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铭:学而思变 恒而成器
发布日期:2020-11-23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作者:张晶晶
胡铭不是那种闷头搞研究的学者,他关注司法改革进程,建言献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投身司法实践,参与普法宣讲。他说,作为一名法学研究者,应该积极为司法进步鼓与呼,身体力行为司法改革贡献智慧。

  1.jpg

胡铭 受访者/供图

胡铭不是那种闷头搞研究的学者,他关注司法改革进程,建言献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投身司法实践,参与普法宣讲。他说,作为一名法学研究者,应该积极为司法进步鼓与呼,身体力行为司法改革贡献智慧。

  11月4日,中国法学会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结果公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铭从众多优秀青年学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一员。

  胡铭说,正如这次获评“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所受的内心鼓舞,法学研究道路上的每一次荣誉和肯定,都激励他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学术之路不断前行。

  学而思变

  “我最初其实是想成为一个执法者。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法学学术研究的‘境界’。”

  胡铭,1978年生于浙江温州。他说自己是在变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见证了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温州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巨大变化,也在默默思考市场经济下法律和法治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我最初的想法很朴素:成为一个执法者,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一种法治社会状态。”胡铭说,当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选择将人民警察作为自己的职业。

  求学路上,胡铭不断思考,视野逐渐开阔,“执法者的背后是社会制度,社会的公平正义最终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实现的。”胡铭心中渐渐笃定,要走法学学术研究之路。很快,他迎来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拐点。

  2003年,胡铭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诉讼法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正是著名法学家陈光中先生。胡铭说,“如果说我人生中有几个重要拐点的话,这便是其中之一。”陈光中的学术人生以及他对学术和法治的追求,让胡铭看到了法学学术研究的“境界”,也使他对法学学术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更深的体会,从而坚定地走上了学术研究道路。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胡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2016年,胡铭出版了个人专著《超越法律现实主义——转型中国刑事司法的程序逻辑》。他从现实主义刑事司法的路径切入,试图从方法论上重新审思我国转型时期的法治进程和刑事司法改革路径,从而为当下中国刑事司法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合理的方法论指导。“在书中,我对中国刑事诉讼和司法制度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反思,尤其是司法改革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胡铭说。

  关注现实

  “作为学者,我主张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法学研究,即将理论层面的刑事司法建立在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和思考基础之上,这使得我们的研究既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又具有前瞻性。”

  作为法学学者,胡铭的成果丰硕。他除担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还兼任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同时,他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名单;曾荣获第三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四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二十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超越法律现实主义》《审判中心与刑事诉讼》《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逻辑》等专著10余部。

  胡铭的研究方向是诉讼法学。他自我评价说,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注重程序法理、实证分析与体系化解释之间的分析研究,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与司法制度研究的精细化、科学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直以来,胡铭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我不主张‘无病呻吟’‘空对空’的理论研究,要扎根中国本土,关注现实,从我国国情出发,去解释、研究我国刑事司法遇到的问题,再把它上升到程序法理高度,从而对整个刑事诉讼体系进行理论化的解释、分析。”胡铭说。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相结合的难点与路径研究”课题是胡铭目前正在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该课题的核心理念是现代科技引入司法后对司法领域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智慧司法改革带来的新挑战。

  胡铭说,我们既要看到科技应用给司法带来的高效,给司法实现正义带来的新契机,也要充分考虑司法的边界以及技术在当中的局限。智慧司法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应在符合司法规律、符合司法权属性的情况下,以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推进。

  纵观胡铭的法学研究方向,都是在司法文明大框架下,从司法制度切入,对具体程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近年来,胡铭一直比较关注司法改革相关问题,比如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探索等。同时,胡铭还进一步思考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等对司法的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规制相关技术的应用。

  资政建言

  “中国的司法改革正在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法学工作者一起去研究、思考,为法律的修改完善鼓与呼。”

  从某种意义上看,胡铭不是那种闷头搞研究的学者,他关注司法改革进程,积极建言献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投身司法实践,参与普法宣讲。他说,作为一名法学研究者,应该积极为司法进步鼓与呼,身体力行为司法改革贡献智慧。为此,他成了一个闲不住的人,一直奔波在路上。

  胡铭参与了宪法、监察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修改和普法宣讲,部分意见建议也被有关部门所采纳。

  2018年,胡铭参与了关于宪法修改的专家讨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他的建议主要集中在监察体制改革和刑诉法修改等方面,并参加了几十场宪法宣讲活动。他说,宣传国家宪法、监察法、刑事诉讼法,这是一个法学学者应尽的责任。

  他积极参与“枫桥经验”研究以及认罪认罚从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智慧司法等改革试点研究工作,并将理论运用于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中,积极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学方法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发挥资政建言作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2016年,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18个城市,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胡铭深入相关试点城市调查研究,对认罪认罚从宽的具体制度设计提了一系列意见建议,有些意见建议后来在相关法律修改及司法解释中被吸纳。

  在潜心研究与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同时,胡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在他看来,立德树人是根本。“对我来说,最大的快乐实际上是跟学生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胡铭说。

  在法学教育方面,胡铭曾获得中国法学教育优秀成果奖、黄乾亨杰出教授奖等。由他编写的全英文教材《比较刑事诉讼程序》在国内法学教材中,颇受好评。颇具创新性的法学教材《刑事诉讼法入门笔记》,于2019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并获得第六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中国的司法改革正在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法学工作者一起去研究、思考,为法律的修改与完善鼓与呼。”胡铭说,他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将在法学道路上继续笃定前行。

(本文原载于20201122日出版的《民主与法制时报》第04版)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