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1-06-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目录

·大变局与战略全局·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叙事主题  吴宏政

国际法的守正与创新——以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规范需求为视角   赵骏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论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   王路

重思正义——正义的内涵及其扩展   杨国荣

“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张伯伟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数字平台的反垄断监管   孙晋

制造业在中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郭克莎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及其制度效能   周尚君

·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研究在西方的反响   邹进文

唐宋古文典型在清初的重构   郭英德



·大变局与战略全局·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叙事主题

摘要:近代西方世界历史理论包括三种范式,即休谟和卢梭为代表的“契约论范式”、康德为代表的“目的论范式”和黑格尔为代表的“神正论范式”。基于唯物史观的发现,马克思完成了对近代西方世界历史理论的范式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唯物史观范式”。由此,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叙事主题也发生了根本变革,即人类自身向着自己命运主宰者的回归。进入21世纪,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判断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叙事主题。这一叙事主题为重新确立人类对世界历史反思的自我意识,坚持在两种制度并存条件下实现人类和谐共生的世界历史观,在“变局”中开展出确定性的“新局”,为寻求人类文明新的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 范式革命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吴宏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长春130012)。

 

国际法的守正与创新——以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规范需求为视角

摘要: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是内在于国际秩序演进史的历史性议题,也是全球治理时代亟待回应的现实性命题。在全球治理视野下,国际法守正与创新呈现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国际法创新的起点是守正,即遵从国际法的现代性、崇尚国际法的价值性、遵循国际法的规律性。现阶段国际社会的动态发展促生新的规范需求,从而为国际法的创造性发展创造空间。推动国际法创新符合国际法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可行路径。国际法创新的思维模式应处理好时空联结、新旧传承和内外互动,国际法创新的路径应注重领域与层次的识别、规范模式的选择以及时机和成本的考量等维度。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可在国际法创新中形成规范话语,引领规则创新,直面国际社会新生的规范需求,通过激活规则的有效性推进国际法治深入发展,展示中国的法治成就,通过推动中国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国际法治提供中国立场和方案。

关键词:两个大局 国际法治 守正创新 全球治理 规范需求

作者赵骏,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杭州310008)。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论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

摘要:形而上学是关于认识本身的认识,是哲学史主线上的东西。形而上学与加字哲学形成区别:一种加字哲学是与加字所表达的东西相关的认识。这里区别的实质是,形而上学的研究是先验的,加字哲学的研究是经验的。形而上学的探讨始终围绕着句子,因为认识是由语言表达的,而句子是表达认识的基本单位。与句子相关有三个方面:语言层面的基本句式是“S是P”,涵义层面是语言所表达的东西,语义层面的核心概念则是“真”。形而上学的研究始终围绕着“是”与“真”进行,涉及这三个层面,尤其是第三个层面,它揭示的是句子的真之条件,并帮助说明前两个层面。应该认识形而上学的性质和特征,应该加强形而上学的研究,并通过形而上学的研究更好地推进哲学的研究。

关键词:认识 句子 真 先验

作者王路,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郑州450000)。

 

重思正义——正义的内涵及其扩展

摘要:正义的原初内涵,体现于得其应得,后者又与权利无法相分。从本源层面看,权利的获得具有偶然性:无论是天赋的智力和体力,还是社会背景,最初对个体而言都非必然,以此为“应得”的依据,无法避免社会的不平等。罗尔斯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但又以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的预设为其前提,这种预设基于逻辑的假设,呈现某种抽象的形态。罗尔斯对正义的理解仍没有离开权利的视域。更为现实的取向,是在“得其应得”之外,引入“得其需得”的观念。以“得其需得”为原则,获取社会资源的依据便不再仅仅是个体拥有的权利,而是需要本身。如果说罗尔斯主要以“平等高于应得”为价值取向,那么“得其需得”则以“仁道高于权利”为价值前提。“得其应得”主要体现底线之维的正义,相对于此,“得其需得”不仅扬弃了“应得”的任意性和不平等性,而且赋予正义以仁道的规定,在这一理解中,正义的内涵也可以得到某种扩展。“得其应得”主要彰显了正义在形式层面的本来含义,“得其需得”则既体现了正义的实质内涵,又为超越正义提供了历史前提。

关键词:正义 得其应得 得其需得 仁道高于权利

作者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上海200241)。

 

“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摘要:“意法论”是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批评方法,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在明代,至清初由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但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儒家和佛教经典解读的基础,以及文学批评史上对“法则”探讨的长期积累。作品中的“意”是由所指代表的内容,而“法”是由能指代表的形式。其宗旨是,就创作而言,作者要透过“法”以完美地呈现“意”;就批评而言,读者要从“能指”去把握“所指”。但批评传统中的“意法论”尚处于“未完成”阶段,只是建立了基本原则,其内涵和意义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继续阐发并在实践中继续完善。通过“文本化”“技法化”和“人文化”的分解,期待将“意法论”三位一体地融合起来,并在研究实践中建立起一种动态的平衡,就可以经受20世纪以来种种批评模式的挑战和考验,也可以直面当下文学研究的种种弊端和缺陷,成为今日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关键词:意法论 文学研究 文本化 技法化 人文化

