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博士生群体是中国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生力量,也是未来中国司法文明的发展与建设的星星之火。2014年8月16-17日,第二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论坛”在吉林大学顺利举行。为进一步鼓励法学博士生积极参与司法文明与法治研究,打造一个自由、活跃和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定于2015年8月22-23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论坛”。本届论坛由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承办,吉林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等单位协办。
一、论坛主题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司法文明与司法改革”,征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司法与法治体系
2.司法文明与司法改革相关问题
3.中国司法文明史相关问题
4.司法文明与司法程序关系相关问题
5.司法文明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
6.司法理念、行为、制度、文化等相关问题
7.司法文明指数指标相关问题
二、论坛参会人员
本届论坛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在读博士生,海外科研院所博士生也可以中文投稿参加。
论坛将将组织权威专家对征文进行评审,入围的作者将获邀参会。其它优秀作品,将一并收录至论文集,并向作者寄送论文集一份。
论坛将邀请若干来自法学界和实务界的著名专家作为点评嘉宾。
三、论坛投稿要求
1. 尚未公开发表(包括尚未在电子媒体上发表)。
2. 论文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
3. 除调研等特殊题材的作品外,原则上不接受合作作者投稿。
4. 注释规范参照《比较法研究》注释体例(见http://bjfyj.cupl.edu.cn/CN/item/downloadFile.jsp?filedisplay=2014050415...)。首页脚注写明作者姓名、所在院校、专业年级、手机号码、通讯地址、邮编、Email地址。
5. 投稿请将论文word文本发至邮箱lawforum@126.com,电子文档名称为作者姓名+论文标题。
6. 投稿截止日期为2015年7月20日,投稿人需保证投稿符合学术道德规范要求。
四、参会费用与投稿奖励
1.论坛不收取任何费用。论坛举办方负责特邀嘉宾的交通食宿费用,并为所有应邀参会人员提供三餐,为京外应邀参会人员提供往返交通费(限于火车、汽车)和在京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
2.为了奖励优秀作品,本届论坛设立优秀论文奖,所有获奖论文,将以“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名义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具体如下:
奖项 | 奖金(元/篇) | 名额(篇) |
一等奖 | 2000 | 3 |
二等奖 | 1000 | 7 |
三等奖 | 500 | 10 |
优秀奖 | 20 |
3.在投稿作品优秀的情况下,本届论坛的优秀作品将结集出版或推优发表。
五、优秀作品评选
本届论坛组委会收到作品后,将首先进行形式审查,经形式审查不符合投稿要求的稿件,论坛组委会将给予邮件反馈;符合投稿要求的稿件将在匿名处理后提交专家评审。评审结果公布后,论坛组委会将在8月8日之前通知参会者。
评审专家从司法文明学人专家库选取,其名录参见:http://www.cicjc.com.cn/zh/scholar。专家评审采取两轮评审制,第一轮评审出优秀作品,第二轮在优秀作品中评审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获奖名单。
六、论坛时间和地点
论坛时间:2015年8月22-23日
论坛地点:北邮科技大厦(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10号)
七、论坛联系人
刘云:18010140139;张袁:18810364628;马洪伟:17801050568。
论坛联系人负责论坛的会务协调工作,不负责进行推荐论文等可能影响论坛公正性的活动。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201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