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赟:一个法学新秀的“迂腐”人生
发布日期:2013-06-20 来源:中青新闻网  作者:佚名

文/王慧霞 张茜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时候自己特楞,‘楞头青’的‘楞’。”这是我校96级法律系校友周赟回忆起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光阴时,对那时的自己的评价。

时光荏苒。17年后,周赟从当年那个有点“楞”的毛头小伙变身成为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勤奋认真、锐意创新、从容睿智、敢作敢当、坚持自我”是母校老师对这位校友的评价。

周赟:一个法学新秀的“迂腐”人生

周赟在厦门大学的课堂上

“自己的所作所为决定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直到今天,我依然会不时地想起陈升老师的淡定、林维老师的严谨、吴用老师的亲切、徐章辉老师的帅气、谷振诣老师的睿智、陈琼芝老师的豁达、包锡妹老师的耐心……”访谈伊始,周赟首先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思念和对各位老师的问候。

和许多大学新生一样,他也曾懵懂无知,也曾对最美好的大学时光“视而不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时候自己特楞,‘楞头青’的‘楞’。” 周赟说。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当年我大概花了2年的时间来抱怨母校的种种不足,却忽略了她的种种好——譬如老师们的负责与爱心、同学们的活跃与优秀。”周赟解释道。

“你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最终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学生上学期间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过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好自己的事儿。”这是周赟用来告诫自己的话,也是赠与每一个初到中青院的本科生、研究生的金玉良言。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

“取得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某种艰辛。”周赟很享受自己努力奋斗的过程。

对他来说,认真和坚持是他成功路上的两个“法宝”。“我曾经平均每天至少花8小时的时间在读书、写作。我坚持了大概5年。或许别人认为这是‘艰辛’的,但对我而言,一点都不累。”他说,“当你真正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这个努力奋斗的过程便显得格外‘愉快’、‘充实’。”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周赟被厦大法学院破格录用为副教授。谈及这段经历时,他颇有感慨,“凡事认真”是成功路上的最大助手。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你是否认真备课?你是否认真讲课?你是否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哪怕这个问题直接冒犯到你?你是否真诚地相信你自己论文中提出的观点并认真地证实了它们?你是否认真对待同事、朋友对你的每一次建议、批评以及肯定、夸奖?”周赟以此来要求和激励自己。

成功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但是,就如他所说 “在今天的体制及大环境下,任何想要取得成功的人都一定会承受某些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我当然也有过‘艰难时刻’,但迄今为止,我确实从未想过放弃。”

“为生民立命”

“从根本上讲,法律是一种保护民权,限制公权的机制。” 周赟认为,法学院学生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有一颗“为生民立命”之心。“法学学习者应当时刻保持一种个人立场并以这种立场来剖析社会诸现象。”他告诉记者。

他举例说,最近各地频出飞机“炸弹”事件。一个法律人不应当像一般的媒体那样简单地谴责相关当事人或站在公共安全的立场向警察、检察官、法官那样看待当事人,而应该更多地思考“他有无权利这样做?有哪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他应当承担更轻的责任甚至无需承担责任?在整个事件中,航空公司以及相应的国家机关是否做错了什么?等等。”

坚持创新 硕果累累

毕业的13年时间中,法学人周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放弃了原本优越的政府机关单位工作,重新回到校园,读研、读博。2006年,他提前毕业,并获得山东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的周赟到厦门大学法学院任教。在厦大的三年时间里,周赟潇洒地完成了从讲师到副教授的转身。

2011年,他受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到牛津大学法学院进行学术访问。回国后,周赟担任《厦门大学法律评论》(CSSCI集刊)主编。2013年9月起,他即将兼任(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法律研究所客座教授。迄今为止,周赟在各类学术期刊、报纸发表学术作品70余篇,出版专著4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然而,这些却只是他众多成就中的一部分。

周赟重视创新性教学。曾当选为中国法学创新网“新秀100”的他对“创新”二字有自己的理解。“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史都清楚地表明‘创新’从来都是持续努力之后‘不经意’的结果。” 他说。

不久前,周赟的个人著作《法理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他认为,以独著或者合著的形式写的教材更有可能具备学术价值。“现在一些教材的编者没有认真严肃地对待教材的编写这项工作。内地还没有形成一种类似市场竞争机制的教材选择、淘汰机制。我认为,个人专著的责任更加清晰,会督促作者认真对待学术问题。”

谈及这本《法理学》教材,周赟说它与传统教材最大的不同是尝试做出自主及最真诚且个人化的努力。“具体的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结构体例、资料来源、论说风格等等。”

对于未来的学术之路,他有这样一个理想,“40岁之后写出一些符合理论逻辑并且经得起一定时间(譬如5年、10年或更长)推敲或拷问的学术作品。”

学会选择、试错与担当

成功的原因是相似的,失败的原因则各有不同。周赟认为,所有成功的人都具备以下几点:“一是找准自己的目标;二是足够的努力;三是一定的机遇;四是坚持个性。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坚持自己的个性。”

什么是年轻?什么是成长?什么是“你”?

周赟的回答是:“年轻、成长、‘你’都建立在自己的选择、决定、试错以及相应的担当基础上,没有后者,就无所谓前者。没有任何人可以设定一个标准普适于大家。否则就真的意味着千人一面了——那这世界多没意思啊!”

“千万不要依赖或跟从一个长辈的建议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最想告诉师弟师妹们“盲从听别人的建议很可能会让自己损失特定年龄段的特定意义。更‘可怕’的可能是丧失自己的个性。”

周赟建议同学们以后面临择业选择时从两个方面考量:第一,这份工作是否能保证衣食有着?第二,自己是否“enjoy这份工作”。

每个人因经历和身份的不同而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周赟只是希望别人眼中的自己是“认真、迂腐、诚实的人”。

“迂腐”便是“坚持某些坚持,不因他人和环境因素而改变的坚持”。他认真地解释。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迂腐”,才有了今日的周赟。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