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发布日期:2013-05-06 来源:人大法学院  作者:佚名

2013年5月4日上午,《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行。本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系列的第三部。全书秉持“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的实证研究风格,分别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员等各类法律工作者的历史沿革、法律规定、组织机构、人员及其构成、执业纪律监督、职能和经费收入等内容,全面展示了中国各类法律工作者的客观面貌。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大会现场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春生、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所长黄太云、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教授、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副司长姜晶、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林文学、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杜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副院长龙翼飞教授、刘明祥教授、胡锦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朱景文教授以及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工业与信息化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仲裁委员会等法律职业者、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法律发展报告》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品牌,在国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大量的引用,成为外国学者了解中国法律发展和法律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对树立我国法治的正面形象,澄清一些误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希望继续发扬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整体优势,公正、客观地评价我们国家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的综合发展情况,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客观、科学、可靠、完整的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致辞

中央司改办副主任兼中央政法委研究所所长黄太云、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在致辞中对该书的出版和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且高度评价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律发展系列报告以及该系列报告所采用的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希望大家更加关心我国法律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共同推动中国法律工作者职业化的建设、完善与健全,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永强社长表示,作为报告的出版方,会努力地把《中国法律发展报告》这套图书做成学术精品。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所长黄太云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本报告选择了对中国法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以问题为导向,这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中国法治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责任。他希望报告能够改进法学的研究方法,更加强调实证的研究。韩大元教授介绍说该报告体现的理念主要有四点。第一,以中国为出发点,以世界的眼光看问题。第二,既关注到司法的大众化,也考虑到司法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并对此作出思考。第三,客观地探讨了法律职业者的生存环境和制约法律职业者应有的职业尊严的体制因素。第四,兼顾中国和国际视野,在司法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司法制度之间寻找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致辞

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教授主持。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春生首先指出:中国法律发展报告的职业化课题相当好,反映了人民大学学风好,突出了“问题意识”和充分的实证研究,切合时机。他还建议未来应关注立法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春生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景文教授做了《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的主题报告。朱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关系较为简单,靠朴素的法律理念就可以解决问题;改革开放后,出现了社会关系复杂化和利益的多元化,形势的变化要求职业化。随后,朱景文教授介绍了职业化对其他法律工作者的影响,并以人民调解员数量和调解纠纷数量的变化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朱教授进而分析指出:中国法律职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主要体现为地方上的不平衡: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此外,还需要注意司法腐败问题和涉诉信访问题。最后,朱教授得出四点结论:1. 我国法律职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2. 我国法律职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我国纠纷解决;3. 要处理好司法独立与司法责任、司法监督之间的关系;4. 在注重法律职业数量和专业素质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司法腐败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景文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学术研讨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戴玉忠教授、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姜晶副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田禾研究员、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晨光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傅郁林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林文学博士、《中国法律》总编董彦斌博士、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争议解决中心常务副主任兼北京调解联盟秘书长郭玉忠、北京市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陈福勇博士分别结合各自的职业经历体验和学术研究成果,发表了精彩的评议和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中国人民大学戴玉忠教授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姜晶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田禾研究员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晨光教授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北京大学法学院傅郁林教授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林文学副庭长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中国法律》总编董彦斌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北京调解联盟秘书长郭玉忠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

北京市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陈福勇评议

2007年,朱景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推出了《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决定将“中国法律发展报告”纳入中国人民大学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系列,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四大报告之一。中国法律发展报告受到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重点标志性项目的资助。自2010年以来,该系列报告先后推出了《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0:中国立法60年》、《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1:走向多元化的法律实施》。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今年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要求,把建设平安中国、建设法治中国、打造过硬队伍作为政法工作的奋斗目标来追求。最高人民法院近期的工作重点也转向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所有这一切,都对法律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大背景下,《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适时而出,为中国法律工作者、法律职业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宽厚的平台,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