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示名单
发布日期:2012-01-04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作者:佚名
|
2011年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示名单 |
|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7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 |
陈曙光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
2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及其话语体系初步建构研究 |
李军林 |
湖南工业大学 |
|
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 |
刘建军 |
中国人民大学 |
|
4 |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评析 |
梁怡 |
北京联合大学 |
|
5 |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 |
曾瑞明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6 |
马克思哲学中的“以人为本”研究——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文本解读 |
陈尚伟 |
天津师范大学 |
|
7 |
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 |
陶火生 |
福州大学 |
|
党史·党建(3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研究 |
黄延敏 |
首都师范大学 |
|
2 |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 |
黄修荣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
3 |
西方政党发展路径及现代性变革 |
赵宬斐 |
杭州师范大学 |
|
哲学(15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 |
郗戈 |
中国人民大学 |
|
2 |
有无“之间”——庄子道论释读 |
高利民 |
内蒙古财经学院 |
|
3 |
融合和发展——阳明心学之研究 |
何静 |
宁波大学 |
|
4 |
“三教合一”之心——王夫之佛道思想研究 |
肖建原 |
陕西师范大学 |
|
5 |
熊十力思想体系建构历程研究 |
李祥俊 |
北京师范大学 |
|
6 |
中国神话的生态伦理审视 |
康琼 |
湖南商学院 |
|
7 |
知识与进步 |
曹建文 |
湖南文理学院 |
|
8 |
康德与直观 |
王建军 |
南开大学 |
|
9 |
解读《存在与时间》 |
王路 |
清华大学 |
|
10 |
科学哲学:基本范畴的历史考察 |
安维复 |
华东师范大学 |
|
11 |
非线性科学与决定论自然观变革 |
林夏水 |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
|
12 |
中国科技软实力的发展战略研究 |
冯留建 |
北京师范大学 |
|
13 |
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以格奥尔格·西美尔为例 |
赵岚 |
成都理工大学 |
|
14 |
意义、真理与逻辑学概念 |
刘叶涛 |
燕山大学 |
|
15 |
概称句推理研究 |
张立英 |
中央财经大学 |
|
理论经济(10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及其就业效应研究 |
魏浩 |
北京师范大学 |
|
2 |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变迁及其绩效研究 |
兰日旭 |
中央财经大学 |
|
3 |
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天津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动因(1860-1949) |
董智勇 |
天津师范大学 |
|
4 |
政府情报与近代日本对华经济扩张 |
王力 |
浙江财经学院 |
|
5 |
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研究 |
李琳 |
湖南大学 |
|
6 |
横向并购反垄断控制中的效率抗辩研究 |
余东华 |
山东大学 |
|
7 |
技术进步、国际贸易与经济转型 |
殷德生 |
华东师范大学 |
|
8 |
基于多方法融合的中国教育经济学知识图谱:1980—2010 |
黄维 |
长沙理工大学 |
|
9 |
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 |
王如渊 |
西华师范大学 |
|
10 |
非正规金融:根源、运行与演进 |
杨农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
|
应用经济(5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大国竞争的金融战略 |
陈雨露 |
中国人民大学 |
|
2 |
普惠金融——中国农村金融重建中的制度创新与法律框架 |
王曙光 |
北京大学 |
|
3 |
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 |
韩忠亮 |
北京大学 |
|
4 |
中国环境经济的现代理论与政策研究 |
曹洪军 |
山东财政学院 |
|
5 |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
王文军 |
陕西师范大学 |
|
政治学(4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依法执政的制度化建设研究 |
石文龙 |
上海师范大学 |
|
2 |
中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与实践 |
王建军 |
四川大学 |
|
3 |
冷战迷局与发展悖论——冷战后国际“民主化”的经验与教训 |
张树华 |
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 |
|
4 |
美国立宪的哲学基础与制度资源 |
宋玉波 |
西南政法大学 |
|
法学(20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汉魏律章句学研究 |
龙大轩 |
西南政法大学 |
|
2 |
《龙筋凤髓判》笺注 |
蒋宗许 |
西南科技大学 |
|
3 |
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 |
孙家红 |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
|
4 |
清末民初民事习惯法对社会的控制研究 |
马珺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
5 |
西法东渐的思想史逻辑研究 |
支振锋 |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
