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
发布日期:2020-01-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目录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刘庆柱
    公共价值的信念与美好生活的理想——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深蕴……袁祖社
    自我升级智能体的逻辑与认知问题……任晓明 李熙
    平台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谢富胜 吴越 王生升
    韧性小农:历史延续与现代转换——中国小农户的生命力及自主责任机制……陈军亚
    经济权利保障的宪法逻辑……翟国强
    “健康中国”战略中基本卫生保健的治理创新……顾昕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测评模型及其范式构建……范涌峰 宋乃庆
    现代中国作家识物意识的转变……杨姿
    西周时期的赐服制度与设官分职……贾海生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

内容摘要: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其突出特点是“五千年”而“不断裂”。五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已有不同地区形成各自的早期神权、王权模式为主的不同“文明”,但是它们之中在此后代代相传的“文明”则是始于中原龙山文化及其后继者的夏商周、秦汉至元明清王朝的“王权”与“皇权”模式国家。这从中华的“国家”、“国民”与“国土”的五千年来基本一脉相承可以说明;从作为“国家文化”(或“大传统”)的都城、帝王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五千年”沿袭发展可以佐证;从都城的“求中”、“一门三道”、“大朝正殿居中”与“左祖右社”格局、都城中轴线及都城、宫城四面辟门等是“中”、“中和”的核心理念“物化形式”可以再现。五千年来这些不断裂文明的物化形式由少变多,反映了“中”与“中和”理念越来越强化、深化。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思想根源是“中”、“中和”理念,这是“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与中华民族历史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五千年文明;不断裂;考古学;“中”;“中和”;国家认同

作者: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郑州;450001)。

 

公共价值的信念与美好生活的理想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深蕴

内容摘要:以“改变世界”、最终解放全人类为根本宗旨和神圣使命的马克思哲学,在理念创新、主题转换、范式变革等意义上,坚持以“社会化的人类”实现对于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超越,确立了以先进制度为载体的“公共价值”与“美好生活”的分析范式。借此哲学范式展开对启蒙现代性之抽象的“理性自由”观系统的批判性反思,从根本上实现了以现实个人之自由全面发展为根基的“实践公共性”逻辑创制的革命性转变。它为人类文明承诺了一种基于自由、自觉、自主的劳动实践基础,依托“自由人联合体”,不断实现公共价值现实化的美好生活理想愿景。此一努力所彰显的,是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之鲜明的理论特质、实践品质、历史性担当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公共价值;美好生活;马克思哲学

作者:袁祖社,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西安 200433)。

 

自我升级智能体的逻辑与认知问题

内容摘要:自我升级智能体的建立使人们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有了一个程序化的标准,借助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有可能弥合学界关于机器意识的分歧,破解机器意识研究面临的困局。但它也有逻辑上的局限。生成主义为自我升级智能体的提出奠定了认知基础。自我升级智能体的成功为生成主义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例证。尽管自我升级智能体向机器真正具有自我意识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人们只能说它具有了“功能意识”。造成机器意识困局的症结源自分析哲学传统与现象学传统的分歧和偏颇。解决的出路在于:从对立到相容,从互斥到互补,进而达到融通的新境界。

关键词:自我升级智能体;自我意识;生成主义;哥德尔机

作者:任晓明,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天津 300071);李熙,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讲师(长沙 410083)。

 

平台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内容摘要:作为适应数字技术体系的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新组织形式,平台经济依靠高效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发达的算力以及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算法所支持的数字平台,跨时空跨国界跨部门地集成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活动,大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平台经济中,数字平台的技术特性及资本对平台的垄断,塑造了动态不完全竞争格局,基于数字平台的劳动组织新形式导致不稳定的就业和工资,使资本积累的逻辑渗入劳动力再生产过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平台经济仍然无法克服资本积累规律揭示的内在矛盾。

关键词:平台经济;垄断资本积累;不完全竞争;劳动;不稳定就业

作者:谢富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 100872);吴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王生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天津 300350)。

 

韧性小农:历史延续与现代转换

——中国小农户的生命力及自主责任机制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小农生产历史特别漫长的国家,大国小农是基本国情。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对待小农,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往观点强调小农的“脆弱性”,主张其最终要被其他经营主体所取代。这种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无法解释,正是传统小农创造了世界历史上最为灿烂的农业文明;正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户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重新审视小农的历史地位与生命活力可以发现,中国小农虽然脆弱,但能够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中,特别是在各种压力下表现出“脆而不折、弱而不怠”的特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上,这种韧性内生于长期以来中国小农的自主责任机制,表现为小农作为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对等机制、作为生活共同体的责任分担机制、作为生产共同体的责任内化机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责任连带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村改革为韧性小农的现代转换与新生创造了条件。通过组织化、社会化与国家化等形式,现代小农的韧性和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活力。

