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盛世修典:新中国首部民法典草案亮相
发布日期:2020-01-20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0年第1期 作者:张维炜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张维炜

导读: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重要立法项目,也是国家法治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近日,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7编加附则,共84章1260条,完整版的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立即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一直以来,民法典是一部“自带话题”的法律。因为在庞大纷繁的法律体系中,民法与百姓的关联最为密切,它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调整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堪称是百姓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编纂工程浩大,整个立法工作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先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是编纂民法典各分编,然后将民法总则同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在此次常委会会议上作情况汇报时表示,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之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四次会议对各分编草案进行拆分审议。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六个分编草案已经全部完成了二审,其中,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三个分编草案完成了三审。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方意见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完善,并将2017年已经出台实施的民法总则编入草案,重新编排条文序号,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从内容上看,民法典草案各编内容几乎都是为百姓“量身定制”的,物权编增加规定居住权;合同编强化对债权实现的保护力度;人格权独立成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外化于法律规范,内化于人民群众心中;侵权责任编增加了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从立法过程看,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每次审议修改都聚焦立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的重大关切,比如,对高空抛物坠物“零容忍”,完善责任认定规则;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性骚扰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等。新增的这些条款和制度设计,既保持了民事法律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保持了制度的前瞻性和开放性,更好保护了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各有关单位全力推进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不仅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而且对分散在各单行法中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了系统整合,更好地体现了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一致,体现了时代精神,适应了人民群众的法治新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编纂成效显著,赞同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民法典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法典,民法典应成为新中国‘典’的开端。”吉炳轩副委员长以及徐显明、李锐等多位常委会委员均表示,“乱世重刑罚,盛世重民法”。这次编纂工作耗费数年的时间,可以说是“盛世的修典”,也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树立了法治中国新标杆,将更好地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平等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据了解,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表明,2020年是我国民法典编纂的收官之年,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即将问世。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