|
6 |
司法裁判中论证有效性的法哲学研究 |
张玫瑰 |
郑州大学 |
|
7 |
中国宪法权利体系完善研究 |
刘茂林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
8 |
财政转型的宪法原理 |
周刚志 |
厦门大学 |
|
9 |
行政法学视野下的公法权利理论问题研究 |
徐以祥 |
西南政法大学 |
|
10 |
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研究 |
庞冬梅 |
黑龙江大学 |
|
11 |
合同法分则研究 |
王利明 |
中国人民大学 |
|
12 |
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研究 |
袁震 |
西北政法大学 |
|
13 |
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制度变革研究 |
王太平 |
湘潭大学 |
|
14 |
公司法实施问题研究 |
钱玉林 |
扬州大学 |
|
15 |
社会变迁中的中国金融法理论与实践 |
冯果 |
武汉大学 |
|
16 |
金融消费者保护统合法论 |
杨东 |
中国人民大学 |
|
17 |
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桑东莉 |
郑州大学 |
|
18 |
证券市场国际化法律制度研究 |
邱润根 |
南昌大学 |
|
19 |
中国国际私法的制度生成研究 |
宋晓 |
南京大学 |
|
20 |
国际河流法的理论与实践 |
王志坚 |
河海大学 |
|
社会学(1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多元视阈中的河湟:族群互动、文化认同与地缘关系 |
马建春 |
暨南大学 |
|
民族问题研究(4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中国藏学史(1949-2005) |
王启龙 |
陕西师范大学 |
|
2 |
乌裕尔河畔五家子村柯尔克孜族研究 |
于学斌 |
黑龙江大学 |
|
3 |
《清水江文书·贵州民族文化宫杨有赓赠藏卷》(整理校注) |
龙宇晓 |
贵州大学 |
|
4 |
青山正补墙头缺——元曲里的民俗 |
陈旭霞 |
河北省社科院 |
|
国际问题研究(1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21世纪南亚国际关系研究 |
胡志勇 |
上海社科院 |
|
中国历史(20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 |
王学典 |
山东大学 |
|
2 |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与殷礼研究 |
章秀霞 |
河南省社科院 |
|
3 |
《逸周书》新研 |
张怀通 |
河北师范大学 |
|
4 |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 |
张富祥 |
山东大学 |
|
5 |
从诸子之学到官方经学——儒学由先秦至汉的转变研究 |
梁振杰 |
河南大学 |
|
6 |
教育与两汉社会的整合研究 |
郝建平 |
包头师范学院 |
|
7 |
元代学者与文献 |
邱居里 |
北京师范大学 |
|
8 |
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以太原王氏为中心 |
王洪军 |
曲阜师范大学 |
|
9 |
明代的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 |
钱茂伟 |
宁波大学 |
|
10 |
明代九边史地研究 |
刘景纯 |
陕西师范大学 |
|
11 |
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 |
梁勇 |
西南政法大学 |
|
12 |
晚清华洋商事纠纷研究 |
蔡晓荣 |
福州大学 |
|
13 |
清至民国婺源县村落契约文书辑录 |
黄志繁 |
南昌大学 |
|
14 |
论清末民初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性流变 |
岑红 |
徐州师范大学 |
|
15 |
20世纪30年代的自由教育与国民党党化教育之争——以《独立评论》为中心的探讨 |
张太原 |
中共中央党校 |
|
16 |
孙中山评传 |
林家有 |
中山大学 |
|
17 |
近代浙江地方银行研究 |
张朝晖 |
西南大学 |
|
18 |
中国近代铁路体制演变史(1835—1949) |
寇兴军 |
中国铁道学会 |
|
19 |
中国邮政通史 |
叶美兰 |
南京邮电大学 |
|
20 |
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研究 |
勇素华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世界历史(4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报界研究 |
孙继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2 |
中东库尔德问题研究 |
敏敬 |
兰州大学 |
|
3 |
澳大利亚混血土著问题研究 |
杨洪贵 |
西华师范大学 |
|
4 |
近代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衰——农业与农民现代化的再探讨 |
文礼朋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考古学(2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考 |
张朋川 |
苏州大学 |
|
2 |
两河流域:从农业村落走向城邦国家 |
杨建华 |
吉林大学 |
|
宗教学(3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汉传佛教伦理思想研究 |
董群 |
东南大学 |
|
2 |
元代也里可温综论 |
唐晓峰 |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
|
3 |
近代华东民间秘密互助团体太谷学派的生存与信仰研究 |
朱季康 |
扬州大学 |
|
中国文学(37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论语》校释辨正 |
周远斌 |
山东师范大学 |
|
2 |
《晏子春秋》研究史 |
刘文斌 |
常州工学院 |
|
3 |
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 |
孙宝 |
西华师范大学 |
|
4 |
历代赋学批评资料整理 |
孙福轩 |
浙江大学 |
|
5 |
经学文献的衍生和通俗化——以近古时代的传刻为中心 |
顾永新 |
北京大学 |
|
6 |
王维诗歌接受史研究 |
袁晓薇 |
合肥师范学院 |
|
7 |
罗隐集校笺 |
李定广 |
上海师范大学 |
|
8 |
宋元之际士人阶层分化与诗学思想研究 |
史伟 |
东华大学 |
|
9 |
王实甫《西厢记》汇评 |
杨绪容 |
上海大学 |
|
10 |
奎章阁文人群体与元代中期文坛 |
邱江宁 |
浙江师范大学 |
|
11 |
明诗文学生态研究 |
郭万金 |
山西大学 |
|
12 |
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中朝诗歌交流系年 |
赵季 |
南开大学 |
|
13 |
