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 《法学杂志》
《法学杂志》2019年第9期
发布日期:2019-09-03 来源:《法学杂志》

目录

企业刑事合规专题

企业刑事合规的风险防控与建构路径……韩轶
合规计划与企业刑事责任……黎宏
合规计划实施与单位的刑事归责……时延安

监察法前沿问题研究

监察法学学科创立的价值基础及其体系构建……吴建雄
论监察法上政务处分之适用及其法理……朱福惠
论检察机关的提前介入:法理、限度与程序……朱全宝

各科专论

我国民法典物权编添附规则立法研究……陈华彬
生物安全风险规制的正当性及其制度展开——以损害赔偿为视角……于文轩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司法介入的法经济学分析……陈灿平 韩薇薇
中国刑法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构建……王占启
我国死刑复核制度之完善研究——以清朝秋审为视角……何慧

司法实践与改革

新时代腐败犯罪的法治防控研究……张旭 杨丰一
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制度的完善——基于对A省基层法院的调研……潘庆林

青年法苑

独立担保之商事法理品格辨析——以担保法体系型构为视域……何潇

 


 

企业刑事合规专题

企业刑事合规的风险防控与建构路径

内容提要:企业刑事合规以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为基本内涵,以降低刑事犯罪风险为基础功能,同时还兼具推动企业合理承担社会责任的扩张功能。而企业刑事合规所关注的刑事犯罪风险,整体上可以分为企业内部人员和机构的刑事合规风险、企业整体的单位犯罪刑事合规风险、企业被害主体的刑事合规风险三类,在新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通过明确企业刑事合规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方案,建构系统化的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环节。

关键词:企业刑事合规;刑事合规风险;刑事合规制度

作者:韩轶(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合规计划与企业刑事责任

内容提要:为了预防和处罚愈演愈烈的企业犯罪,美国采用了在企业自身进行合规建设的场合可以减免其刑的做法。但这种做法是针对美国传统而实施的,从责任原则的角度来看,其存在先天不足。我国尽管也刚开始进行企业合规建设,但没有必要全盘照搬美国做法。可以将包括企业合规建设在内的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判断企业刑事责任的依据,并据此决定犯罪企业的定罪和量刑,从而稳妥地推进企业合规建设。

关键词:合规计划;企业犯罪;企业刑事责任;企业文化

作者:黎宏(清华大学法学院)

 

合规计划实施与单位的刑事归责

内容提要:单位犯罪的教义构建应当与自然人犯罪相区分。对单位犯罪进行刑事归责,应当考虑部分放弃罪责主义,即放弃主观归责的部分。与其牵强地为单位犯罪人为地构造出故意或过失,不如从存在论的角度,将单位的刑事归责建立在其单位内部治理和经营方式上,如此才可以为单位犯罪确立合理的归责基础。合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即与单位犯罪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经营方式相关联,而对合规计划制定及实施的考察,也是衡量和评估单位内部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过程。在实践中,如果一个单位具有完善的合规计划并予以认真实施,那么,就不应对该单位进行刑事归责。

关键词:单位犯罪;合规计划;刑事归责;罪责主义

作者:时延安(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监察法前沿问题研究

监察法学学科创立的价值基础及其体系构建

内容提要:创立监察法学学科具有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促进法学学科领域守正创新、培根铸魂,推进反腐败法治化、规范化的多元价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将学科牢牢扎根在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以人民为中心和深化改革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基础之上。以监察立法为逻辑起点,以监察职权为核心范畴,以监察法理为基础支撑,以相关法律制度、监察法治实践及其规律性研究为体系范围,用发展、开放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监察法学的体系构建。

关键词:监察法学;多元价值;理论基础;体系构建

作者:吴建雄(湘潭大学法学院)

 

论监察法上政务处分之适用及其法理

内容提要:在监察实践中,政务处分存在适用对象错误以及适用原则模糊的现象,而既有政务处分理论难以为监察实践提供指导,迫切需要从理论层面对政务处分的性质、适用对象确定的标准、适用依据以及适用规则进行深入探讨。政务处分的性质是内部纪律处分,因为政务处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内部管理与监督关系,而且政务处分与行政处分之间的关系是共存与互补关系。政务处分的性质决定了适用对象只能是公职人员,但并非所有公职人员都是政务处分的对象,只有公职人员与国家机关之间存在身份关系才能适用政务处分。党员公职人员的党纪处分与政务处分应当匹配,实践中必须遵循相当性原则,防止两种纪律处分畸轻畸重,保障党内监督与监察监督衔接贯通。

关键词:监察法;政务处分;适用;公职人员

作者:朱福惠(福建师范大学)

 

论检察机关的提前介入:法理、限度与程序

内容提要: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制度经过30余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些亟待突破的困境。从法理层面分析,检察机关的提前介入兼具诉权保障和法律监督双重价值,亦不乏宪法法律支撑。检察机关的提前介入既不能过早、也不能太晚;既不能过宽过深,也不能过窄过浅。为此,需要在时(时机)空(范围)上对检察机关的提前介入作出限定,但介入时机的确定和介入范围的限定不宜搞一刀切,而要因地因案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对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的启动、介入行为和介入终结等具体程序方面均应有所规范。只有明晰提前介入的法理基础,把握其限度,规范其程序,才能充分发挥提前介入的应有功能,实现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制度设计的初衷。伴随着监察法的实施,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委办理的案件日渐进入公众视野,但此与针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提前介入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制度上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检察机关;提前介入;限度;程序

作者:朱全宝(宁波大学法学院)

