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北仑法学会“三化”模式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发布日期:2020-04-28 来源: 民主与法制时报 作者:孔令泉 李先福

3.png

图为区法学会组织专家进学校举办讲座。宁波市法学会/供图

随着中小学陆续开学,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法学会工作人员更加忙碌起来,与当地教育、卫生部门一起为学生们提供防疫指南,让学校安全有序复学。

去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法学会在创建“一县一品”特色法学会中,把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特色品牌,以法治教育常态化、个性化、多元化的“三化”工作模式,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

建法治教育基地

去年初,北仑区法学会在确定把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特色品牌创建“一县一品”后,经与教育部门和学校沟通协商,将已有的北仑岷山学校、小港实验学校、江南中学、北仑职高学生法治教育基地,作为“北仑区法学会法治教育基地”。

这些法治教育基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儿童、少年和青年三个阶段,选择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提防校园暴力”“预防青少年犯罪”“自我保护”“反邪教”等内容开展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北仑区法学会还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金鼎杯”平安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其中在小港实验学校开展“平安你我、与法同行”法治漫画、微电影、微视频、手工制品、文艺节目等作品创作评选活动。还举办了法治教育宣传月活动,内容包括展板巡回、宣传广播、法治讲座、故事会、手抄报比赛、漫画比赛、班队活动等多种形式。

北仑区法学会把法治教育基地延伸到大学校园,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也成立了大学生法治教育基地,北仑区法学会与区普法办和该学院联合开展区校共建项目,组建了200余人的首批大学生普法志愿者队伍。

该区法学会首创普法导师制,聘请来自公检法司政法部门的4名专家骨干直接参与指导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实行传、帮、带,开展普法宣传并提供法律咨询。同时邀请宁波市内高校教师、律师以及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劳动监察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专家30余人开展专项辅导。被称为“智囊团”的普法导师们,辅导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受大学生志愿者欢迎。

北仑区法学会负责人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表示,自从北仑区法学会建立以法学专家、法律实务工作者为引领、大学生普法志愿者为主体的普法队伍之后,普法工作实现常态化,普法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助推青年社区矫正

对于社区青年矫正人员,北仑区法学会实施个性化法治教育。该区法学会联合区法治关爱辅导团、法治关爱矫正中心的专家,为全区近300名社区矫正人员中的18周岁以下失足青年分类分批开展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而对个别家庭情况特殊、经济特别困难或其他特殊情况人员,则实行差别化教育帮教,尤其以未成年人为重点关注对象,由北仑区法学会、司法局、关工委牵头与技工学校等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物色爱心企业推介一批培训岗位,为有技能培训需求的社区矫正人员提供谋生能力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

同时,北仑区法学会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动员爱心企业家、志愿者对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失业待岗人员开展结对帮扶服务,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并关注其朋友圈与交友状况,隔绝与不良人群交往,预防重新犯案。

拓展法治教育平台

北仑区法学会积极拓展法治教育平台,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多元化,联合该区关工委、公检法司等单位借助全区各个村(社区)的77所假日学校平台,开展“假日学校”法治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区近60名法学专家、社区工作者、普法志愿者、法治辅导员,为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

活动还挑选高塘社区假日学校的学员扮演模拟小法庭角色,组建青少年模拟法庭,并由该区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指导排演。模拟小法庭在全区10个街道的假日学校中进行巡回演出。

北仑区法学会还与关工委、司法局牵头组织“小手牵大手,把法带回家”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答题竞赛活动。通过开展法治主题班会、法治夏令营、小手拉大手、法律知识竞赛等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让法治教育成果渗透到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中。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