清代骈文史 |
杨旭辉 |
苏州大学 |
|
14 |
清初小说与士人文化心态 |
杨琳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
|
15 |
桐城派编年 |
俞樟华 |
浙江师范大学 |
|
16 |
吕留良诗笺释 |
俞国林 |
中华书局 |
|
17 |
刘大白评传 |
刘家思 |
绍兴文理学院 |
|
18 |
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 |
付祥喜 |
广州大学 |
|
19 |
20世纪中国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
吴其南 |
温州大学 |
|
20 |
中国新诗传播的理论维度与有效经验 |
梁笑梅 |
西南大学 |
|
21 |
大众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歌词研究(1900-1940年代) |
傅宗洪 |
西华师范大学 |
|
22 |
成长的写作——张洁论 |
周志雄 |
山东师范大学 |
|
23 |
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发生学及文人心态的考察 |
刘怀荣 |
青岛大学 |
|
24 |
先秦道家诗性精神研究 |
王凯 |
青岛大学 |
|
25 |
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 |
张明 |
曲阜师范大学 |
|
26 |
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 |
孙海燕 |
北京语言大学 |
|
27 |
历史题材文学系列研究(5册) |
童庆炳 |
北京师范大学 |
|
28 |
“诗与哲学之争”的审美现代走向 |
张奎志 |
黑龙江大学 |
|
29 |
文学文本解读学 |
孙绍振 |
福建师范大学 |
|
30 |
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
赵德利 |
宝鸡文理学院 |
|
31 |
“寻根话语”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境遇 |
吴雪丽 |
西南民族大学 |
|
32 |
中国当代小说生态批判主题研究 |
黄轶 |
苏州大学 |
|
33 |
北京审美文化史 |
邹华 |
首都师范大学 |
|
34 |
新中国电影美学史(1949—2009) |
金丹元 |
上海大学 |
|
35 |
戏剧学导论 |
顾春芳 |
北京大学 |
|
36 |
后现代语境下的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 |
李舫 |
人民日报社 |
|
37 |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研究 |
张玉能 |
华中师范大学 |
|
外国文学(7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 |
蒋承勇 |
浙江工商大学 |
|
2 |
《中国丛报》与美国现代中国学之发肇 |
尹文涓 |
首都师范大学 |
|
3 |
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 |
朱振武 |
上海大学 |
|
4 |
布尔加科夫魔幻叙事传统探析 |
许志强 |
浙江大学 |
|
5 |
索罗金小说的后现代叙事模式研究 |
温玉霞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
6 |
转型中的社会:奈保尔作品研究 |
杜维平 |
首都师范大学 |
|
7 |
美国文学大辞典 |
虞建华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
语言学(11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中古汉语“完成”语义范畴研究 |
帅志嵩 |
北京语言大学 |
|
2 |
《世说新语》与《贤愚经》词汇比较研究 |
鲍金华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3 |
汉语儿童早期语言的发展 |
张云秋 |
首都师范大学 |
|
4 |
跨文化语境中的人际距离研究 |
綦甲福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
|
5 |
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 |
吴云芳 |
北京大学 |
|
6 |
地理语言学和衡山南岳方言地理研究 |
彭泽润 |
湖南师范大学 |
|
7 |
阿尔泰语系同源词鉴别方法研究——以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语言为例 |
敖特根其其格 |
中央民族大学 |
|
8 |
《汉语大词典》研究 |
李申 |
徐州师范大学 |
|
9 |
汉蒙常用词词典 |
巴特尔 |
内蒙古社科院 |
|
10 |
性别视角下的译者规范:20世纪初叶中国首个本土女性译者群体研究 |
罗列 |
西南财经大学 |
|
11 |
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 |
潘钧 |
北京大学 |
|
新闻学与传播学(2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以徽州出版与徽商为中心 |
秦宗财 |
安徽师范大学 |
|
2 |
风险社会的媒体传播研究:社会建构的视角 |
郭小平 |
华中科技大学 |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4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中国编辑思想史研究 |
吴平 |
武汉大学 |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文图书出版发行编年史(1949——1979) |
何明星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3 |
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基于地区差距的理论与实证 |
俞立平 |
宁波大学 |
|
4 |
英汉双解经济与管理综合大词典 |
李桂山 |
天津理工大学 |
|
管理学(6项)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工作单位 |
|
1 |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辨识模式与预警防控体系研究 |
张友棠 |
武汉理工大学 |
|
2 |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吴业苗 |
南京师范大学 |
|
3 |
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魏中龙 |
北京工商大学 |
|
4 |
红色旅游开发绩效评价研究 |
阎友兵 |
湘潭大学 |
|
5 |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估方法与管理体系创新研究 |
潘彬 |
温州大学 |
|
6 |
基于心理所有权的组织知识治理机制研究 |
田鹏 |
华中师范大学 |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