作者张伯伟,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93)。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数字平台的反垄断监管

摘要:数字平台的动态竞争、跨界经营、网络效应、寡头竞争等特征,使得垄断问题严重且复杂,破坏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抑制创新活力,阻碍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反垄断监管。传统监管“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治乱循环是我国市场监管的痼疾,平台反垄断监管需要避免这一监管悖论。数字平台的双边性市场、动态性竞争和颠覆性创新也需要适配的反垄断监管理论创新——秉持谦抑性理念确立积极的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当下语境的强化监管,并非片面强调从严监管加重责罚,重点在于监管转型,实质在于监管创新,旨在通过监管转型和创新切实改进监管。良法乃善治前提,需要与时俱进加快修订《反垄断法》并配套相关规定渐进健全数字竞争规则,为监管提供高质量制度供给;依据良法积极推进高效的包容审慎监管、公平公正监管、协同整体监管、激励性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技术赋能监管,是实现平台反垄断监管的善治之道。

关键词:数字平台 反垄断监管 谦抑性理念 积极的包容审慎监管原则 数字竞争规则

作者孙晋,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制造业在中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摘要:在中国新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的演进使制造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中等收入阶段,制造业增加值和TFP较快增长,促进了GDP增长和整个经济TFP增长,成为大国经济顺利进入高收入阶段的重要原因。参考高收入大国在中等收入阶段结束时的制造业平均比重以及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的历史经验,同时考虑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对产业结构变动所具有的一定调节作用,中国在进入高收入阶段前后的一段时期,制造业占GDP比重应保持在28%至30%之间。借鉴其他大国在中等收入阶段普遍实施制造业发展战略和促进政策的经验,中国“十四五”时期应加强对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研究制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依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制造业中高速增长。

关键词:制造业 中高速增长 高质量发展 中等收入阶段

作者郭克莎,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彭继宗,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泉州362021)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及其制度效能

摘要:凝聚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目前,对地方政府行为动因的既有解释,以“利益—权力”的技术分析代替了对制度的价值研究,无法有效说明地方政府的超经济行为逻辑,难以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治理绩效背后的深层机理和治理体系中的制度伦理。在组织结构上,党政结构中的地方政府、国家行政内的地方行政、中心工作下的价值评价导向,为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制度依托。引入历史维度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的价值治理任务经历了从“团结目标”到“利益目标”,并迈向“综合目标”的渐变过程。地方政府增长激励是价值目标引领的结果,它将在目标调适中实现优化和转型。面对瞬息万变的风险治理格局,地方政府不仅亟须科学技术赋能,更需进一步优化价值动员机制,从提升组织内聚力出发,在价值目标吸纳、价值治理运作和价值协调反馈等方面加快实现制度升级,实现价值、制度、技术三个层面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综合目标”的不断丰富,地方政府将随之调适价值目标内涵,在价值吸纳和整合中提升价值体系的社会适应性,从而进一步集聚起价值治理的强大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价值治理 组织结构 制度伦理 制度化

作者周尚君,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重庆401120)。

 

·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研究在西方的反响

摘要: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被迫纳入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体系之中,中国经济思想亦开启了“西学东渐”的进程。伴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国经济思想也开始影响西方,对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近代中国在经济学“西学东渐”过程中,呈现出中西互鉴的局面。基于英文文献,在全球视野下考察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可以扩展研究内涵,展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对世界经济思想优秀成果的吸纳和对世界经济思想发展的贡献,凸显对人类文明互鉴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经济思想 全球视野 近代中国

作者邹进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武汉430073)。

 

唐宋古文典型在清初的重构

摘要:清初五十余年,经由士人群体的倡导和实践,唐宋古文在文坛上逐渐超越秦汉文、六朝文,成为文人的归趋、文体的正统、文章的矩范和文法的渊薮。清初士人清醒地反思明代唐宋派的古文理论与古文创作,进而深入阐释唐宋古文原于道、生于心、精于法的形态特征,在观念上重新建构了“趋于正”的唐宋古文典型。鉴于唐宋古文容易滋生空疏浅薄之弊,清初士人极力倡导根本经术、自成一家的古文习作途径,从而提纯与升华唐宋古文典型,使之达臻醇雅。在与社会文化互动中重新建构的唐宋古文典型,契合清初学术思潮的总体走向,成为“经世致用”的书写载体,既足以彰显士人承续文明的精神期望,又足以辅助朝廷推行文教的文化政策,因而成为有清一代文章的“正体”。

关键词:唐宋古文 典型 清初

作者郭英德,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保定071002)。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