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9年度科研统计与分析
发布日期:2010-06-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一、缘起

20105月,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按照学科分类对2009年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并在中国法学创新网上进行发布,其中涉及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共13门学科,唯独未涉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下称环境法学),这与环境法学作为法学独立的二级学科的地位非常不匹配,同时也反映了环境法学被边缘化的境况仍未得到多大改观。有鉴于此,并受此统计启发,环境法研究网编辑部特对2009年年度重要期刊发表的环境法论文进行分类统计,试图反映出环境法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尽管我们尽量本着客观、公正、负责的态度进行统计与分析,但囿于刊物选择、人手、精力和视野限制,本统计难免存在瑕疵,如有疏漏,还望各位不吝指正。

二、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刊物选择标准

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选择了《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评论》、《法学家》、《比较法研究》、《清华法学》等共15种刊物。本网参照此标准,并结合2010-2011年度CSSCI法学入选刊物,确定以下20类作为统计与分析样本,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政治与法律》、《法学论坛》、《法学杂志》。对此选择,有以下问题需要说明:

1、以CSSCI作为备选参照物,基本可以反映学界对于刊物质量的认可度,尽管这一标准可能存在种种争议,但在没有更好的标准作为参考前,此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与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相同,本统计排除了《行政法学研究》、《知识产权》、《中国刑事法杂志》,其原因在于这些刊物专注为某一学科领域,基本无本学科统计适用之空间。

3、与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不同,本统计未排除《法学杂志》、《法学论坛》、《当代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政治与法律》,其原因在于,基于传统法学刊物对环境法的边缘化,如果排除过多刊物,则统计将在数量上大幅减少,从而失去意义。

4、本统计纳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其原因在于该刊物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专门刊发环境法学论文,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在学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二)论文选择标准

鉴于环境法学是新兴边缘性学科,与民法、诉讼法、行政法、刑法等学科均存在交叉,可能也正是如此,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未将环境法学纳入统计范畴,而将其分散在各学科中。本统计采取环境相关说,只要以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无论其涉及哪个学科,均将其纳入本统计的考察范围,在此基础上,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说明:

1、综述类文章未予纳入。

2、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以第一作者单位为准;作者发表论文数统计,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时所在单位为准。

3、作者发表论文排名统计,遵循“独著——单篇合著——多篇合著”的原则。

4、论文数相同者,排名不分先后。

三、统计数据

(一)科研单位发表论文数统计

在上述20种刊物中,2009年度共刊载环境法论文103篇,涉及45个单位,具体情况如下:

