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法政系诚邀您加盟
发布日期:2020-11-04 来源:法政系微团平台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北电力大学现由教育部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以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共建,学校设有北京和保定两个校区,实行两地一体化管理。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坐落在三千年历史的古城保定市区,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距雄安新区仅30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公共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境内文物古迹众多,风景优美,如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清西陵、华北明珠白洋淀,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野三坡等。保定市现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等16所教育部、司法部直属以及省市高校,人文底蕴深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雄安新区的迅速崛起,辐射保定及周边区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保定校区及保定校区的教师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值此良机,我们诚邀海内外杰出人才加盟,共创辉煌!

 

 

一、法政系简介

法政系成立于2001年,现有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予权。诉讼法学为河北省重点学科。

法政系新改造装修了办公楼,办公环境优美,现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等纵向项目近80项,发表CSSCI等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60余部;成果获省级社科成果奖10余项,被国家、省、市、行业协会成果采用近30项。

法政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挑战杯”等大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在法院、检察院、政府部门、高校、律所、国企、上市公司等岗位上赢得好评,法政系多次被评为学生工作先进院系和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提出“文理振兴”计划,出台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法政系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雄安新区的设立给保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法政系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成立“雄安新区社会建设与司法保障研究院”。乘雄安新区腾飞之势,借华电人文振兴之力,法政系正敞开怀抱,欢迎有志之士加盟,共图发展。

二、招聘专业

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现公开招聘以下专业博士:

(一)法学教研室:研究方向不限,招聘人数不限,商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方向比较紧缺。

(二)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要求方向为行政管理、政治学、教育经济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招聘人数不限。

(三)社会工作教研室:要求方向为心理学、人口学、统计学、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招聘人数不限。

三、招聘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身心健康。

3.具有学术视野、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在CSSCI、SSCI、SCI、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取得其他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4.应届博士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到40周岁。

5.具有教授职称的,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

四、待遇优厚

对于引进的杰出人才,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购房补贴,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相关待遇可以面议。

对于博士毕业生,直接聘为讲师,待遇如下:

1.工资待遇:由基本工资、课时费和岗位津贴组成,待遇优厚。教研科研取得突出成绩的,按照学校规定进行绩效奖励。

2.科研启动经费: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可申请我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作为科研启动经费,分为面上项目、“登峰”计划创新团队专项培育项目、军民融合创新培育专项项目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项目,金额从10万到80万不等,可重复申报。

3.人才培育:学校设立人才引进特聘岗位,实施教师教学支持计划项目、创新人才支持与培育计划项目等,获批额外给予资金支持,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助力教师成长。法政系为每一名青年教师指定一位导师,对教学和科研进行全程指导,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举办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等培训会等,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迅速成长。

4.生活条件: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周转公寓,设有幼儿园,只对校内开放,师资优秀,学费低于其他幼儿园。

5.其他事宜,欢迎具体洽谈。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312-7525172

电子邮箱:329792056@qq.com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