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论雅俗之辩
摘要:理论史上雅俗之辩源远流长,分支众多,旷日持久,而且存在种种巴别塔式的混乱。雅俗分别具有自己的美学起源,并且与阶级、阶层等社会学范畴相互解释。雅俗概念并没有一个抽象而绝对的定义。历史发展过程中,专业性知识积累、经遴选的经典、为艺术而艺术的先锋派、“有闲”阶级的活动等常常被纳入“雅”的范畴,而大众经验、民间狂欢、大众传媒内容时常汇入“俗”。现代文学史之中,启蒙、阶级的观念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卷入雅俗之辩。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化之中的雅俗之辩围绕“艺术”与“商品”的观念开始重新组织。每一个历史阶段对于雅俗的重新理解,往往表明审美趣味与历史之间正在重新建立联系。这个意义上,雅俗之辩始终是文化参与历史的见证。
关键词:雅 俗 启蒙 阶级 市场
作者: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州350001)。
知识论语境中的理解
摘要:理解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围绕这一概念形成不同的理解论。近些年,理解作为一种与认识相区别的认知方式,成为英美知识论研究关注的新热点。以意义与意向性(心理因)的关联为核心的理解论,选择从意义概念切入,在实践知识论的视域中研究理解问题,并将对语言及行动的意义的理解,诉诸言说者或行动者的心理因,尤其是意向性的把握。意义领域中的理解的特质表现为理解者与被理解者的心灵的交流与汇通(尽管它未必显露出来),这也正是理解与认识的基本区别。理解的基础是理由,而非事实。理由可以包括事实,但远不止事实。正是这一点决定了理解的方法的特殊性,即它运用的是“最佳解释的推论”方法。
关键词:理解 知识论 意义 理由 解释
作者:陈嘉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上海200240)。
从数据中浮现“社会实体”
——定量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摘要:当前定量社会研究的主流范式,容易停留在碎片化的变量属性层面,缺失甚至遮蔽了对于实质性社会过程的洞察与观照。借鉴涂尔干的经典研究文献,可探讨与“假设—演绎主义”完全不同的一种研究旨趣和方法路径:致力于揭示有关“事物本性”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对众多因素的穷尽式列举;注重在理论逻辑的指引下,对变量之间的交织关系进行深入辨析与整体描画,逐层去除种种表象因素的遮蔽;伴随背后的社会实体原因逐步涌现和提炼,单个变量的真正意蕴才得以充分呈现。这种方法论路径与中国社会的内在特征更为贴合,蕴含了中国定量社会学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定量社会研究 方法论 社会实体 变量关系
作者:高勇,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北京100088)。
·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
数字时代的国家理论
摘要:21世纪以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数字时代,国家的实践形态呈现出新现象、新特征,诞生于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国家理论面临挑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分析提出了国家理论的核心要素,即暴力、疆域、制度和国家能力。以此为框架,分析新技术革命下国家理论的困境,在概念化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国家实践新形态、新现象基础上,赋予国家理论核心概念新的内涵:暴力吸收了数字暴力、疆域吸收了数字主权、制度吸收了数字政府、国家能力吸收了数字治理等内容,以此丰富概念内涵,建构数字时代的国家理论。
关键词:新技术革命 数字时代 国家理论
作者:黄其松,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贵阳550025)。
·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
突破结构性制约的中国探索与创新
摘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结束后到进入新发展阶段前的时期属于过渡阶段,是党中央探索解决结构性问题并提出重大创新理念和战略思想的重要时期。通过一系列实践和理论探索将结构性问题作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以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代表的创新理念和战略思想,其核心和主线都在于推动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在新发展阶段解决结构性问题同样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统筹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促进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内生机制。
关键词:中国经济 结构性问题 高速增长期 过渡阶段 中长期发展
作者:郭克莎,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泉州362021)。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
坚持问题导向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