 

各科专论

我国民法典物权编添附规则立法研究

内容提要:附合、混合与加工被总称为添附,其涵括动产与不动产的附合及动产与动产的附合、混合、加工。为使因添附结果而相结合的物能发挥整体经济价值与效用,避免因分离而导致物的损耗,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宜就添附物所有权的归属加以明定,使添附物得以保持其整体性并不致分离。在添附物的所有权因单一化而发生变动后,为调和并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应借助债法上的不当得利请求权等而予平衡。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对于添附规则的厘定及我国添附制度及其规则的法理与学理的构建,应依近现代及当代域(境)外添附制度及其规则的比较立法成例与关于它的共通的法理、学理而为之。

关键词:附合;混合;加工;添附;不当得利请求权

作者:陈华彬(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生物安全风险规制的正当性及其制度展开

——以损害赔偿为视角

内容提要:国际社会对生物安全损害赔偿的关注由来已久,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一个框架性法律机制。与国际层面的积极努力相比,生物安全损害赔偿法律机制在国别法层面的响应相对冷淡,在我国亦为如此。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及其法律规制的争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对风险认知的不同解读。将风险认知与风险的客观性混同,将风险事件是否发生作为衡量风险本身客观性的依据,在逻辑上存在瑕疵。由客观存在的风险引发的生物安全损害,理应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可从立法模式、法律原则、赔偿范围、司法救济等方面入手,完善生物安全损害赔偿机制。我国目前正着手制定生物安全专门立法,可在该法中就生物安全风险规制、特别是损害赔偿做出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生物安全;法律规制;损害赔偿;风险社会

作者:于文轩(中国政法大学)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司法介入的法经济学分析

内容提要:危害食品安全一类犯罪,从法律经济学视角分析存在明显的负外部性;从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标准考量,欲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司法介入。常见的司法介入包括提倡侵权损害赔偿、设置安全规则、禁止令及动用刑罚,司法介入应尽早尽快并以公力为主导。司法介入的手段可分为非金钱性处罚和金钱性处罚,非金钱性处罚的社会成本更高。以最优执法概率、最优处罚程度、过错责任原则为基准点,考虑在社会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以既有公平又有效率的规制为目标,金钱性处罚应结合当事人对处罚概率与处罚强度的认知以及其财富水平等实现威慑最优,非金钱性处罚应结合当事人财富水平、脱罪概率、预期损害等实现威慑最优。

关键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法律经济学;司法介入;最优威慑

作者:陈灿平 韩薇薇(天津财经大学)

 

中国刑法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构建

内容提要:我国学者对中国刑法现代化持肯定态度,但在其模式架构及建设路径上还有不少的争议。刑法现代化是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有机统一,形式理性是刑法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实质理性是刑法现代化的精神枢纽。法律移植不是中国刑法现代化的合理选择,刑法现代化的根基在于“本土化”,“民主化”是刑法现代化的成长机理所在。中国刑法现代化的目标是高度发达的民主刑法, 且民主刑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应然刑法与成文刑法、实践刑法的相对统一,尊重公民个人的尊严,采用 “不严不厉”的立法政策。民主刑法的构建虽然在当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最终会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渐发展进步建设起来。

关键词:刑法;现代化;纷争;抉择

作者:王占启(山东政法学院)

 

我国死刑复核制度之完善研究

——以清朝秋审为视角

内容提要:我国现行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法治进步和法治文明发展的体现。但运行十二年来,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不足。清朝秋审是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较为完备的形态,是中华法系的硕果和法律文明的重要标志。清朝秋审各环节在立法上的完备、详尽对当代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死刑复核制度;立法制度;秋审;历史借鉴

作者:何慧(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司法实践与改革

新时代腐败犯罪的法治防控研究

内容提要:腐败治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运用法治防控腐败是破解治腐难题的关键。法治反腐的把握需要全面考量治理腐败的目的、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等要素。本文在厘清法治反腐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应从理顺法治与反腐的关系、完善党纪与国法的衔接、健全治腐机构与机制的设计、确立预防与惩治并重的体系四个方面破解法治反腐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推进反腐败斗争走向决定性胜利。

关键词:腐败犯罪;犯罪防控;法治反腐

作者:张旭;杨丰一(吉林大学法学院)

 

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制度的完善

——基于对A省基层法院的调研

内容提要:对A省基层法院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实施情况的调研发现,繁简分流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下降,上诉率、申诉与申请再审率上升,审判质效并没有取得明显提升等问题,甚至有些法院还出现“立案难”的“返祖现象”。影响繁简分流效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繁简分流的标准存在模糊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狭窄”;另一方面在于审判资源投入不足,“普通程序-合议制”之“捆绑”及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容量”不足。相信通过进一步改革完善,繁简分流将能促进审判质效明显提升。

关键词:繁简分流;效果;改革完善

作者:潘庆林(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

 

青年法苑

独立担保之商事法理品格辨析

——以担保法体系型构为视域

内容提要:商事交易中,担保机制的着力点在于保障债权人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在我国民商合一的立法背景下,商事担保并未被给予应有的关注,进而表现为民商事理念之混淆及规制方式之混同。独立担保作为新兴的担保工具,其法律属性为商事担保,在规范路径上其摆脱了民事担保规范所设定的利益平衡机制,具有独立性、单据性、有条件流转等效力特征。在民法法典化体系中,独立担保应作为人的担保的下位阶概念予以规制。

关键词:独立担保;商事担保;独立性;单据性;从属性

作者:何潇(清华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薛应军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