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有哪些大动作?
发布日期:2021-02-04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作者:高敬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成为近年来人们共同的感受。你可能不知道,这背后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全国人大常委会已连续三年运用执法检查等法治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年,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要想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得继续。

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2021年如何继续发挥“人大力量”?

1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窦树华解析今年发力的几大方向。

一是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并开展专题询问。

固体废物污染与水、土壤污染密切相关,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垃圾分类、医疗废物管理、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治理过度包装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都在这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

窦树华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就是要坚持依法的原则,严格对照法律规定逐条检查,推动法律职责、法定责任落到实处。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影响法律实施的难点堵点,依法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

二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件大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正在成为沿江省市干部群众的共识。

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全流域生态保护的专门法,为长江流域的生态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窦树华表示,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就是要推动长江保护法的贯彻实施,加强法律的宣传解读,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情况、入河排污口整治和监测预警机制的建设情况、区域联防协同保护情况等作为重点,依法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是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雄安新区和白洋淀生态环保工作情况报告。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未来雄安新区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其中,“千年秀林”是“绿色”的代表,而“蓝色”指的就是“华北明珠”白洋淀。

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和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影响着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窦树华表示,生态环境、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节约利用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这项工作将聚焦白洋淀和大清河流域防洪排涝相关规划及设施建设情况,水污染防治情况、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依法推动雄安新区和白洋淀水生态、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此外,窦树华表示,今年还将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专题调研,推进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加快推动相关立法进程。

监督既要发现问题,更要紧盯问题整改解决。窦树华说,今年还要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等的跟踪监督,确保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整改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责任编辑: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