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2点,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明理楼四层大会议室召开了“《清华法学》与《中外法学》第一届编辑经验交流会”。本次会议由《清华法学》与北京大学《中外法学》联合举办、《清华法学》编辑部具体承办,主要由两刊编辑人员一同参加,此外会议还特别邀请了舒国滢教授、孙宪忠教授、王保树教授、陈兴良教授、王亚新教授等数位我国法学界具有学术清望的著名学者作为特邀嘉宾到会做主题发言。与会人员除了《清华法学》主编林来梵教授、《中外法学》主编梁根林教授之外,还包括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申卫星教授、《清华法学》副主编韩世远教授和何海波教授、郑尚元教授、陈卫佐老师、程洁老师、程啸老师、陈新宇老师、聂鑫老师、劳东燕老师、徐雨衡老师,《中外法学》副主编刘燕老师、傅郁林老师、章永乐老师、江溯老师。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晗老师、博士后何隽老师、王帅一老师、汤文平老师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为四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由《清华法学》副主编韩世远教授主持,他介绍了特邀嘉宾,并请两刊主编分别介绍了出席会议的两刊编辑,接着是两刊主编分别致辞,最后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申卫星教授致辞。林来梵教授在致辞中谈到,学术期刊是学术界的一种公器,学术期刊的编辑具有学术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为此必须重视学术标准和学术评价;《清华法学》与《中外法学》均是具有学术追求的学院派法学期刊,希望能通过编辑经验的交流更好地提高刊物的学术品味。梁根林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学术标准和学术评价比较繁杂不一,希望通过交流达成一定的共识。申卫星教授致辞说两刊作为我国法学界有影响力的刊物,希望可以在当前的状况下引导学术评价和学术标准。
第二单元为特邀嘉宾主题发言,由林来梵教授主持。舒国滢教授通过自己曾经负责编辑《比较法研究》杂志的经验为例证,谈到目前在法学领域学术标准尚未确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学问关乎学术的标准,所以要清除掉劣质知识产品,以学术为公器的刊物在这方面要有担当。孙宪忠教授通过自己研究的民法展开来谈,他通过民法科学化的过程和发展阶段,指出当前民法学研究和实践的不足,希望可以通过民法科学化实现法律价值逻辑的统一和整合,实现法律裁判的统一性,他希望刊物可以多注重比较法和民法的研究。王保树教授谈到当前学术浮躁的大背景下,法学论文如何创新、如何解决实际问题都是挑战;刊物在很多方面可以引导法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并可以注意扶植青年学者。陈兴良教授认为,学术评价有学术创新、学术价值、学术风格三个面向,他就这三个面向的实际内容谈了刊物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及应起到的作用。王亚新教授认为,学术标准和学术评价与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两个概念紧密相连,而法学与意识形态的混同、法学舶来性及法学教育的非常规发展,都阻碍了法学学术标准的建立。
第三单元为两刊编辑交流发言,由梁根林教授主持。两刊编辑相继发言,就刊物的学术风格定位、用稿倾向、匿名评审、稿件质量、关系稿件、合作稿件、刊物的论文引用率、刊物的论文自发率等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第四单元为总结,由何海波教授主持,梁根林教授和林来梵教授分别作总结发言。他们概括了这次编辑交流会的内容要点,并对两刊未来的合作规划做出了展望,其中,梁根林主编承诺,两刊第二届编辑经验交流会将由《中外法学》承办。会议在交流经验,砥砺共进的融洽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