2009年度各单位发表环境法学论文统计

篇数

作 者

刊物

期数

文章标题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吕忠梅

法商研究

5

监管环境监管者:立法缺失及制度构建

地大学报

6

地方环境立法中的专家角色初探— — — 以《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为例

中国法学

4

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国际法上的意涵

吴汉东

张忠民

法商研究

1

先行先试立法模式及其实践——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立法为中心

法商研究

1

环境公益诉讼功能研究

尤明青

地大学报

4

关于协议保护机制的比较法研究

现代法学

1

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的抵牾与交融

7

中国海洋大学

徐祥民

法学论坛

2

关于环境法体系问题的几点思考

陶卫东

法学论坛

1

论环境犯罪严格责任原则之有限适用

法学论坛

3

马萨诸塞州诉环境保护总署案谈美国公民公益诉讼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朱晓燕

法学论坛

6

论我国海洋生态损害刑事责任

刘惠荣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5

特别保护区: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视域

法学杂志

4

环境犯罪对传统刑罚目的之挑战与应对

于阜民

刘卫先

当代法学

3

海洋生态损害行为刑事责任论

7

武汉大学

王树义

法学评论

1

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探析

王欢欢

法学评论

5

欧盟环境法中的辅助性原则

蔡守秋

吴贤静

现代法学

4

论生态人的要点和意义

当代法学

1

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

刘国涛

法学评论

5

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内容架构

法学评论

6

生态生产力与两型社会法制建设

廖霞林

地大学报

6

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基金制度研究

6

中国政法大学

曹明德

政法论坛

4

气候变化的法律应对

李显冬

刘志强

当代法学

2

论矿业权的法律属性

唐忠辉

政治与法律

12

论环境损害赔偿中的强制监测义务

政治与法律

12

论环境污染赔偿责任的特殊要件——兼评《侵权责任法》(草案)二审稿第68

于文轩

王灿发

当代法学

2

我国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

侯佳儒

地大学报

6

反思环境法革命

5

中国人民大学

李延荣

法学杂志

1

浅谈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

林潇潇

法学杂志

4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体系及对策浅析

梁文婷

法学杂志

4

以环保应对危机— — —环境法制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董景山

法学杂志

5

我国环境保护法制问题梳理及对策

李艳芳

岳小花

地大学报

2

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北京大学

地大学报

5

中国环境法治三十年:回顾与反思

地大学报

5

中国环境立法的审视与检讨

裴敬伟

地大学报

5

中国环境行政的困境与突破

地大学报

5

中国环境司法的现状与未来

王社坤

地大学报

2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检讨

4

吉林大学

法学评论

6

从国际环境法看国际法及国际法学的新发展

法律科学

6

环境权与人权问题的国际视野

王小钢

当代法学

1

中国环境法学30年发展历程和经验

赵惊涛

法制与社会发展

1

排污权及存在的正当性

4

中山大学

谷德近

政治与法律

12

美国自然物诉讼的实践功能——以因环境侵害而受损的自然物的法律地位为中心

地大学报

3

印度环境基本法及其实施的司法能动

地大学报

3

加拿大环境保护法的变迁:1988—2008

李挚萍

地大学报

3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实施效果与历史局限性

4

中国社会科学院

常纪文

法学研究

4

动物权利的法律保护

法学杂志

5

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4

如何依法救助即将流向餐桌的宠物猫、狗 ?

地大学报

5

三十年中国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

3

华东政法大学

李伟芳

法学评论

3

论条约中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4

论我国环境立法涉农观念的缺失

法学杂志

8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权利与权力的冲突与协调

3

北京理工大学

政治与法律

12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概念定位

法学杂志

1

中国环境纠纷司法救济途径研究

龚向前

地大学报

2

迈向可持续能源——能源法生态化变革的法理分析

3

大连海事大学

李天生

韩立新

法学杂志

12

国际法体系下我国对污染遇难船的避难准入问题

高晓露

当代法学

2

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

李志文

当代法学

3

船舶压载水与生物安全的法律规制

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吴献萍

法学杂志

7

罚金刑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

肖建华

胡美灵

法学杂志

10

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争议与重构

周训芳

地大学报

4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与洞庭湖湿地管理体制创新

3

浙江工商大学

法商研究

6

环评风暴的制度困境解——— 以水电项目为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4

环境权热的冷思考

张晓文

政法论坛

4

环境责任保险的公益性

2

苏州大学

法学

2

环境公共政策中个体参与之缺陷与克服

刘沐雨

地大学报

6

新《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条法律适用之困境

2

西南政法大学

徐以祥

现代法学

2

环境规制与财产权保障的冲突和协调

曹明德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

我国环境争端非诉讼解决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山东大学

侯艳芳

政治与法律

10

关于我国污染环境犯罪中设置危险犯的思考

张式军

地大学报

4

消费文化转型的激励机制与两型社会的构建

2

北京工

业大学

谭柏平

法学杂志

4

促进我国农村地区能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法律对策

政治与法律

1

论我国城市水务法规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2

湖南师范大学

李爱年

法学杂志

12

中欧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比较研究

王彬辉

唐宇红

环球法律评论

4

美国环境侵权民事司法中利益衡量的适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2

上海交通大学

现代法学

4

论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对完善我国环境法制的启示

赵绘宇

法学

12

林权改革的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

1

北京师范大学

冷罗生

地大学报

4

CDM项目值得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

1

清华大学

王明远

现代法学

1

循环经济背景下水资源立法的健全与完善

1

河海大学

法学杂志

10

走向城乡环境正义

1

上海财经大学

法学

5

环境侵权的归责追问

1

中国地质大学

才惠莲

地大学报

4

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生态补偿的法律思考

1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颜九红

法学杂志

9

环境犯罪罪名体系之科学构建

1

重庆大学

陈伯礼

法律科学

6

权利的语境变迁及其对环境权入宪的影响

1

福州大学

陈泉生

何晓榕

现代法学

2

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

1

甘肃政法学院

张瑞萍

法学杂志

6

论环境法的生态化转型

1

华中农业大学

刘旭霞

胡小伟

法学杂志

8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践考察

1

河南大学

张建伟

当代法学

2

论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机制

1

黑龙江大学

刘洪岩

环球法律评论

6

俄罗斯生态安全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全国人大环资委

法学评论

4

环境违法成本低问题之应对——从当前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缺失谈起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李晓安

