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郑永流教授主编的《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15期)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于近期面世。
本期《论丛》以“类比推理”为中心议题,收入中外学者一批比较专深的讨论,有望推动法律论证研究的深化与发展。特别是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后记”尤其值得关注。自2002年《法律论证理论》中译本出版以来,法律论证理论逐渐为学界所熟知,推动了我国法律推理研究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其实在国外,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的批评也不少,在1991年《法律论证理论》第二版时,阿列克西写了长达46页的回应。比较遗憾的时,《法律论证理论》的中译本没有收入这篇“回应”,因此国人很少能够看到。本期《论丛》将其译介到汉语法学界,意义非凡。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15期目录
专题研讨 类推与法律推理
[德]阿列克西 《法律论证理论》后记(1991):对若干批评者的回应
[奥] 京特·克罗伊斯鲍尔 法律论证理论研究史导论
[德]卡特娅·朗恩布赫 欧洲法中的类比推理
[美]斯科特·布鲁尔 范例推理:语义学、语用学与类比法律推理的理性力
陈景辉 规则的扩张:类比推理的结构与正当化
法哲学
[德]莱因霍尔德·齐佩利乌斯 [德]托马斯·维腾贝格尔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秩序的历史基础以及当代挑战
图书评论
郑永流 经由民主商谈的合法性—《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导读》的导言
访谈
戴一飞 明大采访菲尼斯
蓟门学园
柯华庆 实效主义法律经济学
《实效主义法律经济学》讨论纪要
资讯
[美]卡尔·威尔曼 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百年历程
关于《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的简要说明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以下简称《论丛》)由中国政法大学郑永流教授创办于1998年,为法哲学与法社会学专业性出版物。自2006年起,论丛每年两期,于每年六月三十曰和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出版。刊物以思考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为旨趣,并衍生出哲学层面与社会层面两个基本维度:以形而上之哲学传统烛照法学作为社会观念的超验品格,以形而下之社会实证落实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实践理性,以求在精深的哲思与具体的实践之中沟通规范与事实的鸿沟,最终为法学的中国问题与中国语境的开展、运用与解答提供智性支持。
《论丛》创办之初,即重视提出和研习中国问题,促进中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的建设。但是,无论是中国问题之发现和提出,还是中国学术传统之建设,只有在国际对话中方为可能。八年来,刊物努力发掘、并自觉进入了若干国际前沿的学术传统。具体操作上,注重其国际性。《论丛》以中、德、英三种文字出版,并广邀德国、瑞士等国学者撰稿。迄今为止,《论丛》收到并刊登了包括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哈贝马斯、德国法哲学协会主席、法兰克福大学诺伊曼教授、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齐佩利乌斯教授、德国萨尔州大学马廷内克教授、瑞士联邦比较法研究所胜雅律教授、瑞士圣加仑大学马斯托拉蒂教授等文稿共计约数十篇。这些文章或介绍其本国理论的最新发展,或从域外视角评论中国法治建设,对于国内学者了解域外法学进展、在一个更广阔的视域中把握和思考当下问题不无助益。与此同时,《论丛》先后所刊谢晖、邓正来、夏勇、江 山、何勤华、刘星、杜钢建、许章润、陈金钊、徐国栋等国内学者较高质量的中、英文著述,亦受到域内外学界的关注。德国海德堡大学公法研究所、瑞士联邦比较法研究所等机构先后订阅和收藏本《论丛》,作为其了解中国法学研究之基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