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代表之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0-09-24 来源:人民日报

  黄河内蒙古包头段的过境候鸟。
  李  强摄(人民视觉)

  山东东营市虾农利用临近黄河的生态优势发展淡水虾养殖。
  刘智峰  纪琳辉摄影报道(人民视觉)

  黄河乾坤湾。
  薛  俊摄(人民视觉)

  河南孟津县黄河滩地连片荷花接天莲叶,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薛  俊摄(人民视觉)

  山西临猗县的油菜花花海和奔腾不息的黄河交相辉映。
  黄政伟摄(人民视觉)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过去一年来,黄河流域各省份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推动地方立法,强化执法检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近期,记者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采访。

  ——编  者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

  生态环境 联治联控

  人民日报记者  丁志军

  今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自治区各厅局赴沿黄7盟市开展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黄河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高质量发展、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撰写调研报告。7月召开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报告。8月印发审议意见,对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科学高效利用黄河水资源、筑牢黄河生态屏障、夯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基础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增强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切实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

  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自治区政府各部门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部署。自治区发改委牵头建立了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和规划编制研究组,统筹推进黄河相关工作,组织研究制定自治区黄河规划,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对重点任务实行定期调度、跟踪督办。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和盟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协同解决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治联控等重大问题。

  代表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龚明珠:

  内蒙古自治区积极融入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围绕生态保护、污染防治、防洪减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内蒙古自治区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应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沿黄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资源节约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未来,应该高标准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遵循,以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目标,以保障水安全为前提,以加强生态保护为基础,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弘扬黄河文化为灵魂,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建设美丽黄河、安澜黄河、活力黄河、融合黄河、魅力黄河、幸福黄河。同时,重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长治久安、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推动地方立法

  传承文化 保护水脉

  人民日报记者  朱佩娴

  过去一年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派出6路调研组,分赴省内沿黄13市30多个县(市、区),深入基层实地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为依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河南落地落实,今年4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汇报会,听取各相关单位情况汇报。

  8月,省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举行《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草案)》专家论证会,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的11位专家对《决定(草案)》进行“体检”“把关”。

  来自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也积极为保护黄河履职尽责。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河南代表团提出了“将黄河生态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黄河生态带建设规划”的建议。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河南各级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工作积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代表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

  去年10月份以来,河南省水利厅组成4个调研组先后赴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多家单位调研,召开了14个省辖市水利局局长参加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了战略定位、总体布局、基本思路:即建设河南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打造“一轴两翼三水(一轴是以黄河为主轴,两翼是连通沿黄南、北供水区,实现本地水、黄河水、外来水三水汇流)”的黄河水安全保障体系总体布局,“构建四体系、一载体(构建防洪保安体系、水资源节约集约体系、水生态保护修复体系、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打造文化传承弘扬水脉载体)”,探索走出一条富有河南特色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河南省还创新探索出“河长+检察长”公益诉讼助力河湖生态保护工作模式,有力促进了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互促共进、协同发力。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相关立法,更高层次明确“河长+检察长”法律地位;更好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监督行政权力职能。以河长制为抓手,持续深入抓好河湖清“四乱”(乱占、乱建、乱采、乱堆),抓实河道采砂综合整治,打造美丽黄河。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强化执法检查

  共抓大保护 协同大治理

  人民日报记者  龚仕建

  以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核心,近年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审查批准了《榆林市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水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每年依法听取省政府上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时,把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重点内容。开展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调研,建立了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监督专家库,充分发挥环保咨询专家专业特长和研究成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会诊把脉”。

  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充分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助推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去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在开展的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中,与省政府相关部门组成暗访组,增加随机抽查比例,完善重点污染源“清单式抽查”。引入第三方评估,委托当地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对执法检查组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

  截至目前,陕西全省86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固定或半固定,黄土高原腹芯地带自然保护地群基本形成,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8%,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陕西省气象局卫星资料表明,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

  代表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林科院院长昝林森: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虽然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说,距离黄河流域生态空间高质量、高颜值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进一步夯实完善黄河生态治理:

  一是设立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专项,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研究,尽快启动黄河流域综合科学考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做好困难立地造林种草和有害生物防控防治,加快推进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二是新修订的森林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建议研究制定与新法配套的制度体系和天然林保护修复相关法律法规,使新法确定的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得以充分落实。

  三是推动林草、水利、国土、农业等多部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调推进大治理,增强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开创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