宏远赓衍轨迹。

关键词:金朝 南北选 以河为界 北族本位 政治文化

作者赵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