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2009年度核心论文排行分析
发布日期:2010-05-1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一)学科总体评价

依据我部近日发布的“民事诉讼法学·2009年度各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www.fxcxw.org.cn/html/fxpd/2601.html),民事诉讼法学在15种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59篇,仅占总数1406篇中的4.08%,在所列的13门学科中,仅高于国际法、国家私法、国际经济法。其中,发表在三大权威刊物上的论文12篇,占总数173篇的6.93%

应当说,与民事诉讼法作为传统六法之一、民事诉讼和调解手段解决占全年绝大多数的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学为三大诉讼法学的基础学科、民事诉讼法学大家云集等相比,这样的研究成果状况差强人意(但愿2009年只是民事诉讼法学的小年而已)。这固然与我国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而民事诉讼法学又长期依附于刑事诉讼法学即所谓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关(直至2005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才从刑事诉讼法学占压倒力量的诉讼法学研究会中独立出来),但中青代(45岁左右)、青年一代(40岁左右)、最新一代(35岁左右)民事诉讼法学者应当负起时代的责任,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二)研究队伍总体评价

在作者中,鲜见民事诉讼法学大家,只有李浩、张卫平、王亚新、赵钢等四位中年法学家,其论文总数为9篇,占了总数59篇的14%。而民事诉讼法学界素来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之说,可谓大家荟萃。这样的成果数量自然与大家数量不成比例。可见,民事诉讼法学的未来,还要看这些大家如何带好队伍。

可以说,大家越活跃,中青代、青年一代、最新一代的成长就越困难。反之亦然。因此,民事诉讼法学在大家缺席的情况下,青年一代就有了广阔的舞台,不像有些专业如民法学被中年法学家所挤压。王福华、邵明、肖建国、廖中洪、叶自强、陈刚、廖永安、唐力、傅郁林、吴英姿、许少波等中青年、青年一代各有收获。其中,王福华、邵明都以发表4篇,独占鳌头。在最新一代中,吴泽勇、陈福勇、陈杭平等已经浮出水面,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但整体上数量不足。

(三)法学院排名分析

59篇论文的作者共来自30家法学科研机构。发表总数在2篇以上的单位依次排名为:

名次

总数

三大期刊

1

人大法学院

7

0

4)、肖建国2)、龙翼飞

2

清华法学院

6

3

张卫平3)、陈福勇2)、王亚新

3

南师大法学院

4

1

4

3

上海交大法学院

4

1

王福华4

3

西南政法大学

4

0

廖中洪 郭美松包冰峰

6

中国政法大学

3

0

邱星美罗智敏杨晓玲

6

武大法学院

3

1

占善刚赵耀斌

6

河南大学法学院

3

0

吴泽勇2)、郑金玉

9

华东政法大学

2

1

洪冬英

9

西北政法大学

2

1

董少谋郭小冬

9

厦大法学院

2

0

徐国栋

上述11家单位发表了40篇论文,占了全部论文67.8%。从上表可见:

1.整体表现平平。

名列第一只需7篇,发表2篇以上的单位就能进入前11强,说明各校民事诉讼法学科研成果都屈指可数,有待于加强。这也说明,某一法学院想在民事诉讼法学有所作为是可以实现的。

2.名列前茅者往往比较倚重个人的突出表现。

人大法学院7篇,主要是邵明、肖建国两位青年才俊的成绩,两人就发表了6篇;清华法学院6篇,其中,张卫平、陈福勇各发3篇和2篇;南师大法学院、上海交大法学院之所以进入前三强,完全是李浩、王福华的个人之功;吴泽勇带领名不经传的河南大学法学院拿走了前11强的一个名额。

3.人大法学院、清华法学院、南师大法学院、武大法学院等综合性大学实力雄厚。

人大法学院、清华法学院可谓双雄并立。目前,人大法学院在民事诉讼法学上拥有江伟、陈桂明、汤维建、肖建国、邵明、许尚豪等6人,人数不多,但实力强劲,而且梯队合理,后劲十足。清华法学院6篇中有3篇发表在三大刊物上,质和量统一而言似乎还略胜人大法学院一筹,其教师只有张卫平、王亚新两人,可以说以一顶十,但从整体队伍建设和未来发展看,似应加入新生力量,增加得分点。南师大法学院拥有一级法学博士点,民事诉讼法学是其强项,李浩教授带领刘敏、陈爱武两位教授和汪汉斌副教授,其实力不容忽视。只是,李浩、刘敏两位教授“学而优则仕”,势必影响全力投入。武大法学院,大腕有赵钢教授,中青年有占善刚,青年有刘学在,也是结构合理,尤其是后两位年富力强,必然会继续为武大法学院冲锋陷阵。

4.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五所政法院校少有亮点。

西南政法大学可以说拥有豪华阵容:第一代法学家有常怡,第二代有田平安,第三代有李祖军、廖中洪,第四代有唐力、徐昕、李龙等,从事民事诉讼法学教学科研的人数达到21人。因此2009年产4篇,难说可观。

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的教研人员为21人,再加上诉讼法研究院的杨荣新教授、肖建华、谭秋桂等,达24人之多。但是,在2009年总共3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上述研究人员所写(另外2篇的作者分别来自该校比较法研究院和法学院),人均0.04。看来,该校民诉法学的教师是到了要为名誉而战的时候了。

与法大相似的是西北政法大学。它们在民事诉讼法学上拥有15位教师,但似乎也把精力主要贡献给了他们亲爱的同学。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西北政法大学的振兴前路漫漫。与这两所大学相比,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因为教师有限,其成果稀少也就成了有情可原的事了。

可见,五所原来隶属于司法部的政法大学至少在民事诉讼法学上没有一路走好。面对今天民事诉讼法学的成果在所有学科中处于下游的状况,占有大量民诉法学师资力量的五所政法院校,真是应当好好反思、自责和前行。究其原因:一是教学任务繁重;二是历史包袱沉重,待遇较差,教师无心恋战;三是教师众多,容易产生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的心理。

5.一些传统强校几乎销声匿迹。

北大法学院、中国社科院法学所都只有发表了1篇。

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整理分析,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