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历史的积极性质:“中国方案”出场的文化基因探析……张雄 朱璐 徐德忠
代际义务的论证问题……甘绍平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共轭环流论”:理论与证据……洪俊杰 商辉
中国法治社会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陈柏峰
历史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治理……周雪光 邓小南 罗祎楠
寻找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线索……周雪光
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邓小南
中国国家治理“内生性演化”的学理探索——以宋元明历史为例……罗祎楠
媒介变革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知识转型……黄旦
诗词曲辨体的文艺融通与史论重构……李飞跃
港口犹太人贸易网络与犹太社会的现代转型……张倩红 艾仁贵
历史的积极性质:“中国方案”出场的文化基因探析
内容摘要:"中国方案"的出场绝非表象和偶然,是世界历史恒与变的结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精神不朽性"的当代显现。传统儒学只有在承载现代性体验、遭遇和转换之后才能真正地发现它内在的历史灵性。几百年来,西方现代性发展模式已逐渐暴露出其历史局限性。如何融入现代性、扬弃现代性,需要三对范畴的生态整合:"零和—和合"、"同情—良知"、"理性利己—义以生利",全面而又充分体现融中华文化之精粹与西方文化之优长为一体的哲学境界,或可为精准把握"中国方案"出场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性提供有价值的认知图示。
关键词:历史的积极性质;历史的灵性;现代性遭遇;儒学
作者:张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上海;200433);朱璐,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上海;200433);徐德忠,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儒商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200433)。
代际义务的论证问题
内容摘要:当代人对于未来人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或所应承负的道德责任,既不能通过自然情感(因为未来人离我们十分遥远),也无法凭借理性合约(因为未来人不可能同我们当代人签订任何对等约束的契约)获得辩护。那么,当代人对遥远的、与我们没有直接血缘关系、同我们无法签订对等契约的未来人所应承担的这样一种单方面的保护责任,可以通过以下理据得到论证。第一,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当代人不可能完全排除对后代人生存与福祉的道德关切与伦理顾及。第二,当代人上接前辈下连后代所构成的世代链条序列以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代际传承的观念,也决定了当代人有义务将前辈在物质与精神上的馈赠和财富完好无损地传递给后代。第三,后代人作为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理应享有作为人所应拥有的生存与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核心构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论证与推演脉络。最后,在代际义务中公正原则也是重要的分析与阐述支点,代际伦理为公正这一伦理学重大原则的理论特质和现实具体化提供了一个展现机会。
关键词:代际义务;社会属性;代际链条;权利诉求;公正理念
作者:甘绍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100732)。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共轭环流论”:理论与证据
内容摘要: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框架下,探究以新兴市场经济体为枢纽的全球分工网络,以及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分工地位变动的内在机理,提出的中国开放型经济"共轭环流"理论表明,发达国家价值链环流和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环流之间相互联系,中国日益在"共轭环流"中居于枢纽地位。基于国家间双边贸易数据及海量微观数据对理论的实证检验显示,在发达国家价值链环流中,中国企业通过提升技术可以促进分工地位攀升,但空间逐步收窄;引领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环流,有利于中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中国需要强化在"共轭环流"中的枢纽地位。
关键词:共轭环流;开放型经济;国际分工地位;全球价值链
作者:洪俊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北京;100029);商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生(北京;100029)。
中国法治社会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内容摘要:法治社会"是具有高度中国实践特色的概念,它指公权力运作系统之外的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它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各有独立范畴,构成了中国法治的"一体两翼"。国家动员能力、既有法律体系、社会治理基础、社会矛盾态势等具体背景,对法治社会建设构成引导或制约。法治社会建设应有强辨识性的目标指引: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维护良性的物质文化生活秩序、调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界定社会组织的适当行为空间。基层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场域,应当直面基层特质的制约,着眼基层社会的主要事务,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功能。同时,还应在角色分工基础上,有效整合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律师等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
