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4月15日消息(记者周洪)2020年4月15日是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记者采访了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高校智库“新时代国家安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丰教授。陈丰教授认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风险,往往对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因而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首先扩散至社会领域,产生社会恐慌等风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恐慌和社会焦虑。非典、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一方面病毒不仅具有较强传染性,而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人传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针对性药物医治而产生一定的病死率,因此必然引起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实消息甚至谣言,尽管政府加强了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但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关于疫情的信息,往往令公众真伪莫辨,反而可能引发强烈刺激、焦虑、忧郁、恐慌等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二是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疫情的暴发,迫使政府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包括交通限制、小区封闭、居家隔离等,社会公众的出行、交往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居住小区的封闭管理,容易导致部分小区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产生冲突。一些地方为防控疫情,采取封村封路、阻断交通的“硬核”方式,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农事活动、物资运输以及农民工返岗都带来了不便。
三是与疫情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一些不法分子在疫情期间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不仅扰乱的市场秩序,而且引起社会公众的抢购行为,造成社会恐慌心理。不仅如此,借疫情进行诈骗也成为犯罪分子的常用手段。
四是对公众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身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时期,人们每天面对外界的各种各样消息,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恐惧心理。从群体看,老年人和青少年受影响相对较大,前者体质较弱,为易感人群,自然对传染性强的疾病心存恐惧;后者因疫情受到很多限制,如同伴交流互动减少、户外活动减少,长时间闷在家里而使得心理出现烦躁、焦虑等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陈丰教授建议,确保社会面的稳定,人心就会稳定,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就有了保障,为此应当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通过报纸、电视、网站,以及官微、公众号等,对于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群体,坚守岗位的公安警察和社区工作者等,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弘扬社会正能量,坚定全国上下一心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恶意传播谣言者,应从严从快处理,坚决遏制恶意谣言的传播与扩散。
第二,加强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的作用,排查调处小区封闭管理过程中的矛盾纠纷,有效防止发生重大不稳定因素。
第三,加大对各类涉疫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公安机关等部门对防控疫情过程中出现的哄抬口罩等防护物资、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的行为,及时加以处置,形成威慑力。
第四,采取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进行心理疏导,鼓励高校、社会工作机构等组建防疫心理援助团队,开通心理疏导服务热线,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2019年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安全研究中心”揭牌。中心整合学校国家安全相关的学科资源,确定社会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形成研究特色,并形成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