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与商事服务走向一带一路
发布日期:2020-08-14 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刘昕

  今年6月,商务部印发《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向全国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各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提供借鉴。其中,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简称“中心”)作为北京“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方面的最佳实践获评入选。

  2020年服贸会开幕前夕,国际商报记者走进融商中心,了解北京市打造“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全球经贸合作服务中心网络,通过发挥本地专业服务优势,保障和促进国际经贸交流,探索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思路。

  “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法律、金融、财务等专业服务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建设。”融商中心理事长王丽介绍,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发起成立的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融商中心推动建立起“一带一路”服务机制和“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

  其中,2015年10月,经全球众多商协会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推举,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在意大利米兰牵头创立“一带一路”服务机制,聚焦项目对接、风险化解、纠纷调解功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广泛设置服务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经过5年发展,服务机制已覆盖海内外商会协会27个,拥有金融保险、安保、会计师、税务师等各类成员110个,法律专家调解员421名,国内外调解室61个。其中,国外调解员与中国港澳台籍调解员数量占比16%。机制成员的服务覆盖中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个城市。

  在纠纷解决领域,中心推动建立以调解为手段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商事纠纷的国际法治平台,创建具有中国话语权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及其互联网调解系统。

  据介绍,调解中心创设了“诉讼与调解对接、仲裁与调解对接、公证与调解对接、线上线下对接、国内国外对接、官方民间对接”的工作模式和“调解员在线培训考核体系”。

  王丽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今年年底前,由调解中心开发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在线调解系统”将升级为3.0版。调解中心通过与各国商事和法律等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将在全球实现线上线下调解的结合与联动。

  在国内国际对接机制方面,调解中心与俄罗斯工业企业联合会下属仲裁中心调解中心、哈萨克斯坦IUS国际仲裁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与马来西亚调解中心签约设立吉隆坡调解室,开展与中国投资贸易相关案件的调解前置、仲裁与调解、调解与调解对接等。

  “法国盖亚克市政府和中国自贡灯彩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法国举办的盖亚克彩灯节的合作合同,以及法国Le Comptoir des Bastides公司和四川能投西部印象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举办的法国嘉年华活动中均引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作为双方国际合作的首要纠纷解决机制,保证了双方国际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王丽介绍说。

  据介绍,截至7月31日,中心共接收包含涉外案件5949件,受理2337件,调解成功1149件,调解结案成功率58%。

  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融商中心多年来持续举办“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性高端论坛,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广“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及中国政策法律和中心实践经验。从2016年起,每年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组织国内外成员单位参加并设展推介,连续举办第一、二、三、四届“一带一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论坛,成为服贸会上有影响力的边会。

  王丽表示,未来,中心将对标“一带一路”目标需求设计服务模式,把“一带一路”服务机制建设成为能力强大的全球资源专业服务平台,扩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影响力,提升中国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的话语权。“希望借助今年的服贸会,擦亮‘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的‘北京名片’和服务贸易的‘中国品牌’。”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