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搭建统一平台推动法学研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发布日期:2020-11-12 来源:江苏省如东县法学会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法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繁荣法学研究、推动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6年已累计组织各类法律研讨活动70多次,开展各类法律宣讲650多场次,帮助解决执法难题60多次,形成优秀法学研究成果225项,通过创新形式、搭建平台,努力推动法学研究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人民群众,取得了良好实效。

  一、立足课题研究平台,让法学研究“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始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围绕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组织开展法学研究活动,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加强会员政治理论学习,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定盘星”作用。二是完善奖励机制。结合如东实际出台《如东县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认真抓好课题的征集、申报、立项和论文的检测、评审多个环节,每年都拿出4万多元作为年度课题专项经费,对立项课题和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予以资助,形成常态化激励机制,并及时择优汇编成《如东法治调研成果汇编》,充分发挥依法治理“智囊团”作用。三是立足基层实际。坚持立足县域实际,积极动员执法司法一线人员加强探索研究,内容上突出“三个结合”,即紧密结合全县经济发展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紧密结合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内容涉及沿海开发、城乡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数量上也逐年向基层倾斜,2018立项课题中镇(区、街道)申报的课题占比29%,2019年占比31%,2020年占比35%,不断助力县域法治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打造法学沙龙平台,让法治实践“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是凝聚各方合力。从2018年起由各研究会轮流承办“扶海法学沙龙”,每期沙龙都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契合新媒体时代特点,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前发布公告邀请法学爱好者报名参与。二是选题紧扣实际。基层法学研究必须立足基层实际,让法学研究“走下神坛”,真正把它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结合,才能发挥服务法治实践的最大作用。“扶海法学沙龙”目前已连续举办了十期,均是应时而生、应需而办,特别是今年的三期沙龙,在选题上充分体现了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三是形式推陈出新。“扶海法学沙龙”形式多样,从专家讲座、主旨演讲、案例剖析、主题辩论到情景剧场、阵地观摩、现场答疑、内外互动等,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在机关办,还到企业、村居、学校办,让法学研究揭开神秘面纱直面百姓。活动当天全程网络同步直播,省委政法委媒体也予以关注,“江苏政法”微博进行同步直播,实时观看人数达到5.4万,进一步扩大了法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四是拓宽人才培养。“扶海法学沙龙”这一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法律人才参与。以青年法律工作者作为中坚力量的“青年法官学会”和“青年检察官学会”,也都在这一平台上发布课题,分条线、分模块统一部署推进法学研究工作,成为培养和发现法学法律人才的又一条新渠道,发挥了法治人才“孵化器”作用。

  三、拓展法治宣传平台,让法律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规定动作有成效。持续组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邀请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刘松山、韩强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县委中心组作宪法、民法典等法治讲座。会同县司法局、县关工委、团县委持续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将法治宣传进一步延伸到机关、企业、学校、乡村等社会的各个角落。二是自选动作有特色。今年配合民法典宣传,在原有“平安法治讲师团”“平安法治指导团”的基础上,组织政法部门业务骨干建立“民法典专业宣讲团”,与“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紧密结合,在全县掀起了民法典学习热潮。组织双甸镇重阳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社创作《民法典》群口快板,并编排成法治文艺演出节目向群众宣传《民法典》,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三是创新动作有亮点。以专业研究会为依托,通过内容新颖有趣、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深入做好法律服务。县青少年犯罪法学研究会积极统筹青少年法治维权力量,打造青少年法治维权救助新阵地,成立如东县青年慈善超市,依靠社会捐赠、爱心义卖等方式筹集善款用于青少年维权救助事业;县法治文化研究会创新举办“与法有约”家庭梦想基金赢取大赛系列活动,持续深化“美好生活·德法相伴”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