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第九届国际法论坛——“发展中的国际法与全球治理”于2012年11月17-1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意大利、荷兰、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8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陈泽宪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寅教授在开幕式致辞。武寅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发展变化给国际法和国际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崭新的视角。如何加强全球治理,构建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武院长在讲话中对如何加强中国国际法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国际法理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法研究关切国家利益和外交大局。近年来,海洋领土争端、气候变化、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改革、贸易争端等均面临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国际法提供理论支持,国际法学界面临艰巨使命。二是中国硬实力的增强尚未能转化为相应的软实力,突出表现为在国际规则的制订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微弱,仍主要扮演旁观者、接受者的角色,这与中国的地位不符。因此,中国今后应以创新的勇气,积极参与规则的创制,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国际法研究与国内法研究应紧密结合进行。武院长最后肯定历届国际法论坛所取得的成绩,并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本届论坛的与会代表有专家学者、法官、外交官、律师、商务部官员等,专业背景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大家济济一堂共同交流、相互切磋,打破所谓专业分野,开启了国内国际法研讨的新形式。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有40位代表围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领域中的众多重点、热点、前沿问题作了主题报告。报告的主题具体涉及国际法的发展趋势、联合国的改革、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关系、国际人权法与国家豁免权的关系、国际人权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人权的国际监督机制、国际人权立法动态、难民保护、侨民保护、领事保护、保护的责任、国际刑事法院、国际罪行及其归责问题、国际司法机构的咨询管辖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土争端与海洋划界、跨界污染与赔偿;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方法的多元化、多元正义与国际私法、“直接适用的法”、外国法的查明;世贸组织的改革动向、世贸组织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中国与美欧贸易摩擦、中美双边投资条约、欧元区危机、金融领域的全球法律实体标识系统、环境与能源法等等,议题丰富、视角多元。代表们的主题报告既有对基础理论的探析,也有对具体制度的研究;既有对法律条文的解析,也有对最新案例的跟踪;有理论研究,有实证研究,有跨学科研究,有比较研究。研讨中不乏真知灼见,也不乏观点的交锋,讨论热烈、气氛活跃。整整两天紧张、充实的研讨后,与会代表仍感意犹未尽。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陈泽宪教授在闭幕致辞中所指出的,本届论坛的主题“发展中的国际法与全球治理”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国际法如何与国际治理方式的转变相适应是当下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
本届论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