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13-06-22 来源:法大  作者:佚名

全国首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成功举行

2013年6月20日,全国首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花园饭店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国际法学院,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中共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和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承办。

首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全球治理变革与国际法治创新”,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央编译局、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外交学院、厦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外交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国际安全研究》杂志社等2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和杂志社的60多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会,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开幕式及欢迎仪式由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政法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进教授、著名政治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会长陈岳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言。

全国首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成功举行

黄进校长指出,此次论坛是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主办的、横跨政治学、国际法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多学科的学术盛会。此次会议的举行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成为时代需要,全球学成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时代背景相契合,如何在时代的约束条件下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任务。全球治理既要重视人类的共同利益,也要重视国家、国际和全球三个治理层次的协调,实现全球治理,尤其需要重视全球治理的法治化。黄进校长并进一步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建设情况,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学学科的建设情况。俞可平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研究需要最宽广的眼界,探索人类和全球发展的普遍趋势和普遍规律,全球治理应当以问题为场域,打破学科和国家的研究界限,坚持基础研究为先,重视扎实和原创性的研究,此外,应当重视多边对话,鼓励建立国内的研究网络和国际的对话网络。陈岳教授认为全球化固然始于经济领域,然而当今人类社会生活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和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全球化加强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全球学研究和“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的举办正逢其时。

在随后的主题发言中,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曾令良教授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上,提出全球治理与国际法的时代特征的命题,并以此阐述全球治理与国际法在不同时代的互动特点。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认为,进入新世纪后全球治理面临着失灵的困境,并且引发了国家主义的回归,主张坚持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承认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现实作用,但强调多元行为体的平等对话与合作,避免国家中心主义。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徐崇利教授阐述了在当前跨国法律体系中,国家间制定的硬法与非国家行为体制定的软法之间形成的“中心——外围”的构造模式,认为国际硬法居于跨国法律体系之中心,国际软法具有事实上的效力以及功能上的优势,是跨国法律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吴志成教授深入分析了造成全球治理需求和全球治理效果之间的鸿沟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大国合作治理滞后于世界多极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发展失衡失控;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分歧,全球治理机制面临的合法性危机,以及国内事务外化对国际合作的负面影响。

在开幕式和主题发言之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治理的新环境与新走向”、“国际法视角下的全球治理”、“中国与全球治理”和“全球学与全球治理研究新议题”等专题展开深入热烈的讨论。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就会议主题发表各自的看法,讨论既涉及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涉及到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的统和与协调。

蔡拓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这是一次有规模、有深度、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特点的学术会议。会议突出了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这一主题,对全球治理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新走向进行了深入探讨,注意到在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中国家主义的回归,强调了全球主义、地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协调的重要性,强调了要平衡全球治理与国内治理,强调要开辟全球治理的新路径,开创全球学研究的新层面。

首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的成功举行,有力推动了中国政法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全球学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不同高校和科研单位间、不同学科间的对话与交流。与会专家学者鼓励论坛制度化进行下去,以推动相关研究的展开和学术繁荣。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