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召开“中国仲裁年度报告”、“仲裁理论研究评估体系”课题第二次研究座谈会
7月10日,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召开“中国仲裁年度报告”、“仲裁理论研究评估体系”课题第二次研究座谈会。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于健龙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学术研究处曹菲出席会议并对课题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两项课题负责人沈四宝、张丽霞、薛源等在会议中就完善、细化课题内容、体例大纲展开深入探讨。研讨会由贸仲委副院长李虎主持。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于健龙出席会议
《中国仲裁年度报告》课题负责人沈四宝
《中国仲裁年度报告》课题负责人沈四宝、陈敬根详细介绍了报告提纲。指出研究报告在仲裁学术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充实国内外相关仲裁数据资料,形成以商事仲裁理论与实践创新为重点的体例结构。围绕仲裁工作概览,商事仲裁理论与实践中的仲裁模式、程序、仲裁的司法监督,仲裁中的调解,仲裁文化建设,重点案例评析等八章内容展开研究。
贸仲委副院长李虎主持会议
于健龙听取提纲汇报后强调,(一)提升《年度报告》的理论研究水平总体高度,以仲裁实践现状、理论研究水平、仲裁理论及制度发展的未来展望三方面内容为中心;(二)报告内容应主次明晰,着眼并突出商事仲裁的理论实践研究;(三)研究报告内容应具备创新性、新颖性,标题醒目;(四)在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部署背景下,充实自贸区相关仲裁理论研究成果;(五)围绕投资仲裁、域名争议解决等仲裁热点问题,体现报告的时代性、创新性。
沈四宝指出,《年度报告》应涵盖我国仲裁机构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及修改、加强国际仲裁领域理论实践的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以彰显我国仲裁在国际仲裁舞台的影响力,对外宣示中国法权。
《仲裁理论研究评估体系》课题负责人薛源汇报研究报告大纲。从“仲裁理论研究评估对象及内容、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及程序”等五方面论述。与会人员就“设立评审委员会、评估指标”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
研究部学术研究处曹菲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学术研究处曹菲对两项研究课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并表示中国法学会领导对课题工作进展情况非常关注、重视。希望研究会能够不负众望,为仲裁理论及制度创新贡献优秀学术研究成果。
根据此次会议讨论结果,两项研究课题将在修改、完善后形成最终提纲。研究会近期就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将向法学会做专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