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
在学术和体系建构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张文喜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显现 何艳玲
中国开放型经济学:构建阐释中国开放成就的经济理论 裴长洪
再分配政策对农村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税费体制改革的经验研究 陈斌开
“相成相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的城乡关系论 李金铮
以“生态恢复论”重构环境侵权救济体系 吕忠梅
论晚清易学之转向 林忠军
明代:古典文学的文本凝定及其意义 叶晔
聚落考古与龙山文化社会形态 孙波
在学术和体系建构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张文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内容摘要:按其最内在的本质,“学术”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定,其本身就是能够进入思境和内在脉络的理路。倘若在学术和体系建构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完全合乎它的精神实质、意义和价值,那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切中社会现实的道路就变得明朗和清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性质的规定出发,学术高度是在其发展进程中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形而上学体系批判才达到的。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首先应该把批判所要求的付诸实践。学术或学科所要求的,则是专注于体系的积极建构、积极创新,唤醒崇高的人类力量。就衡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标准、尺度、指令以及关键之处而言,应当清楚地看到对时代精神中占统治地位的知性原则进行全面批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为关键的是对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倾向作重新阐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 体系建构 社会主义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显现
作者:何艳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内容摘要: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程基本与市场化进程吻合,并在不同阶段先后呈现出适应市场(高效政府)、稳定社会(服务型政府)与人民满意(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逻辑和价值取向,而其共同之处则在于回应主要由市场化所塑造的社会差异性。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进程的高度交织,特别是互联网社会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日益深化,塑造了社会多元性并对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新挑战。新时代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既要继续回应社会差异性,又要回应社会多元性,即双向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提出,在理论层面是行政体制改革双向回应的价值表达,在实践层面是行政体制改革双向回应的中国方案。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要义在于:应对多元性,转变政策制定方式;利用多元性,确认并重新理解社会分歧;建构多元性,以此拓展解决公共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 市场化 互联网 以人民为中心 开放治理
中国开放型经济学:构建阐释中国开放成就的经济理论
作者: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836);刘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 100029)。
内容摘要: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学理论,必须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创造性实践,突破西方主流国际经济学的局限性。一是揭示围绕“三对关系、六条线索”展开的中国渐进式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规律。二是总结在互联网、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中,对外贸易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重塑中小企业微观主体地位,培育和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经验。三是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建立的合作共赢、海陆贯通的新型国际生产分工模式,及其蕴含的贸易盈余与对外投资紧密联系的新型国际经济多元平衡观。四是在习近平重要论述指导下,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经济治理中国方案的理念学理化。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放型经济学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再分配政策对农村收入分配的影响
——基于税费体制改革的经验研究