摘要:当前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滞后于伟大经济实践。围绕这一现状,以20世纪30—40年代和80—90年代中国经济理论繁荣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为例,论证问题导向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在回应重大经济问题、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支撑的关键作用与基本内涵,由此形成回应时代重大关切、注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进入真实世界、发现自身独特性的分析逻辑,以及准确认识国情和体制特征、从实践提炼理论、分析和解释经济社会变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方法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中国经济学界坚持问题导向的政治经济学方法,以回应并解决新时代重大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出发点,积极推动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经济理论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关键词:问题导向 经济实践 经济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作者: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熊雪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师资博士后。(北京100872)
· 西欧中世纪史研究专题 ·
封建时代的领主经济
摘要:庄园是领主经济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呈现,领主以封建权力役使农奴和自由农生产其生活所需。庄园经营体现领主经济谋生与谋利并重的二元特征。城市是领主经济在工商业领域的呈现;领主通过出租城市土地、市场,转让封建权力等方式,从城市中获取大量钱财;城市经营体现领主拓展市场与维持传统并存的经济特征。封建是领主经济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呈现;围绕封建关系所滋生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如骑士役、盾牌钱、协助金、继承金、结婚金等,最终大都以货币方式来实现;领主之间的经济博弈是封建关系的外在显化。因此,封建时代的领主经济,因权力、道义、市场、货币等诸多要素相互嵌入,呈现出实质经济与形式经济共存的特征。
关键词:领主经济 庄园 城市 封君 封臣
作者:黄春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北京100871)。
封建契约与中世纪英国王权
摘要:西方史家在诠释中世纪西欧国王与贵族的封建契约时,惯于阐发封建契约的互动性、对等性乃至平等性,强调其对国王权威的限制,但这一时期英国并非如此。诺曼征服后,“舶来的封建制度”对英国王权形成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英王与贵族之间的封建契约,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契约”到“文本契约”、“个人承诺”到“集体协商”的演进过程,其间充满了封建等级身份所赋予的强制性、不平等性。在这个过程中,英王不断突破反映双方“约定”的封建习惯而强化王权。作为文本化的封建契约,《大宪章》问世后虽然对封建习惯做出明文的条款规定,但尚不能有效地约束王权。史实证明,如果以近代契约论的视角去阐发封建契约的所谓对等乃至平等的意蕴,进而渲染贵族对国王的抵抗权,势必要建构“封建契约决定论”的神话。
关键词:英国 王权 贵族 封建契约 《大宪章》
作者:孟广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世纪西欧法律的多元一体建构
摘要:西罗马帝国晚期的《狄奥多西法典》,是日耳曼人大迁徙时所面临的统一的法律体系。此后,日耳曼人纷纷建国立法,打碎了这一法律体系,开启了多元的法律建构进程。随着封建经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发展,中世纪西欧逐渐形成了封建法、教会法、海商法三大法律体系鼎立的局面。罗马法复兴则从法理上把这三大法律体系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了中世纪西欧法律的“三位一体”格局。从总体上看,中世纪西欧法律的建构经历了从一体到多元,又从多元走向新的一体的过程。这对重新认识中世纪西欧的法律文明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中世纪 西欧 法律 多元一体 社会性质
作者:张乃和,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暨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天津300387)。
中古晚期的反教士主义
摘要:从中古后期至宗教改革时期,罗马大公教会的教士群体在权力、财富、道德等方面招致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与批评。欧美史学界将这一历史现象称为反教士主义。反教士主义是一个基于宗教改革史研究所需而构建出来的概念。反教士主义批评在中古后期经常出现,其批评者包括俗人与部分教士,但并非所有的反教士主义批评都会导致教会的分裂。因此,反教士主义并不会直接推动宗教改革的产生,但反映了中古后期的教会在制度上存在脆弱性,包括长期弊端、改革阻力和教俗矛盾等。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解释宗教改革的产生过程。
关键词:反教士主义 宗教改革 中古教会教士
作者:龙秀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广州510275)。
骑士制度与西欧中世纪贵族观念
摘要:西欧中世纪贵族的社会责任观念是其所处社会地位和所承担社会职责的反映,表现在社会思想文化中。由于西欧中世纪世俗贵族大都兼具骑士身份,有关他们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如何承担这些责任等内容,在13—14世纪产生的三部骑士规则文献中有较清晰的阐述。通过对这三部文献的梳理和解析,可从思想观念层面看到中世纪中、后期贵族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大致范围,也能了解贵族履行社会职责应达到的高度标准。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西欧中世纪的历史,在更深层次认识中世纪贵族的思想和文化。
关键词:骑士规则 贵族责任观 中世纪 西欧
作者:倪世光,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石家庄05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