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上海大学法学教育三十五周年庆典暨“法学教育转型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主题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教授,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松教授,复旦大学原副校长施岳群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兄弟高校的教授及部分校友,以及上海大学法学院现任和历任的领导、教师、历届毕业校友400余人出席大会。
在上海大学法学教育三十五周年庆典上,法学院院长沈四宝教授希望上大法学院在校友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进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上海大学法学院建设成为著名的法学院,把上海大学法学院办成天下英才争竞相选择的法学院。大会表彰了上海大学法学院35周年来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教师代表,法学院执行院长李清伟教授宣读获得法学院杰出贡献教师的名单。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教授颁发证书,沈四宝院长为获得殊荣的各位老教师赠送纪念品。获奖教师代表、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主任、原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主任徐逸仁教授,作为法学教育三十五年的亲历者,他对校友分会的成立和法学院取得的长足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寄语法学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院首届毕业生、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国内著名的刑事辩护律师翟建校友,代表优秀校友发言。他结合自身刑事辩护的从业经历阐释了他所认识到的“法律人”的真正内涵。法学院前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教授,对上大法学院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法学院近五年来发展所取得的进步表示祝贺,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法学院的发展;陶鑫良教授作为现任教师代表发言,他对上海大学法学院三十五周年的发展充满了自豪感,并对上海大学法学学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2010级本科生俞胜杰同学代表全院在校学生发言,他结合在法学院学习生活的感悟,表示要以学长们为榜样,争当一名优秀的上大法律人。上海金融学院法学院院长薄海豹教授,代表兄弟学校法学院对上海大学法学院校友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对上海大学法学教育三十五周年庆典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对法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希望法学院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上海大学法学学科能继续更好更快的发展。
上海大学法学教育三十五周年庆典,标志着上海大学法学院和法学学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青壮年时期,上海大学法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内法学界的帮助和支持,也得到了国内法学界的普遍认可。
“法学教育转型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主题论坛围绕“法学教育转型与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法学教育转型与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两大主题展开。
首先由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俊敏教授主持法学教育转型与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论坛。中国政法大学王卫国教授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做了阐述,明确指出法学教育要培养学生公平、正义、对善的追求,要传承中国的文化,培养中国的法学人才。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赵万一围绕着法学教育转型,畅谈法学院教育为什么要转型、往哪里转型、怎么转型三个问题。上海法学会港澳台法律研究会顾问庄金锋教授从自身体会有感而发,社会仅有法律是解决不了的,在工作中要跳出法学领域。对于上海大学法学院将来发展的方向,庄教授认为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发展计划是扎实的,有国际化视野,有很好的底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宋锡祥教授从微观着眼,指出国家核心主干课程是要保持的,培养国家紧缺人才要结合学校特色,调整学校专业选修课,如有的学校是法学与会计相结合,有的学校是法律与英语相结合。上海大学法学院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知识产权和仲裁,要错位竞争,培养复合型人才。上海大学法学院陈剑平教授认为法学教育转型主要落在课程设置、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上。当前的课程设置存在不适应需求的问题;学生中也存在不能踏实啃专著来夯实理论基础、过于实践,口头表达不行,文字能力差的问题;教师群体应该博览全书,要有清晰的口头表达能力,应该有师德,关心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建勇在自由发言阶段,从时代变迁与发展中看法学教育,从经济时代法学服务于经济;法学时代来临,法治写进宪法;2019年以后社会管理转型;2039年进行整治体制改革,法学不是为政治学服务等方面阐述了法学院教育转型。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教授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总结,指出法学教育主要需求在于运用。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校情况也不一样,应流利分层培养学生,应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分类指导的要求,考虑错位发展,扬长避短。
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秀全教授主持法学教育转型与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论坛,围绕法学教育转型探讨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高级法律专务江子浩、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方正杰、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邓刚宏副教授分别作交流发言,由上海大学法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清伟教授点评。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高级法律专务江子浩认为要成为合格的法律工作者,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要有社会阅历,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要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方正杰认为应用型法律人才要有止于至善的精神,要有与人为善的情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邓刚宏副教授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海大学法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清伟教授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指出法学教育转型是世界性的命题。美国的法学教育从英国师徒式教育发展到本科后教育,继而发展到诊所教育,进而发展到法律援助。诊所教育是在学校里面学技术,而法律援助是培养学生的公益心。李教授认为中国的法学教育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技术、法律伦理,还要给学生补上经验这一课,在前面四个基础上,还要加强能力的培养。同时,李院长还阐述了上海大学法学院创特色、重实践、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发展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走国际化办学道路,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培养法界精英和治国理政的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