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到2日,“第三次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变化的21世纪里所共有的刑事法课题”在日本中央大学日本比较法研究所成功举行。
在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上,由前任日本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西田典之教授提议,鉴于在2011年7月22日逝世的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生前为中日两国刑法学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全体与会者为其默哀致敬。
当代中日两国刑法学者的学术交流始于1988年,日本著名刑法学家西原春夫教授等和中国老一辈刑法学家马克昌、高铭暄、苏惠渔等教授共同推动了中日两国刑法学界的深入交流。2006年以后,中日刑法学交流改为每两年分别在日本或中国举行一次学术会议,其特点乃是:“纯学术、小规模、更深入”研讨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刑法学问题。本次研讨会即是2006年以来第三次中日刑法学研讨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日方代表主要有:西田典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学习院大学教授)、椎桥隆幸(中央大学副校长、教授)、山口厚(日本刑法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只木诚(中央大学日本比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金光旭(成蹊大学法学部副部长、教授)、甲斐克则(早稻田大学教授)、曲田统(中央大学教授)、桥爪隆(东京大学教授)、小木曾绫(中央大学教授)等。中方代表有:陈兴良(北京大学教授)、梁根林(北京大学教授)、江溯(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张明楷(清华大学教授)、黎宏(清华大学教授)、谢望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刘艳红(东南大学教授)。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变化,追求更加完善的法体系的中国和相对稳定的法运用中追求变化的日本之间,面临着“变化的21世纪里所共有的刑事法课题”,以此为议题,中日双方的学者们齐聚一堂,从解释论和立法论两个侧面对两国刑事法学者共同感兴趣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重点研究了以下问题:(1)《作为义务》(报告人:黎宏——清华大学教授,曲田统——中央大学教授);(2)《正当防卫》(报告人:陈兴良——北京大学教授,桥爪隆——东京大学教授);(3)《被害者的承诺》(报告人:谢望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甲斐克则——早稻田大学教授);(4)《组织犯罪》(报告人: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小木曾绫——中央大学教授)。
《作为义务》分组会中黎宏教授提出了成立不真正不作为犯,必须立足于实质的作为义务论的立场,从行为人和被害者法益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加以考虑。
曲田统教授提出了不作为的因果设定与排他性支配才是成立不作为犯的立场,从行为人和被害结果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考虑。
《正当防卫》分组会中陈兴良教授重点讨论了我国刑法第20条3款的解释与应用。桥爪隆教授讨论了成立正当防卫的要素并介绍了日本陪审员审判与正当防卫解释所面临的问题。报告者互相提问当中对偶然防卫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被害者的承诺》分组会中,谢望原教授探讨了承诺之正当化根据的基础上,介绍数个案例并重点探讨了承诺在中国刑事审判中的适用。甲斐克则教授介绍了被害者的承诺的历史意义与现代意义后重点探讨了在医疗刑法中的应用。随着讨论的深入,最后不得不延长了讨论时间。
《组织犯罪》分组会中,贾宇教授介绍并探讨了我国当今面临的有组织犯罪的问题与情况。小木曾绫教授介绍并探讨了日本有组织犯罪及对策,并介绍了201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东京都暴力团条例》。学者们结合各自国家的状况进行了具有意义的探讨。
会后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参加会议的学者以及学生们的满意度高达百分百,并打破了中央大学研讨会参加人数最高记录(参加本次会议的人数达200余人)。这次研讨会不仅在学术上进行了前端的理论碰撞,给参加研讨会的日本学生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更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刑法与中国刑法学者们的魅力。会后,经中日双方学者协商,初步决定“第四次中日刑事法研讨会”将于2013年由西北政法大学在古城西安承办。(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李勇)
(编辑 汤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