关键词:法治社会;社会治理;基层;政府;社会组织
作者: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武汉;430073)。
历史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治理
编者按:当今中国的国家治理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当代中国历史社会学作为探寻国家治理的中国意义的进程中一个方兴未艾、充满活力的领域,在扩展中国国家治理研究的学理深度方面可以作出重要努力。这种扩展体现为研究问题意识的创新,历史研究发现的推进,以及研究方法论与理论意识的批判性自觉。通过这组专题论文,我们期待在拓展历史社会学学科视野的同时,将"中国国家治理"这一实践性课题推向深入……
寻找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线索
内容摘要:美国社会学家、史学家蒂利曾写道:"没有历史的社会学就像是好莱坞道具,有着壮观的布景,甚至可能有出色的景象,但在这些景象背后空空如也,没有人物、没有内容。"在大力倡导交叉学科的学术潮流中,社会科学和史学间存在的互动、互补、互利关系似乎已经无人质疑。~((1))这种关系的两层意义也很直观:其一,现实与历史有着连续性关系,欲认识现实需把握其历史上的来龙去脉。
作者: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
内容摘要:信息是历朝历代决策的依据,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更是如此。对于信息的搜集、处理、掌控、传布,统治者从来不曾掉以轻心。在历代史料中,我们都会注意到相关的制度化举措,以及君臣之间长期持续的若干"热点"议题。其中,有关防范壅蔽、穷尽实情、言路通塞等话题,始终处于聚焦的中心。所谓"言路",广义上是指传统社会实现下情上达的制度化渠道,狭义则特指官员上呈消息、意见的途径。就宋代朝廷而言,获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决策,进而下
作者: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国家治理“内生性演化”的学理探索——以宋元明历史为例
内容摘要:当今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这一论断的提出,启发学界深入思考"内生于"中国深厚历史脉络中的国家治理"演化"之路。对"内生性演化"的探索,有赖于通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将中国历史资料分析与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密切联系———这正是本文所讨论的"学理"探索的意涵。对"内生性演化"学理探索的开
作者:罗祎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媒介变革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知识转型
内容摘要:知识与报刊,具有理解近代中国转型的重要意义。"书"与"刊"是不同的媒介,代表不同的知识系统。中国传统上形成了以"书"为主导的知识生产和秩序格局,近代以来,最先由外来文化"刊"的介入,改变了原有的知识系统秩序,进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变革。"书"与"刊"互为中介的传播实践,给予我们的提示是,一种新的媒介制度化过程并最终形成"制度性媒介"的新格局,乃是影响思想知识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也可以成为理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新媒介”;媒介变革;近代中国;“新知识”;知识转型
作者:黄旦,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诗词曲辨体的文艺融通与史论重构
内容摘要:诗词曲辨体的格律、歌唱与曲调等标准,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歌诗的构成要素、形态特征与文体观念。"曲—词—诗"由艺到文、由俗到雅的文体推尊,"诗—词—曲"由文到艺、由简到繁的文体进化,遮蔽了更为丰富多样的文艺景观。我们应当根据诗词曲同源这一基本历史事实打通诗词曲之间的文体区隔,反思文本生成的历史,重视诗词曲的综合艺术特征,将它们视为歌诗的不同艺术形态与历史形态,辩证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并由此重新思考戏曲、小说等文体的发生与特征。借助歌辞、艺术的研究视角,可以在整体性和长时段视域中促进相关史论命题的重释和文体谱系的重构。
关键词:诗;词;曲;文体打通
作者:李飞跃,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4)。
港口犹太人贸易网络与犹太社会的现代转型
内容摘要:在近代早期世界的诸多港口城市,活跃着一批频繁开展跨地区交往的塞法尔迪犹太人及其后裔,这些港口犹太人参与到殖民扩张和跨大西洋贸易中,形成了连接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乃至太平洋的全球性贸易网络。港口犹太人由于其商业地位而赢得了主体社会的认可,进而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公民权利,该群体蕴含着现代商业社会的诸多特征:空前的流动性与亲族关系网络、"全球族"的跨文化群体属性、商业价值的主导地位、现代经营手段与信用工具的运用、对传统宗教权威的挑战、法律与社会地位的提升,等等。存在达三个世纪之久的港口犹太人及其贸易网络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推动了近代早期全球经济联系的扩展,而且促进了犹太社会的现代转型,代表着犹太社会内部孕育现代性的另一条路径。
关键词:犹太人;贸易网络;商业社会;社会转型;现代性
作者:张倩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州;450001);艾仁贵,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副教授(开封;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