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刑法思潮”特别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11-10-06 来源:北大法学院  作者:佚名
2011年9月26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主办的“当代刑法思潮”特别论坛——“刑法知识转型与犯罪论体系的去苏俄化”主题论坛在北京大学凯原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梁根林教授主持,由德国慕尼黑大学许内曼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和深圳大学法学院蒋慧玲教授担任主报告人,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储槐植教授、张文教授、王世洲教授、车浩副教授、江溯博士、清华大学劳东燕副教授、何庆仁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刘明祥教授、付立庆副教授、王莹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曲新久教授、阮齐林教授、方鹏博士、中国社科院刘仁文研究员、邓子滨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卢建平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赵微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勇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王政勋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杨兴培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李安教授、沈琪副教授、浙江大学高艳东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蔡道通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林维教授等三十余名刑法学者参加。
“当代刑法思潮”特别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论坛从8:30正式开始。论坛伊始,梁根林教授代表北大法学院对与会学者的来到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此次论坛的主题作了简要而风趣的介绍。梁教授指出,当前我国刑法学界争论最为激烈的理论问题是犯罪论体系问题,这一争论也引起了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许内曼教授的高度关注,以此为契机,北大法学院召开此次论坛,邀请许内曼教授及国内众多刑法学者参与“刑法知识转型与犯罪论体系的去苏俄化”的讨论,旨在推动我国犯罪论体系乃至整个刑法学的发展。
“当代刑法思潮”特别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共分为三个单元。上午进行的是第一单元,该单元由储槐植教授主持,许内曼教授担任主报告人,王莹博士担任翻译,阮齐林教授、王政勋教授、刘明祥教授以及劳东燕副教授担任主评人。在题为“中国刑法理论的去苏俄化——以构成要件理论为例的分析”的主题报告中,许内曼教授首先对中国刑法的飞速发展表示了肯定和赞赏,认为中国刑法典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同时他也指出,中国的刑法总则是散在的、独立具有意义的、但是无法构成整体的碎片,这会留下巨大的法律漏洞;其次,他认为苏俄刑法总论中没有构成要件概念,未对不法和罪责作区分,而苏俄刑法的无体系性这一缺陷也正是中国刑法需要去苏俄化的原因所在;最后,许内曼教授介绍了德国刑事不法构成要件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理论的教义学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倡导由不法和罪责组成的二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在精彩的报告之后,四位主评人分别就犯罪论体系的立法导向与司法导向、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犯罪论体系的简明与复杂、不法与责任的区分等问题与许内曼教授展开了讨论。
“当代刑法思潮”特别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论坛的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在下午继续举行。第二单元由卢建平教授主持,陈兴良教授作了题为“犯罪论体系的去苏俄化”的主题报告,夏勇教授、曲新久教授、刘仁文教授以及蔡道通教授担任主评人。在报告中,陈兴良教授首先对苏俄犯罪构成论进行了知识论的考察,认为苏俄在犯罪构成上存在以皮昂特科夫斯基为代表的教科书派和以特拉伊宁为代表的反教科书派的对立,前者主张犯罪构成的一般性、共同性与总则性,而后者坚持犯罪的具体性、个别性与分则性;其次,他描绘了苏俄犯罪构成论在中国的引入、中断、恢复重建的图景,并特别指出对中国刑法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教科书派的犯罪构成论;再次,他从规范分析、结构描述、功能考察三个方面对苏俄犯罪构成论与德日三阶层犯罪论体系进行了对比性的考察,论证了犯罪论体系去苏俄化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最后,陈教授指出,以三阶层取代四要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一选择无关历史与政治,只关涉学术与逻辑。报告之后,四位主评人在肯定报告巨大学术价值的基础上,围绕去苏俄化的概念、去苏俄化的是否必要、犯罪论体系之争是否无关政治与历史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四要件较三阶层有着明显的缺陷,但这种缺陷是可以改造的,而不是非去不可;有的学者建议,取消犯罪构成的概念,同时主张保留传统理论的合理知识;有的学者认为,犯罪论体系的目的在于准确定罪,在实现这一目的过程中,三阶层与四要件之间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还有学者强调,犯罪论体系的问题必然关乎历史政治。
“当代刑法思潮”特别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论坛第三单元由张文教授主持,蒋慧玲教授担任主报告人,王世洲教授、杨兴培教授、赵微教授、邓子滨教授担任主评人。蒋慧玲教授主题报告的题目是“俄罗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与定罪问题问题浅析——以特拉伊宁和库兹涅佐娃教授的理论观点为主要视角”。在这一报告中,蒋慧玲教授重点介绍了特拉伊宁和库兹涅佐娃关于犯罪构成的基本立场,认为前者区分了犯罪与犯罪构成并反对将犯罪四个方面视为犯罪构成因素,而后者进一步明确和体系化了犯罪构成理论;此外,她就定罪及其与犯罪构成的关系这一问题介绍了俄罗斯刑法学界的三个学派,并着力分析了其中的规范学派与实质学派的异同。在报告之后,四位主评人作出了精彩的点评。有的学者赞同去苏俄化的主张,同时又否认引入德日犯罪论体系的必要性,主张构建中国自己的犯罪论体系;有的学者在肯定报告对特拉伊宁与库兹涅佐娃有关观点介绍的基础上,对俄罗斯刑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者介绍了一些俄罗斯刑法学发展的动态信息;还有的学者认为苏俄犯罪构成论侧重于整体判断与实质判断,不利于保护人权,因而同意去苏俄化的命题,同时又对直接引进精英化的德日犯罪论体系表示了一定的担忧。18:30左右,论坛圆满结束。
                                  (图/徐然 文/邹兵建)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