作者: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 100081);李银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内容摘要:财税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都至关重要,其核心职能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基于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研究税费体制改革对农村收入分配的影响,探讨财税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削减税费显著改善了农村收入分配,解释了1997—2000年与2005—2008年收入不平等下降的43%—49%。在经济发展初期,财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缺乏改善收入分配的激励,低收入阶层税费负担较重,在公共支出中获益较少,因此财税政策的再分配功能有限。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通过再分配降低不平等、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将成为财税政策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 再分配 农村税费改革
“相成相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的城乡关系论
作者: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天津 300350)。
内容摘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城乡关系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从乡村立场出发,对城乡关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相成相克”的概念,认为相成与相克之间的张力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传统中国的城乡关系,虽然存在着城镇对乡村的统治和剥削,但更多的是一种“交流平衡”和“有机调整”的“相成”。“相成”的关键,是“农工一体”的农家经营模式下手工业生产的作用。近代以来,城乡关系由“相成”转变为分裂和对立的“相克”,即都市对乡村的索取加大,吸附了大量乡村知识精英,对乡村手工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农民生活贫困化。解决城乡“相克”和实现城乡“相成”之道,重在乡村社会经济建设,尤其是要恢复和发展乡村工业。但乡村工业不完全是传统的手工业、副业,而是逐渐趋向机器化,并建立乡村工业合作社组织。时至今日,费孝通“相成相克”和建设乡村工业的理念依然闪烁着光芒。
关键词:城乡关系 相成相克 乡村工业
以“生态恢复论”重构环境侵权救济体系
作者:吕忠梅,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窦海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20)。
内容摘要:从我国环境侵权制度的实践出发,可以考察和梳理司法、立法的现实做法并梳理其背后蕴含的理论逻辑。经过四十年的实践发展,环境侵权制度在行为认定上从单一的环境污染转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双重认定,在救济对象上从单一的私益转向私益与公益的双重保护,在救济方式上从传统的民事救济到以生态修复为主的综合救济。丰富的实践背后蕴含着损害理论的重大转变,即从传统侵权损害论逐渐分化,形成环境侵权的专业救济理论——生态恢复论。该理论以整体主义环境哲学为基础,将生态环境整体作为调整对象,以修复为主要救济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创新为法律制度建构提供了基础,在民法典及环境法规范中应进行基于理论分离的重构,实现协调基础上的制度分离。
关键词:环境侵权 损害论 生态恢复论 民法典 环境法典
论晚清易学之转向
作者: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济南 250100)。
内容摘要:随着晚清的社会剧变和西学的持续传入,中国学术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晚清时期的易学家,本着救亡图存的宗旨,以其宏大的学术视野和渊博的文化知识,建立了饱含现实关切的易学体系。他们在检讨汉宋易学尤其是历代象数学和吸纳西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世界之眼光观其象”的易象论;从象数、义理和道器关系的角度论证了象数在易学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力图从《周易》象数中开显出物质文明;又用西方进化论学说比附《周易》,以此宣扬变法革命等先进思想。这些新方法、新内容,深刻改变了易学研究的旧有形态,实现了易学范式转换,开启了新语境下易学系统的重建。尤其是晚清以杭辛斋为代表的易学实为古代易学向现代易学过渡的标志性成果。既宣告了晚清易学的终结,也标志着现代新易学的开端。然而,他们为了达到救亡图存目标而急于求成,缺乏严密论证,用《周易》简单地比附西学,故其研究成果仍然存有不严谨或牵强之嫌,这不得不令人深省之。反思晚清易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应当指出,当时仍有相当一部分易学家,漠不关心现实,仍然坚持传统的研究理路治《易》。
关键词:晚清 易学 西学 转向
明代:古典文学的文本凝定及其意义
作者:叶晔,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杭州 310028)。
内容摘要:作为复古时代、辨体时代、印本时代的三重叠加,明代文学有其庶民文学特征之外的另一重要面相,那就是中国古典文学文本的整体凝定。明人的古典宗尚与阅读需求,推动了“全录式”总集编纂事业的蓬勃开展;“分体全录”的编纂思维及事实,既得益于前人的“文学代胜”观,也激发了明人“文学代胜”观的新变;嘉靖印刷业再兴下的宋本翻刻风气,在较短期内完成了对宋前文学遗产的整体“打捞”。汉唐以来的经典文学在明代的文本凝定,与先秦学术在汉代的文本凝定,它们同为“以复古为创新”的思想活动,是中华文明发展在文献史、观念史上的两个重要节点。
关键词:文学复古 全录式总集 文本凝定 文学代胜 嘉靖刻本
聚落考古与龙山文化社会形态
作者:孙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济南 250012)。
内容摘要:史前聚落考古的丰富研究成果表明,龙山社会在家户形态、经济生活、社会分层、政体形态等层面展现出丰富内涵与重要变化。在此时期,核心家庭上升为社会基本单位的主体,并与社会和生活的诸多变化息息相关。活跃的经济活动建立在集约化之上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倾向开始的基础之上,得到了依托于各级聚落的贸易网络(尤其是区域中心所在城市)的支持。当时社会已出现政治权力意义上的分化,社会分层在层级化的区域社会聚落层面也有着清晰反映,并且可能已经出现了相当集中的政治权力。围绕一个城市形成的区域社会在当时已普遍出现,这种社会具有比较清晰的边界,相互独立,其政体形态当为城邦。
关键词:龙山文化 聚落 区域社会 家户 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