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刑法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高铭暄、王作富联袂执教60周年庆典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14-01-12 来源:人大法学院  作者:佚名

2013年12月28日,深冬日暖,鸿儒满堂。新中国刑法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高铭暄、王作富联袂执教60周年庆典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新中国刑法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高铭暄、王作富联袂执教60周年庆典圆满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刘明祥教授等共同主持,旨在回顾新中国刑法学教育的成长与发展,总结新中国刑法学教育的成果与经验,探索中国刑法学教育的多元模式和科学理念。整场研讨会由开幕式和三个研讨单元共同组成。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致开幕词。

新中国刑法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高铭暄、王作富联袂执教60周年庆典圆满举行

高铭暄先生和王作富先生作为新中国刑法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于人大联袂执教60载,为新中国刑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倾心尽力,兢兢业业。王利明副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两位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同时指出,两位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需要回顾和总结,更需要付诸教育实践,使之不断传承光大。高铭暄先生和王作富先生虽教学风格相异,但教育理念相同。韩大元院长认为,二位先生以世界高度看待一国问题的教育眼光,以历史观照现实,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法学院的教学内涵,更值得其它学科和学院参考借鉴。

在随后进行的三个单元的研讨中,高铭暄先生和王作富先生分别发表了执教60周年感言。高铭暄先生简要介绍了其教育生涯,并认真总结了五点体会,即要热爱专业、要武装头脑、要讲求授课艺术、要教研结合、要对学生精心指导。高铭暄先生对第三点和第五点体会感触尤为深刻。高先生认为优秀的授课艺术要坚持四个“言之有”,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情。培养学生应遵循“三严四能五结合”的指导方法。“三严”即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四能”即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翻译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五结合”即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掌握和重点深入相结合、研究中国问题与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王作富先生简单介绍了自身的教学生涯和科研工作,并指出最为深刻的教学体会有两点,分别是理论结合实践与教学相长。王先生认为抽象思维固然重要,但理论的最终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决不能为了抽象而抽象,为了理论而理论。因此教学应考虑实际效果,解决司法实践难题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谈及教学相长时,王先生认为教师和学生各有优势和长处,又各有弱点和不足,因此应相互请教,取长补短,才能受益匪浅。

胡云腾教授、邱兴隆教授、梁根林教授、李晓明教授、黄京平教授、韩玉胜教授、谢望原教授、冯军教授、田宏杰教授等众多与会代表纷纷围绕高铭暄先生和王作富先生的为人、为学、为师展开讨论,总结了两位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省思了中国刑法学教育的困惑和问题,展望了中国刑法学教育的未来和前途。最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时延安教授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并由学生代表向两位先生赠送礼物。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新中国刑法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高铭暄、王作富联袂执教60周年庆典圆满举行

新中国刑法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高铭暄、王作富联袂执教60周年庆典在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