法学杂志

1

论环境信用法治化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政治与法律

7

中国环境法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1

上海政法学院

何艳梅

比较法研究

6

跨国污染损害赔偿法律规则比较研究

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金慧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4

世界银行环境政策及其对中国环境法制的启示

1

上海第一中级法院

肖晚祥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4

环境刑法的伦理属性及其立法选择

1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刘岭岭

法学论坛

5

环境刑法伦理基础之反思

1

山东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楚道文

法学杂志

4

我国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制度构建

1

温州大学

钭晓冬

法学评论

6

论环境法的利益调整功能

1

厦门大学

金海统

法律科学

2

自然资源使用权:一个反思性的检讨

1

西北政法大学

任永安

邹爱勇

法学杂志

11

美国反环保运动的政策与法律分析

1

浙江大学

钱水苗

当代法学

1

环境公平应成为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理念

1

中南民族大学

刘之雄

法学论坛

5

环境刑法的整体思维与制度设计

(二)各刊物发表论文数统计

2009年度各刊物刊载环境法论文数量统计

(共101篇)

刊物

刊载环境法论文数量

备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

双月刊

法学杂志

20

月刊

当代法学

9

双月刊

法学评论

8

双月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7

双月刊

政治与法律

7

月刊

法学论坛

6

双月刊

现代法学

6

双月刊

法商研究

4

双月刊

法律科学

3

双月刊

法学

3

月刊

政法论坛

2

双月刊

环球法律评论

2

双月刊

法制与社会发展

1

双月刊

法学研究

1

双月刊

中国法学

1

双月刊

比较法研究

1

双月刊

中国社会科学

0

双月刊

法学家

0

双月刊

中外法学

0

双月刊

(三)发表2篇以上的作者统计

在上述20种刊物中,2009年度发表2篇以上论文的作者共计11位,具体情况如下:

发表两篇以上论文的作者

作者

篇数

备注

常纪文

4

独著

吕忠梅

2

独著

刘国涛

2

独著

谷德近

2

独著

2

独著

2

独著

2

独著

谭柏平

2

独著

曹明德

2

其中之一第一作者

2

其中之一第一作者

蔡守秋

2

第一作者

四、一些现象的简单分析

(一)学科分析

1、法学刊物刊载环境法论文数量较少,高级别刊物较为少见。如《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仅有两篇环境法相关论文,其中一篇论文作者还是国际法学者;如果按照法律信息部统计的刊物,环境法论文数量还要大大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二:一是环境法学研究水平整体仍相对偏低;二是刊物编辑对环境法学不了解而产生的“偏见”。

2、刊物编辑的重要性凸显。刊载环境法论文较为突出的刊物,基本有熟悉环境法的编辑或者环境法在学校占有重要地位,典型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法商研究》、《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学杂志》、《当代法学》、《法学论坛》等也较为可观。当然,这里面不能排除有其他因素存在。

(二)科研院所分析

1、传统环境法学研究强校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十所院校发表论文总数即达到52篇,占论文总数的半数以上。

2、与其他法学学科不同,理工农林类院校利用后发优势,在环境法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年度研究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如北京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论文分析

1101篇论文中,由其他学科作者发表的论文仍占据不少分量,尤其是环境刑法的研究,占论文总数约10%。将其纳入环境法科研统计,可能引发争议。

2、论文研究对象较为分散,从已有论文看,极少有专注于同一主题的论文出现。

3、课题引导性趋势有所展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于地方立法项目和环境侵权救济项目等课题进行研究;如中国海洋大学关注于海洋生态保护。

4、自然资源法研究较为薄弱。

5、“具体法治”研究不足,抽象与宏观研究仍在主导。

6、与传统部门法沟通不足,如在《侵权责任法》制定过程中,环境法学界的声音极其微弱。

(四)作者分析

1、领军人物笔耕不辍。

2、中坚力量继续推进。2009年度,学术中坚仍是环境法学研究的绝对力量,占据环境法学论文发表的绝对优势。

3、学术新秀暂露头角。一批1980年前后出生的学术新秀在2009年度表现优异,显示了良好的学术潜力。如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巩固讲师(中国海洋大学法学博士)在《法商研究》和《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上各发表独著论文一篇,并以第二作者身份在《法学论坛》发表论文一篇,以3篇论文数居于领先地位;中山大学法学院谷德近讲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张璐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以2篇紧随其后;此外,华侨大学法学院刘超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王社坤博士后(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也表现优异。

环境法研究网(http://www.enlaw.org)编辑部

策划:张宝;执笔:张宝、杨玥

(感谢河海大学苏胜利同学的校正)

201068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