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同志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充分肯定法学院发展成果
发布日期:2011-11-12 来源:人大法学院  作者:佚名

在当前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11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就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进行调研,并来法学院考察法学教育发展情况和成果展,充分肯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60年来取得的成绩。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一同考察。

上午九时四十五分,贺国强同志一行到达明德法学楼,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党委书记程天权、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党委书记林嘉等陪同下,参观了法学院院史陈列馆。贺国强同志详细听取了韩大元院长就人大法学院创办和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目标所作的汇报。

人大法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进入陈列室,贺国强同志首先注意到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的档案。作为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承担了为共和国培养和输送高层次政法人才的神圣使命。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韩大元院长详细介绍了人大法律系创建初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向贺国强同志展示了1952年10月政法委员会致人大法律系的信。人大法律系第二任主任何思敬同志于1952年制订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五年计划,计划书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同志亲自审阅了该计划并提出意见,董老建议增加招生名额,注意宣传和研究现行法令法规等具体内容,特别提出增加教材中中国部分的比重,注意研究中国情况,提高教员水平等。贺国强同志对法律系创立时期师生们所做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并询问了当时培养计划实施情况。

贺国强同志还饶有兴趣的观看了人大法律系第三任系主任杨化南同志的备课日记和教研室讨论教学工作的会议记录、人大法律系第一届研究生的毕业证书、第一届本科生的课堂笔记等文物以及逾千万字的人大法学院60年院史档案资料汇编。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在展现人大法学院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教材展柜前,贺国强同志驻足观看,认真听取韩大元院长的详细汇报。从50年代开始,人大法律系强调法学研究与教学的主体性,力求实现法学教育的中国化,讲义的编写重点开始从苏联部分逐步转向中国部分,法律系各教研室组织编写各门课程的讲义和授课教材。改革开放后,司法部、教育部开始组织全国政法院系骨干教师统编各学科教材,人大法律系教师全面参与,参编教材21种,撰稿者计31人次。进入新世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写了《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包括国家教育部确定的14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还包括必修和选修的法学各领域、各新兴学科教材以及有关学科的教学参考书、案例分析教材。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展览室中有多幅人大院教授为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常委会讲课的照片,1986年7月,孙国华教授以“对于法的性能和作用的几点认识”为题给中央领导集体讲授了法学基础理论方面课程,被称为"中南海讲课第一人",此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有9名教师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常委会讲授法制课程达15次之多。贺国强同志仔细看了孙国华教授当时的讲稿,对人大法学院教授们对推动法治方面起到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编纂出版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实务界交流合作的标志性研究成果.韩大元院长介绍说“从1992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专家学者组成编辑部,每年从全国数百万个案例中精选出400多个有代表性的审判案例,汇编成册,分别用简体汉字、繁体汉字、英文出版,也向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海外发行”。贺国强同志充分肯定了《审判案例要览》反映我国审判工作概貌,他指出,《审判案例要览》为指导审判实践,促进法学研究,让世界了解中国法律、向海内外介绍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认真总结经验,继续编好,扩大影响。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贺国强同志认真翻看了人大法学院教师编写的《贪污贿赂罪疑难解析》、《〈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国内法协调机制研究》等有关反腐败法律问题和廉政建设的研究著作,他指出,加强廉政建设要靠法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此怎么看、怎么判断非常重要,法学界还要不断加强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多出成果。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当得知从2010年开始,作为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时,贺国强同志表示了关注并详细询问有关培养情况。韩大元院长汇报说,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教授与来自反贪反渎一线的专家共同指导,包括最高检反贪总局局长在内多位专家出任兼职教授。目前已招收2010级30名研究生、2011级18名研究生。贺国强同志肯定了法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夸赞中国人民大学与最高检察院联合培养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等工作开展得有实效、有内涵。同时,韩大元院长还向贺国强同志介绍了人大法学院与中纪委合作举办的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情况,先后有80名纪检干部参加了学习,对于促进理论与纪检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反腐倡廉工作专业化、法制化、规范化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贺国强同志还了解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俄罗斯联邦立法与比较法研究所合作开展反腐败方面的国际合作情况,认为反腐败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双方结合本国实际的法律与创新发展,要注意借鉴国外反腐败法制建设的合理经验,共同就反腐败机制建设进行合作交流。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人才培养是人大法学院的核心工作,人大法学院始终强调“人文情怀、崇尚法治、追求真理、奉献社会”,在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综合素质的养成的同时,人大法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贺国强同志观看了人大法学院学生在学术科研、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面活动的图片等展品,其中有2001年5月人大法学院法律援助志愿者为农民工进行普法宣传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汇报的照片,也有法学院学生志愿参加临终关怀活动所写的日记,还有法学院学生到非洲参加志愿服务并获得联合国爱心大使的证书等。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在一组反映人大法学院学生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性机构的图片前,韩大元院长介绍说,目前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机构和组织中,中国法学院培养的人才所占比例还不高,人大法学院推出学生国际化培养计划,致力于为中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法律事务和专业知识、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国际和地区舞台上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优秀国际型法律人才。近年来推行“学术大师培养计划”,选拔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开展海外游学计划和国际“学生圆桌会议”,把学生国际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贺国强同志对此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我们未来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作用,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法律人才,能够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法律事务。韩大元院长还就人大法学院举办“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推动中国法学教育走向世界的工作情况向贺国强同志做了详细汇报。

韩大元院长还向贺国强同志介绍了法学院近年来在党建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参观法学院院史展览之后,贺国强同志与老师教授代表、从五十年代开始参与刑事法律制定的高铭暄教授、获得四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颁发聘书的香港和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许崇德教授、首位为中央政治局讲法制课的孙国华教授进行了亲切交谈。贺国强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是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奠基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老教授们为中国法制发展、法学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今后继续推进法学教育事业发展,为依法治国贡献力量。当得知几位老教授都任教近六十年,贺国强同志对老教授们深情地说“感谢你们做出的贡献,请多保重!”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随后,贺国强同志在明德法学楼大厅内参观了以世界五大法系为主题的《方圆天地,法定四方》浮雕,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大师系列”图片。韩大元院长首先向贺国强同志介绍了曾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全国第一流的法学家” 的人大法律系第二任系主任何思敬教授。 何思敬教授曾任延安大学第一任法学院院长,1945年他随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 担任中共代表团法律顾问,参加了共同纲领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即五四宪法的起草工作,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接着,韩院长向贺国强同志介绍了已故人大法学院名誉院长曾宪义教授,为推动中国法学教育走向世界做出的贡献。程天权书记也特别提到2000年时,在曾宪义教授倡导下我国法学界与世界各国著名法学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法制建设和法学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

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

参观结束时,贺国强同志高度评价了人大法学院取得的成就。韩大元院长表示,贺国强同志视察人大法学院,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人大法学院将推进法学教育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法学院。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王伟,中央纪委秘书长崔少鹏,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教育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叶青纯,中央纪委、教育部、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文/路磊 图/网新社 刘长鑫 朱可然 梁越 姜东昊)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