关键词:韧性小农;责任机制;农业社会;现代农业

作者:陈军亚,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武汉 430079)。

 

经济权利保障的宪法逻辑

内容摘要:现行宪法实施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权利在宪法上逐渐获得确认和保障。通过宪法的进一步实施,经济权利的保障模式和制度体系也趋于完善。从宪法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中国经济权利保障的历史课题和价值取向和域外法治国家有所不同,构建中国经济权利法治保障模式选择也有其自身的理论逻辑,因此应立足中国的法治国情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构建经济权利保障模式的价值立场选择应当放在世界宪法发展的大历史、大格局中来认识把握。从比较宪法史的角度看,需要在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之间寻求其价值取向,在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之间进行平衡和抉择,逐步实现从政策保障到法律保障的过渡,最终在宪法层面统合各种保障机制,构建完整的经济权利法治保障体系。

关键词:经济权利;比较宪法;宪法实施;保障模式

作者:翟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20)。

 

“健康中国”战略中基本卫生保健的治理创新

内容摘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基本卫生保健体系,但在高度行政化的医疗卫生健康供给侧,面向城乡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提供者(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于庞大等级体系的最底端,始终处于积弱不振的境况。在健康中国建设进入新时代之际,基本卫生保健的治理亟待创新,其要旨是降低行政机制的主导性并调整行政机制运行的方式,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和社群机制,并促使行政、市场和社群治理形成互补嵌入性的新制度格局。这一新制度格局的落地、生根,不仅与全球性基本卫生保健的改革大趋势相吻合,而且将有可能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基本卫生保健;治理嵌入性;社群机制;去行政化

作者:顾昕,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杭州 310058)。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测评模型及其范式构建

内容摘要:在教育大数据时代,如何充分挖掘大数据对于教育实践、决策、评估与研究的价值及规避大数据风险,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教育测评模型通过对教育现象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刻画和价值判断,使人们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关键有效的信息,将“大数据”变成“小数据”。它是大数据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工具,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有力支撑,也是教育研究科学化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测评模型的构建范式是教育测评模型构建的一整套规范,是教育测评模型构建的方法论依据,其主要内容是:确定教育测评模型构建的价值取向,明确教育测评对象的操作性定义,构建教育测评指标体系,确定教育测评指标权重与生成教育测评模型,验证和修正教育测评模型。应用这一范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了系列教育测评模型,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决策、实践和评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测评;模型;范式;大数据

作者:范涌峰,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重庆 400715

 

现代中国作家识物意识的转变

内容摘要:现代中国作家对器物的收藏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行为,其中包含着个体对万物齐一观念的沿袭与转化,以及作家群体对域外文明输入的辩证思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精神和唯物思潮影响下,现代作家通过翻新历史旧物重建识物谱系,借镜舶来异物重构文化格局,赋值现实之物确立新的收藏逻辑,逐步实现中国传统识物意识的现代转变。现代作家对物性与藏性的认识、表述与传播,为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现代作家以物为师的意义解读,能够打破以人为轴心的文学局限,发掘器物承载的道法规律,深化文学史和文化史中的物性论。

关键词:物性;识物意识;主体意识;物的文学

作者:杨姿,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重庆 401331)

 

西周时期的赐服制度与设官分职

内容摘要:册命与赐服相将是西周时期践行过的礼制。传世文献与铜器铭文所载命服,名异实同。服有等差,系于爵位,芾色多变,关乎命数。王朝为保证命与服相携相宜,须设置专司衣裳芾舄之政的职官。《周礼》中涉及赐服制度之职官、职掌的记载,或失于关照而使一政隶于不同职官,或失于察变而使晚置职官间侧于初创职官系统中,或失于审核而乱宫内侍御官与朝廷治政官的界限,或失于概括而使一官之职不够具体。此类现象,皆是《周礼》将历史上创建、沿袭、增设、合并、改造、废弃的职官同时呈现的结果。

关键词:文献;铭文;赐服;设官

作者:贾海生,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杭州 310028)。

责任编辑:薛应军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